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3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分析影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预后的诸因素,以指导临床救治及疗效判定.方法:采用SPSS 11.0及SDAS软件回顾性分析165例临床确诊的重症SARS患者的临床特征,确定影响SARS转归的诸因素.结果:(1)年龄与预后显著相关(r=0.506,P<0.001),≤50岁与>50岁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4.08%及53.3%(P<0.01);(2)有无基础病变与预后显著相关(r=0.457,P<0.001),其病死率分别为54.5%及7.5%(P<0.01);(3)入院时CK、LDH、CK-MB、AST、HBDH、尿素改变、肌酐改变与预后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520、0.497、0.485、0.471、0.358、0.371及0.339(P均<0.01);(4)病情最重时淋巴细胞绝对数(Ly)、Plt计数、尿常规改变、LDH、HBDH、CK-MB、AST、尿素、CK、TB、尿素改变、肌酐改变、呼吸频率、低氧血症程度、胸片受累肺叶数与预后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257、-0.473、0.544、0.788、0.696、0.586、0.481、0.379、0.368 、0.329、0.279、0.414、0.728、0.765及0.366(P均<0.05).结论:重症SARS患者转归与年龄,病前基础病变,病情最重时的Ly、Plt、尿常规改变、呼吸频率、低氧血症程度、胸片受累肺叶数、TB、尿素,以及入院、病情最重时的AST、LDH、CK、CK-MB、HBDH、尿素改变及肌酐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PBC-AIH)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应答。方法对具有肝穿刺标本的11例PBC-AIH重叠综合征、21例Ⅰ型AIH和20例PBC(Scheuer分期Ⅰ、Ⅱ期)患者进行比较,重点分析PBC-AIH重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应答。结果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无显著差异;PBC-AIH重叠综合征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免疫球蛋白IgM以及抗线粒体抗体(AMA)、AMA-M2阳性率明显高于AIH组(P〈0.05或P〈0.01);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G以及抗核抗体(ANA)或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率明显高于PBC(P〈0.05或P〈0.01)。肝组织学示界面炎/碎屑样坏死、小叶内炎症及胆管病变;重叠综合征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组7例中4例(57%)肝功能改善(P〈0.05),UDCA及泼尼松龙联合治疗组7例中5例(71%)ALT、胆红素(BIL)、AST恢复正常,ALP、GGT明显下降(P〈0.05或P〈0.01)。PBC组中13例(65%)ALT、BIL、ALP、GGT明显下降(P〈0.05)。结论PBC-AIH重叠综合征临床、血清学及组织病理学表现出AIH和PBC双重特征,不同于单纯的PBC和AIH,UDCA及泼尼松龙联合治疗有助于生化指标改善。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硒蛋白K(Selenoprotein K,Sel K)基因沉默(RNA silence,RNAi)对小鼠T淋巴细胞内钙流和白介素2受体(Interleukin-2 Receptor,IL-2R)分泌的影响。方法 制作小鼠T淋巴细胞干扰载体p GPU-Sel K,用脂质体Lipofectin 2000将干扰质粒和对照质粒转染小鼠T淋巴细胞,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核酸和蛋白水平Sel K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Real time PCR检测IL-2R的分泌。结果 与转染的对照组质粒p GPU-NC比较,转染p GPU-Sel K载体的细胞Sel K在m 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分别显著降低了42.37%(P0.01)和45.44%(P0.01)。另外干扰组整体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分泌IL-2R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 干扰载体p GPU–Sel K可以下调小鼠T淋巴细胞Sel K的表达,抑制细胞的钙流和IL-2R的分泌,从而可能改变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94.
<正>目前对肝细胞癌(简称肝癌)诊断与治疗存在诸多难点与瓶颈:①早期诊断难。②复发转移率高,5年复发率近60%。③个性化治疗愿景与临床实践的大环境不匹配。④有效药物和干预手段少。另外,人们对肝癌的预防与治疗也从阴雨中走向阳光:①大规模乙肝疫苗免疫是降低乙肝相关性肝癌发生的最有效手段。②肝癌分子生物学  相似文献   
9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临床治疗以针灸推拿等保守治疗为主[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CT引导下采用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同盘突出症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笔者采用此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
本文通过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观察TNF,LPS及重型肝炎血清对肝细胞膜钠-钾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TNF,LPS浓度的增高,肝细胞膜钠-钾APT酶活性明显受到抑制;而经56℃30分钟热处理的重肝患者血清对钠-钾ATP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7.
在制做教学切片的透明、封固过程中,切片经二甲苯透明后,等待封片时,易产生大量的二甲苯废气,而且此步骤无法在通风橱内进行。尤其是批量生产中,操作人员因大量吸入二甲苯废气,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率加快、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严重损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为此我们经过长期的探索,多次试验选用了减去两道二甲苯透明程序,降低二甲苯废气的产生。用封固剂内二甲苯加量的方法,使载玻片上组织与封固剂接触的同时达到透明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
病例 女 ,2 6岁 ,已婚。因足月妊娠 ,于 2 0 0 0 - 0 7- 16在我院妇产科顺产一 35 0 0g男婴 ,3d后顺利出院。于 2 0 0 0 -0 7- 31晚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 ,次日上午病情加重 ,意识呈朦胧状 ,失语、大小便失禁 ,急诊送入我院。查 :血压 12 0 /80mmHg,意识呈朦胧状 ,双瞳孔等大等圆 ,对光反射正常 ,右上肢肌力 2级 ,右下肢肌力 3级。头颅CT提示 :左颞叶脑内血肿 ,大小约 5 0cm× 5 0cm×4 5cm。经止血、脱水、脑活素及高压氧等治疗 2周后 ,病情逐渐稳定 ,右上下肢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意识及语言清楚。头颅CT示 :左颞叶脑内血…  相似文献   
99.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临床分期与分型特点及其意义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临床分期与分型特点 ,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采用SPSS 11 0及SDAS软件回顾性地分析 330例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的临床特征 ,提出具体的分期、分型方案及其各自的特点。结果 SARS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 4期 ,即潜伏期、初期、极期及恢复期。潜伏期 112 (5 70± 2 4 5 )天。初期 :为病程的第 110 (3 98± 2 4 8)天 ,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胸片无异常。极期 :包括肺部炎性渗出、肺实变和多器官衰竭 (MOF) 3个阶段。肺部炎性渗出阶段可表现为呼吸功能不全 ,约 95 %的患者为病程的第 2 3周 ,持续时间为 12 1天。主要特点为明显咳嗽 ,可有轻度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X线表现为云雾状或斑片样小片状、片状阴影 ;肺实变阶段大多出现I型呼吸衰竭 ,呼吸困难更突出 ,低氧血症更明显 ,双肺弥漫性实变 ,呈磨玻璃样改变。恢复期 :大多在病程第 3周后 ,时间为 5 5 6 (2 4 37± 8 81)天。该期又可分为两期 ,即Ⅰ期 (完全恢复 )和Ⅱ期 (很可能存在肺纤维化)。SARS临床分型分为轻型 (普通型 )、重型及极重型(暴发型 )。3型的临床特征差异很大 ,病死率分别为零、5 76 %和 6 1 5 4%。结论 由 33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经详细分析所得SARS的分期和临床分型较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寻自杀行为的生物学标记 ,为早期识别和干预自杀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通过观察自杀死者与非自杀对照之间脑海马 5 -羟色胺 2A受体 (5 -HT2AR)的表达情况 ,评价 5 -HT2AR表达变化与自杀行为的关系。选取 10例自杀死亡者及 10例非自杀死亡者脑标本 ,进行抗人 5 -HT2AR免疫组化染色及苏木素 -伊红染色观察 ,并在LeicaQWin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中进行电子计算机辅助灰度图像分析 ,得到反映组织 5 -HT2AR表达强度的半定量资料 ,采用SPSS10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海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苏木素 -伊红染色观察 ,自杀死亡组与非自杀对照组之间海马的一般组织学特征无差异。 5 -HT2AR表达的计算机灰度分析显示 :自杀死亡组海马CA1区、CA2区、CA3区及CA4区的受体表达均明显强于非自杀对照组的相应区域 (P <0 .0 1) ,2组齿状回 (DG) 5 -HT2AR的表达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自杀死亡者海马各区 5 -HT2AR表达明显增高 ,海马 5 -HT2AR表达的增高可能是自杀行为的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