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肠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FQNS)的主动外摊机制. [方法]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肠球菌对FQN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测定加入主动外排泵抑制剂利血平后肠球菌对FQNS的MIC值. [结果]应用利血平后,肠球菌对3种FQNS的耐药率都降低:左氧氟沙星酎药率从42.0%降至28.6%,司帕沙星耐药率从33.0%降至24.1%.加替沙星耐药率从9.9%降至5.3%;左氧氟沙星MIC90从32me/L降至16 mg/L,司帕沙星MIC50从2 mg/L降至1mg/L,MIC90从8 mg/L降至4 mg/L,加替沙星MIC50从1mg/L降至0.5 mg/L,而MIC90从4 mg/L降至1 my/L. [结论]主动外排泵抑制剂利血平在体外能降低肠球菌对FQNS的MIC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统计近三年来乙肝感染状况。方法采用ELISA法对乙肝两对半进行测定,操作严格按使用说明进行,统计近三年内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感染情况。结果2002--2004年乙肝受检的总人数逐年增加:未感染乙肝的百分率逐年减少;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百分率逐年增加;2002-2003年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的感染率减少,2003--2004年几乎无变化。结论乙肝感染率还比较高,作为医疗机构必须做好对乙肝的宣传和预防,加强疫苗注射,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13.
BACTEC9050培养仪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BACTEC9050培养仪对照常规手工法,对217份血液标本进行了培养,结果表明:细菌培养仪的阳性结果最快可在8h内报告,82.4%可在24h内报告,报告的正确率为99.1%。阳性检出率略高于常规手工法,但红统计学处理,两种检测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说明BACTEC9050培养仪有为快速、准确的血液细菌培养结果。  相似文献   
14.
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菌之一,尤其是引起尿路感染.为了给临床诊断和治疗本菌感染提供依据,现将我院1987年至1992年期间从11491个临床标本中检测出的458株大肠埃希氏菌的标本分布及其药敏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据文献介绍:临床最好使用本地区、同一条件的正常值。为此,我们于1981~1984年间对本市区和市郊各年龄组健康人血清中三种免疫球蛋白(简称“Ig”)G、A、M 和总补体 CH_(50)及补体 C_3含量的测定。一、对象:凡在我院健康体检,经检查后各项指标正常的工人、农民(系献血员)、知识分子、学生、儿童(入托体检)等按年龄大小分组。新生儿(正常足月产脐  相似文献   
16.
体外支原体药物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常用抗生素对临床标本中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液体培养法,对临床标本中168株解脲支原体(Uu)和51株人型支原体(Mh)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测定。结果:168株Uu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罗红霉素,白霉素,交水霉素,螺旋霉素,阿齐霉素,氯霉素的药敏率分别为36.3%,45.2%,85.7%,70.2%,84.5%,20.2%,20.2%,4.8%,54.8%,22.6%,51株Mh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罗红霉素,白霉素,交沙霉素,螺旋霉素,阿齐霉素,氯霉素的药敏率分别为23.5%,43.1%,90.2%,64.7%,78.4%,15.7%,17.6%,9.8%,74.5%,43.1%,结论:加强以支原体药敏测定,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衡阳地区80例正常成年人,进行了静脉血气酸碱分析参考值的初步调查,结果为:PO_2=4.0~6.4kPa;pH=7.33~7.45;PCO_2=5.2~7.3kPa;与国内部分资料接近。调查资料还提示:采血时静脉血流状况,对测定PCO_2结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餐后二小时血糖测定用于诊断糖尿病和衡量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本医院1989年至1990年的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并对此试验作初步评价。方法本文同时测定空腹和餐后二小时血浆葡萄糖含量(简称血糖测定)。空腹静脉采血,作空腹血糖测定,然后吃二两精白面粉制成的馒头,可佐吃些咸菜,开始吃时计时,满二小时静脉采血,作为餐后二小时血糖测定。血标本加入含氟化钠抗凝剂的试管中,分离血浆,测定方法采用邻甲苯胺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肠球菌属临床株emeA基因的存在和表达与肠球菌属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基因emeA在肠球菌属临床株中的分布,用RT-PCR法测定emeA基因阳性菌株中,emeA mRNA的表达水平;用琼脂稀释法检测5种抗菌药物,对肠球菌属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112株肠球菌属中,emeA基因的阳性率为50.9%;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属中emeA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76.0%、58.3%、85.7%、55.7%;敏感株中分别为30.6%、50.0%、23.8%、33.3%;肠球菌属多药耐药组和单一耐药组emeA基因,与内参灰度比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485和1.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meA基因的存在情况与肠球菌属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和红霉素耐药有显著相关性,对氨苄西林耐药无明显相关性;多药耐药组的emeA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单一耐药组.  相似文献   
20.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极为复杂 ,主要包括产β 内酰胺酶、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酶的修饰钝化作用、外膜通透性降低、主动泵出作用等 ,而且它对不同抗生素有着不同的耐药机制 ,其中对β 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