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1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70篇
医药卫生   250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61.
目的对某院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18例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早产儿胎龄为27~36周,出生体重为1 050~3 100 g,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8例;均有广谱抗菌药物用药史,感染前均长时间静脉营养,10例机械通气,2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临床表现以呼吸暂停、抽搐、喂养困难、反应差等为主;出现症状时间为出生后3 h~52 d。13例(72.22%)早产儿血白细胞(WBC)计数异常,12例(66.67%)血小板(PLT)100×109/L,18例(100.00%)C反应蛋白(CRP)均增高,平均CRP浓度为(41.90±26.77)mg/L。感染病原菌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共17例(94.44%),其中包括近平滑假丝酵母菌7例,白假丝酵母菌5例,白假丝酵母菌生物变种4例,无名假丝酵母菌1例。用氟康唑及两性霉素B治疗,15例治愈(83.33%),2例好转(11.11%),1例死亡(5.56%)。结论早产儿真菌败血症以假丝酵母菌感染为主,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应严密观察具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临床症状,定期检测血常规及CRP等指标,及时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2.
云南屏边等县健康人群钩端螺旋体病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所已对云南省 16个地、州市的 92个县市进行了钩端螺旋体病血清地理流行病学调查 ,对我省钩体病水平分布差异不明显 ,立体分布差别很大的地理分布规律进行了阐述〔1〕。作为对以往研究的补充 ,2 0 0 2年笔者对云南省屏边、凤庆、绿春县部分健康人群血清做了钩体显凝试验 ,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健康人群血清 采自三县入伍新兵等人群。1 2 抗原 采用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保存问号钩端螺旋体(致病性钩体 ) 15群 16个代表型参考株。1 3 显微镜凝集溶解试验 (MAT) 试验方法为国际通用的暗视野显微镜凝集溶解试验 (MAT) ;试验…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临床实验室诊断儿童呼吸道细菌或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常用方法有细菌培养、外周血自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C反应蛋白(CRP)等,细菌培养是判断感染的金标准,但所需时间长,而且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新生儿感染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诊断价值已有不少报道。本文对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CD64指数测定,探讨其作为不同病原体感染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胞二磷胆碱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神经症状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NBNA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肌苷肽注射液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儿的预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评价线性探针法的检测效能,探讨云南地区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突变规律。方法采集云南地区肺结核患者的407份涂阳痰标本,采用线性探针法进行耐药性检测,同时采用比例法药敏试验作为对照。结果线性探针法检测异烟肼(INH)耐药的敏感性为71.84%,特异性为97.29%;检测利福平(RFP)耐药的敏感性为88.36%,特异性为94.38%;检测耐多药(MDR)的敏感性为67.46%,特异性为94.54%,阳性预测值为87.63%,阴性预测值为86.24%。传统药敏试验与线性探针法均显示INH耐药的125株菌中kat G 315位点发生突变的有116株(92.80%),inh A发生突变的有14株(11.20%),同时发生kat G 315和inh A突变的有5株(4.00%)。RFP耐药菌株中,rpo B基因突变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531或533位(59.69%)、526位(25.58%)、516位(8.53%)。结论云南地区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突变有自己的特点。线性探针法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在耐药率较高的定点医院和耐药高危人群中,线性探针法检测MDR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其结果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和金标免疫法(DIGFA)诊断血吸虫病的可靠性。方法采集经粪便孵化法确诊且未经治疗的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标本46份和健康人血清42份,分别用IHA和DIGFA进行检测,观察2种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IHA法每份血清做1∶5、1∶10、1∶20、1∶40共4个滴度。结果46份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检测结果:IHA法1∶5、1∶10、1∶20、1∶40滴度检出率分别为91.30%(42/46)、76.09%(35/46)、65.22%(30/46)、45.65%(21/46),DIGFA法检出率为69.57%(32/46);42份健康人血清检测结果:IHA法1∶5、1∶10、1∶20、1∶40滴度阳性率分别为7.14%(3/42)、4.76%(2/42)、0%(0/42)、0%(0/42),IHA(1∶5)和IHA(1∶10)特异度分别为92.85%、95.24%,DIGFA的特异度为97.62%(41/42)。结论IHA和DIGFA检测血吸虫病患者血清阳性率(敏感度)偏低;用IHA和DIGFA诊断血吸虫病可信度较差;IHA的阳性阈值滴度为1∶5阳性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67.
目的系统评价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纳入所有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10月1日,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1项研究,共1 06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柴胡疏肝散能有效提高肝胃不和型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RR=1.25,95%CI(1.19,1.33),P<0.000 01]、症状疗效总有效率[RR=1.57,95%CI(1.30,1.89),P<0.000 01]及血清胃泌素G17水平[MD=3.61,95%CI(2.89,4.33),P<0.000 01],并能改善胃粘膜萎缩[MD=-1.53,95%CI(-1.93,-1.12),P<0.000 01]、肠上皮化生[MD=-0.79,95%CI(-0.96,-0.63),P<0.000 01]、异型增生度[MD=-0.69,95%CI(-0.84,-0.55),P<0.000 01]的病理检查积分,2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比较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CSⅡ)与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MSⅡ)方案治疗儿童T1DM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T1DM患儿72例随机分为CSⅡ组32例和MSⅡ组40例,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FPG、2hPG、HbA1 c、24 h血糖波动情况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1)治疗后,两组FPG和HbA1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CSⅡ组24 h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全天血糖值标准差(SDBG)、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均低于MSⅡ组[MAGE:(1.9±0.5) vs (2.2±0.4)mmol/L;SDBG:(2.1±0.3)vs(2.4±0.4)mmol/L;MODD:(3.3±1.4) vs (4.1±1.5) mmol/L,P<0.05];(3)CSⅡ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Ⅱ组,但两组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 结论 CSⅡ治疗血糖波动较大的T1DM患儿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MSⅡ.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肺栓塞心电图变化特点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瑞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发病48 h内的心电图异常情况,观察发病30 d内生存情况评估患者预后,并分析不同因素对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 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中正常心电图10例,异常心电图73例,异常率为87.95%;发病30 d,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仍有48例生存,总生存率(OS)为57.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昏厥、休克、心脏病史、慢性肺病史、心率>100次/min、顺钟向转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房颤、肢导低电压与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发病30 d内OS存在相关性(均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率>100次/min、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休克、心脏病史是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异常率极高,心电图异常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且心率>100次/min、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休克、心脏病史是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0.
为寻找糖尿病足诊疗规律,本文对比研究了国内外糖尿病足指南。本文从指南制定使用的方法学、内容划分、高危足预防、糖尿病足溃疡减压、糖尿病足溃疡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足感染、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糖尿病足溃疡分类这几个部分,比较了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2019年糖尿病足指南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9年糖尿病足指南。糖尿病足预防非常重要,溃疡减压以不可拆卸支具为主;存在外周动脉疾病时,要掌握手术适应证并采取合理治疗方法;有感染时,要根据严重程度不同选择不同的抗感染方法(含手术清创)。促进创面愈合的方法很多,但证据等级多不高;溃疡分类多,但无一能涵盖诊治全部需求。我国医护人员应当将国内外指南与当地医疗条件相结合、规范化地诊治糖尿病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