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目的从灵芝Ganoderma水提物中分离纯化活性多糖肽,对其进行结构研究,并作为对照品用于灵芝产品中多糖肽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热水提取、膜超滤技术和凝胶过滤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检测多糖肽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附紫外检测器,以水作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mL/min。结果灵芝多糖肽相对分子质量为5.0×10~4,质量分数97%以上,得率为0.49%,多糖含量达87.17%,单糖组成以葡萄糖为主和少量甘露糖组成的多糖,其物质的量比为31.85∶1.00,含有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5.04%。依据甲基化、一维和二维核磁谱图,GL-PPSQ2结构重复单元为主链由→3)-β-D-Glcp-(1→构成,每4个→3)-β-D-Glcp-(1→在O-6位连接一个长支链,该支链由α-D-Glcp-(1→、→4,6)-β-D-Glcp-(1→、→4)-β-D-Glcp-(1→和→6)-β-D-Glcp-(1→依次相连构成。结论通过膜技术和凝胶色谱分离纯化得到活性多糖肽,该方法简便、快速,为灵芝提取物及其产品中多糖肽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1月-12月血液风湿科的恶性血液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共计8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予以人文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率及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依从率及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可以减轻焦虑抑郁的程度,有效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这样可以保持患者心理状态的平衡,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并提高护理依从率及护理满意率,使患者获得更多临床受益。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手卫生管理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我院自2017年3月起,在手术室落实了手卫生管控工作,开展形式各样的宣传教育,完善洗手设施等举措。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受试者手卫生知晓率明显较高,P0.05。2017年3月手术室手卫生依从率为61.11%(11/18),2017年8月,手卫生依从率为94.44%(17/18),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手卫生依从性更高,P0.05。结论在手术室内全面落实手卫生管理控制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5.
为同步获取研究所需的三维脉搏信息和血压波形,通过人体心血管系统循环理论和脉搏波形成机理构建以可编程控制注射泵为核心的桡动脉模拟平台。选择高斯函数模型合成多类型脉搏波编程并驱动平台,由双目视觉脉搏检测系统和压力变送器分别采集模拟桡动脉三维脉搏信息和血压波形,并通过皮尔森相关性检验平台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桡动脉模拟平台工作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在模拟桡动脉处产生多类型三维脉搏信息和血压波形。该平台结构简单、成本低,产生脉动流类型丰富,为揭示桡动脉三维脉搏信息与血管内压力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三维脉搏信息预测血压波形提供了一种实验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86.
肺罕见恶性肿瘤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卫生组织经 14国病理学家的讨论 ,根据对肿瘤及其起源的进一步了解 ,对肺部及胸膜恶性肿瘤病理分类 (1980年版 )进行修订 ,于 1999年发表了新的肺及胸膜肿瘤的组织学分类[1] 。肺部原发恶性肿瘤中以肺癌最常见 ,其中又以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占绝大多数 ,在肺癌中分别占 3 0 %~ 40 %、3 5 %及2 0 %。肺部恶性肿瘤的影像表现因其不同的生物学行为而异 ,有其共性 ,亦各有一定的特性。由于肺罕见恶性肿瘤发病率低 ,少有其影像学表现的大宗报道。 195 9~ 1998年 40年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共诊治肺恶性肿瘤患者 15 685例 ,其中经病理证…  相似文献   
87.
慢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慢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探讨误诊原因。材料与方法:搜集1988年10月-2000年12月因各种原因经手术治疗的慢性肺炎患者34例,其中慢性肺炎17例,机化肺炎16例,慢性肺炎合并机化性肺炎1例,均有术前胸片及CT扫描检查(薄层靶区及靶区HRCT19例)。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⑴胸片表现:肺叶、肺段实变而根部无肿物8例,局灶性病变24例,可表现为不规则、类椭圆形及球形,边缘可清楚或模糊,密度均匀或不均,其余2例胸片未显示。⑵CT表现:①局灶性病变26例,病变最大径1.3-6.0cm,平均3.5cm;病变位于右肺16例(61.5%),左肺10例(38.5%),病变宽基底贴近胸膜15例(58%);轮廓光速10例,轮廓呈波浪状或锯齿状14例,呈沟回状2例;病变扁平状并宽基底贴近胸膜6例,病变中心层面与邻近层事之形态陡然变化5例;边缘可呈模糊(8例)、清楚(9例)、毛刺(9例);病变内水样低密度区9例且低密度区边缘较光速,小空洞3例,其内壁光速,空泡5例,支气管充气征4例,钙化3例;病变周边可见毛玻璃晕环(5例)、增粗血管影(9例)、长条索影(7例)、局部胸膜肥厚(12例);②肺叶、肺段实变8例,根部无肿物,伴支气管扩张4例。⑶动态改变:胸片随认11例,病变缩小8例,CT随诊5例,缩小4例。⑷术前影像学诊断:正确12例,误诊为肺癌15例,性质待定7例。结论:⑴局灶性慢性肺炎常具有长轴贴近胸膜面扁平病灶的特点,在分析CT图像时应注意多层面连续观察。炎性病变内部低密度区边缘和小空洞内壁常较光速。病变周围可见条索影、增粗血管影及毛玻璃状晕环。⑵病史较长的节段性实变而根部无肿物者应首先考虑慢性炎症性改变。⑶CT必须结合胸片所见进行综合分析。⑷应全面掌握临床及影像学随诊资料。  相似文献   
88.
目的 :研究 PCNA、P1 6、P2 7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 5 5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 PCNA和 P1 6、P2 7基因蛋白的表达 ,使用 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CNA在所有病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其表达程度在组织类型、肿瘤部位和肿瘤分期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性 (P<0 .0 5 ) ,而在局部复发、转移和累积生存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2 7基因阳性表达率为 34.5 % ,其表达程度在肿瘤部位和肿瘤分期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在组织类型、局部复发、转移和累积生存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1 6 基因阳性表达率为 6 5 .5 % ,其表达程度在所有变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 ,PCNA和 P2 7基因作为评估该肿瘤预后的生物学指标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9.
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失眠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2001~2007年采用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由于心火亢盛引起的心烦不寐病人4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价改良注射按压贴止血材料在静脉采血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急诊采血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50例,静脉采血拔针后分别用干棉签和注射按压贴按压。两组均指导病人直接用示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在穿刺点处及上方沿血管走行以均匀压力一齐向下按压,持续按压至不出血为止。[结果]改良注射按压贴止血材料在静脉采血应用中可明显提高病人的舒适度(P〈0.01),并明显缩短按压操作时间(P〈0.01)。[结论]静脉采血拔针后应用改良注射按压贴效果优于干棉签按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