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心血管疾病并发抑郁症的调查及帕罗西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鹏  杨成悌 《临床荟萃》2005,20(7):364-366
目的调查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抑郁症的患病率及应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帕罗西汀(赛乐特)的疗效. 方法调查了从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间我科住院的21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并行体表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结果所调查的21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2.1%,而女性更为常见;应用赛乐特治疗后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0.01).结论应注意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抑郁症的患病情况;应用赛乐特治疗可取得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外周静脉压与血压、心脏结构、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及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根据周围静脉压测定值将59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分为静脉压正常组(对照组)和静脉压增高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脏结构及血清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转化生长因子-β1、白介素-1α水平的差异。结果静脉压增高组舒张压、左室收缩末内径、左房内径、右室内径、左心室重量指数及血清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转化生长因子-β1、白介素-1α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或0.001);而收缩压较对照组低(P〈0.0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也可以出现外周静脉压的升高。脉压的减小与右心功能不全的关系较密切。用外周静脉压升高判断右室增大的方法特异度高。  相似文献   
23.
静脉注射四氢帕马丁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食管心房调搏术观察四氢帕马丁(颅通定)对4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疗效,并行临床电生理研究。结果表明,四氢帕马丁终止SVT急性发作的有效率为52.5%,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为51.9%,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为53.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电生理作用为延长房室传导系统包括快、慢径路和旁路的前向传导有效不应期,延长SR间期和异位心律的RR间期,并使诱发窗口缩小。  相似文献   
24.
目的对甘肃省部分医疗卫生人员高血压病相关知识进行初步了解并对培训指导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来自甘肃省级医院、全省地市级医院、县级医院和乡卫生院的医生及省、地(市)、县、乡的疾病控制部门人员四个级别,两个方面共83人进行填式问卷调查.然后对调查对象进行高血压病相关基础和临床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同样填式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F检验、简单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女性评分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答题得分还与从事专业不同而有差异,评分依次为心内科>内科>预防专业(P<0.01);随学历的变化依次为大学>大专>中专(P<0.01);随所在医院级别依次为省级>地市>县级>乡级(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从事专业、学历、所在医院级别与高血压知识评分相关(P<0.01).多元线性分析提示性别、专业和医院级别对高血压病知识评分有独立的影响(P<0.01),与年龄、工作时间和学历不相关(P>0.05).各类观察对象培训前后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均有显著提高(P均<0.01);培训后性别、从事专业、学历、所在医院级别之间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医疗卫生人员工作的环境与高血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关,疾病控制人员和基层医疗工作者应加强学习,继续医学教育应作为改善医疗卫生人员高血压病防治水平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5.
兰州市七里河区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又与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等密切相关。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虽不如西方国家高,但却呈升高趋势。1959年全国普查高血压平均患病率为5.11%,1979年全国平均患病率为7.73%,1991年升至11.88%,且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不满意。本研究拟在了解本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以及其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的情况,为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患者男性,60岁。间断胸闷气短伴尿少10年,既往临床诊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近日症状加重,出现烦躁、气短呈端坐呼吸。血压70/20mmHg,双肺底部闻及湿罗音,心律120次/min,心音遥远,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双下肢浮肿。临床以冠心病、心衰三度急诊入院。体检时患者突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住院病例死亡时间的调查分析,探讨其在年度、昼夜和月相等方面的分布规律。死亡人数的年度分布大致为两个死亡高峰相:冬季与夏季;12月、1月与6月;小寒与小满。昼夜分布亦有两个死亡高峰时段:亥丑寅与巳午未。从一定角度证明了中医特色之一的“整体观念”。  相似文献   
28.
白大衣性高血压者诊室内外尿丙二醛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大衣性高血压 (WhiteCoatHypertension ,WCH)又称“诊所高血压”。指患者仅在诊室内测血压升高而在诊室外血压正常的现象。依靠动态血压监测 (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 ,ABPM ) ,WCH在高血压患者中占 15 %~ 30 % ,而目前实验室检查手段较少。为进一步探讨WCH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手段 ,我们对 6 2例WCH患者尿液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进行动态测定 ,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选择经过ABPM确诊为WCH者共 6 2例 ,…  相似文献   
29.
郭伟  杨成悌 《高血压杂志》2002,10(2):136-138
目的 比较卡维地洛与卡托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及其对尿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 随机开放对照试验,105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进入18周治疗期,每日服卡维地洛20mg(53例),或卡托普利37.5mg(52例),6周后血压≥140/90mmHg则剂量加倍。测量治疗前后血压,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的排泄,并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两组均能明显降压,降尿微量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的排泄(P<0.05),两药相比,卡维地洛作用明显更强(P<0.05)。同时,两组中血脂及空腹血糖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是一种有效,安全,同时减少尿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排泄,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的较理想降压药,同时它还不影响血脂及血糖代谢。  相似文献   
30.
朱岩  郭雪娅  杨成悌 《心脏杂志》2004,16(2):130-131
目的 :探讨高血压右室重构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16 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对影响血管重构的危险因素进行问卷及资料收集 ;根据超声结果 ,将患者分为左室重构组、右室重构组、没有心室重构组。采用 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多元回归分析确定右室重构的主要因素。结果 :左、右室重构组之间各因素没有差异 ,无心室重构组与右室重构组之间 ,年龄、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存在差异 ,年龄是主要的因素。结论 :年龄、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与高血压的右室重构有关 ,年龄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