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3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目的评价HBV核心相关抗原(HBcrAg)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分级及逆转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CHB患者,其中HBeAg阳性69例、HBeAg阴性69例。109例Ishak评分≥3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72周。收集基线及72周治疗后两次肝活组织标本和血清,检测组织病理及HBcrAg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HBcrAg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在HBeAg阳性CHB患者中,血清HBcrAg水平与肝纤维化进程呈负相关(r=-0. 342,P=0. 004);在HBeAg阴性CHB患者中,血清HBcrAg水平与肝纤维化进程及炎症改变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 439、0. 437,P值均0. 001)。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crAg预测晚期肝纤维和肝硬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 705、0. 701(P值均0. 05),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crAg预测轻微肝纤维化、明显肝纤维化、晚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815、0.815、0.726、0. 675(P值均0. 05)。经抗病毒治疗后,基线血清HBcrAg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更易发生肝纤维化逆转(53. 7%vs 32. 7%,X~2=4. 888,P=0. 027)。肝纤维化逆转患者血清HBcrAg下降差值高于未逆转患者[1. 5(0. 4~3. 2) log IU/ml vs 0. 8(0. 1~1. 8) log IU/ml,Z=-1. 724,P=0. 042]。结论血清HBcrAg可作为预测CHB肝纤维化分级和判定肝纤维化逆转的一项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新标志物。  相似文献   
22.
氩氦冷冻消融治疗进展期肝癌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氩氦冷冻消融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进展期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和影响生存期的因素。方法采用临床列队对照研究190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进展期HCC患者,其中147例行氩氦冷冻消融治疗,43例未行局部消融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果氩氦冷冻消融乙型肝炎相关性进展期HCC患者生存期为10.11个月,未治疗者生存期仅为4.73个月,氩氦冷冻消融治疗进展期HCC严重肝损伤发生率为5.4%,Child-Pugh分级≥B8的病例占87.5%,胆红素水平51.3μmol/L者占75%;在HBV相关性进展期HCC中,HBV DNA载量中、低水平占91%,HBeAg阴性患者占66.67%,两者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关;肝硬化程度及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是影响进展期HCC患者生存期的关键因素。结论冷冻消融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进展期HCC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是影响进展期HCC生存期的独立因素;Child-Pugh分级≥B8,伴有胆红素水平51.3μmol/L的进展期HCC患者不适宜行冷冻消融;肝硬化程度及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是影响进展期HCC患者生存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3.
外科手术治疗四肢多发性巨大痛风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骏  杨永平  宋小强  朱丽 《吉林医学》2010,(33):6048-6049
目的:探讨和总结四肢多发性巨大痛风石的手术治疗方法、疗效和预防策略。方法:对5例四肢多发性巨大痛风石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行手术治疗,术后长期监控血尿酸。结果:本组5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14个月,平均8.8个月。切口全部愈合,无一处感染。患处外观和关节功能满意,血尿酸控制于正常范围,无一例复发。结论:手术治疗四肢巨大痛风石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术前后的综合治疗,可保障手术疗效。手术是手段,长期监控血尿酸,预防才是目的。  相似文献   
24.
目前对肝细胞癌(简称肝癌)诊断与治疗存在诸多难点与瓶颈:①早期诊断难;②复发转移率高,5年复发率近60%;③个性化治疗与临床实践的大环境不匹配;④有效药物和干预手段少。另外,人们对肝癌的预防与治疗也从阴雨中走向阳光:①大规模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是降低乙型肝  相似文献   
25.
慢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以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异常增生为特点的少见的血液病。我院于1990年3月收治一例,经脾切除加化疗使患者达到完全缓解,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33岁,病案号143049。1983年发现脾大,并两次出现脾区疼痛,未经诊治。1990年3月10日因鼻衄、脾区疼痛住我院。查体:贫血貌,浅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叩击痛明显,心肺无异常,肝大位于右肋下1.5cm,脾大位于右肋下13.5cm,腹水  相似文献   
26.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合并心脏、肝脏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c,SARS)发病过程中合并心脏和肝脏损害的情况。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9例SARS患者病程中出现的与心脏、肝脏功能有关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9例患者中有48例(69.57%)出现心脏损害,42例(60.87%)出现肝脏损害,多数症状较轻;生化检查表现为心肌酶谱及肝功能指标异常;大部分患者有心电图改变,以窦性心动过速为主,部分有房性期前收缩和ST—T变化。经一般治疗预后较好。死亡7例,均死于呼吸衰竭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1例尸检,光镜及电镜下均见肝脏和心脏的病理损害表现。结论:SARS病程中合并心脏、肝脏损害较多见,这种损伤可能主要是病原本身所致,缺氧及药物可进一步加剧损害。  相似文献   
27.
老年人脑血管疾病多,临床上常把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为脑血管意外。CT在诊断老年人硬膜下血肿方面发挥了巨大威力。本文报告经手术证实的老年人硬膜下血肿52例,同时选择了SO例非老年组对照,观察异同点,现报道如下。l材料与方法病例为1995~1997年来我院作CT扫描患者。老年组52例,男45例,女7例。年龄为6O~87岁.平均年龄663岁。对照组SO例,男44例.女6例.年龄35~58岁、平均年龄4().6岁。机械为TCT4O()全身扫描机。层厚、间隔均为10mm.!1例做了增强扫描。2结果2.l临床症状及体征。急性硬膜下血肿多有意识障碍…  相似文献   
28.
HBV通过激发宿主免疫反应,引起肝损伤,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肝纤维化进展是肝脏疾病相关死亡的关键过程,归纳了HBV基因型、HBV基因(包括基本核心启动子区/前C区、前S区、X区)变异、HBV基因剪接体、HBV RNA、HBcAg、HBsAg与肝纤维化进展的相关性研究。认为上述HBV生物学特性和肝纤维化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氩氦刀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进展期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09年在我院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的150例进展期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NLR中位数(2.94)将患者分为2组(高NLR组和低NLR组),对2组进行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结果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前病理组织分化程度、NLR和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是术后进展期肝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术前高NLR组患者生存期为5个月(95%CI 3.5~6.4),而低NLR组患者生存期为9个月(95%CI 6.9~11.0),2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LR2.94的进展期肝癌患者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0.
重型肝炎是肝炎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病情凶险预后差,涉及因素多,复杂,尤其TVF及LPS在重型肝炎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最受重视。因此,从细胞水平探索两者肝细胞毒作用的超微结构改变,研究重肝血清,TNF及LPS对肝细胞膜钠,钾ATP酶活性的影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