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陈霖  杨锦林  杨丽  王春晖 《华西医学》2010,(11):1972-1974
目的探讨胰腺癌早期诊断的要点及误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8日收治的1例以腹胀、呕吐为主要表现的胰腺癌患者。结果患者经及时剖腹探查确诊为胰腺癌并行手术切除。结论胰腺癌起病隐匿,其早期误诊率高,进行胰腺癌的早期诊断、避免误诊是提高预后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2.
张涛  杨锦林 《华西医学》2009,(4):971-972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后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内镜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十二指肠球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诊断过程。结果:十二指肠球后出血病变复杂多样,常规胃镜检查容易漏诊,从而延误诊断。结论:重视胃镜检查的重复和进镜深度可以提高此类疾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西沙必利片剂及胶囊剂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名健康自愿者单剂量口服三种制剂各15mg后,血浆中西沙必利浓度变化情况,用3P97程序按非室模型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测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试验片剂T  相似文献   
14.
118例肝硬化患者患病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硬化发病率与饮食及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贵州省是多民族聚居地,各地生活及饮食习惯差别很大,肝硬化发病情况不尽相同。现将贵州省贵阳市某市医院及黔东南州某县医院2006年及2007年就诊的118例肝硬化患者患病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合并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GIB)患者发生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   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治疗的IHD合并GIB的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基础疾病史、既往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史、入院时实验室检查及住院治疗措施等资料。以住院期间死亡作为研究终点事件,通过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该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395例,其中342例患者好转出院,53例患者发生住院死亡事件,死因分析中心源性死亡居首位(54.7%),其次是感染性死亡(24.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T段抬高型心梗(ST-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的死亡风险是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2.527倍〔比值比(odds ratio, OR)=2.52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152~8.277,P=0.043〕,而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无肾脏疾病患者的2.89倍(OR=2.89,95%CI:1.187~7.037,P=0.019)。入院时较高的白细胞水平(OR=1.123,95%CI:1.057~1.193,P<0.001)和较低的血红蛋白水平(OR=1.014,95%CI:1.003~1.025,P=0.013)与患者住院死亡相关,而住院期间行内镜诊治(OR=0.305,95%CI:0.103~0.881,P=0.029)可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联合上述指标的ROC曲线,其预测患者发生住院死亡的AUC为0.79。   结论   IHD类型为STEMI、合并慢性肾脏疾病、入院时白细胞高和血红蛋白水平低,是IHD合并GIB的患者住院死亡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住院期间行内镜诊治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住院男性患者。年龄17~39岁,平均37.8岁。其中慢迁肝14例,慢活肝38例,早期肝硬化7例,肝硬化4例,共63例。观察结果淡红舌15例,病理改变较轻,肝细胞气球样变者占33.3%,嗜酸性变和脂肪性变者占20%,结缔组织增生不显著或有少许增生。汇管区有中等量炎症细胞浸润,点状坏死者占93.3%,灶状坏死66.6%,  相似文献   
19.
深在性囊性胃炎,又称囊性息肉状胃炎,是一种罕见的胃黏膜下病变。其发病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胃黏膜破坏,胃黏膜腺体向黏膜肌层以下生长并形成囊性扩张所致。既往认为该病是一种良性病变,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深在性囊性胃炎是一种癌前病变、具有恶性进展的潜能。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诊治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病理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深在性囊性胃炎的认识及诊治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将从深在性囊性胃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疾病性质、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等方面作一综述,为临床合理诊治该疾病作一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在临床应用的范围不断拓宽和深入,由此带来的医院内感染风险也随之增加。由于消化内镜是深入体腔的诊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患者携带的病原体污染。有研究表明,使用后的内镜上病原微生物载量为105~1010cfu/mL[1],成为内镜感染传播的潜在危险因素。因此,对消化内镜使用前后彻底的清洗消毒是预防和控制消化内镜相关感染的关键[2]。而消化内镜构造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