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7篇
医药卫生   58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评价悬锁卡环义齿修复牙周病患者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对4例患者的51件义齿进行了两年的随访,复查时行临床检查、X线检查及咀嚼效率测定。结果义齿修复有效48件,占总件数的94%;无效3件,占总件数的6%。  相似文献   
42.
长期以来,医院感染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严峻问题,特别是外科手术后感染越来越引起重视。神经外科开颅术后脑脊液感染在临床上虽不多见,但此类手术复杂、创伤大、危险度高,患者体质差,抵抗力低,一旦感染,极易造成死亡,并易引起医疗纠纷,更应引起重视。某院由脱硝产...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分析肩关节镜直接松解法联合肩袖修复术治疗老年冻结肩合并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肩袖损伤伴合并冻结肩老年患者106例,治疗医师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平分为两组:其中A组行肩关节镜下直接松解、肩袖修复术治疗;B组行手法松解、肩关节镜肩袖修复术治疗。观察A组、B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的VAS评分,ASES评分,Constant-Mu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记录并比较A、B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疾病减轻时间。结果 A组与B组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A组在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略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ASES评分略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Constant-Mu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略低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两种方法治疗老年冻结肩合并肩袖损伤均可获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关节镜下直接松解联合肩袖修复术对患者的创伤度更小,术后恢复速度更快,适合应用于手术后关节功能预期要求尚可,且需要完全微创治疗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44.
肾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是临床上诊断肾脏疾病尤其是肾小球疾病的金标准。肾活检穿刺术是取得病理组织的一个必要步骤,穿刺后的制动时间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患者舒适度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但临床常被忽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通脉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血脂水平及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将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通脉颗粒小刺量组、通脉颗粒大刺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予高脂饮食(含5%猪油、0.5%胆固醇)喂养12周复制成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其中后两组同时予大小剂量通脉颗粒灌胃,观察各组动物实验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及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病理形态改变(包括主动脉粥样斑块厚度、斑块覆盖面积和冠状动脉狭窄状况)。结果各模型组动物在实验结束时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上升,但通脉颗粒干预组上升幅度低于模型组,其中大剂量组上升幅度最小。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主动脉、冠状动脉正常,其余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粥样斑块形成和冠状动脉狭窄,主动脉斑块厚度、斑块覆盖面积占整条主动脉面积的百分比蜞基狭窄冠状动脉百分比,大小剂量组均比模型组小,而大剂量组最小(P〈0.05)。结论通脉颗粒可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的血脂水平、延缓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这可能是该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6.
杨向东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7):1086-1087
治疗痔的方法有很多种,自动痔套扎术(RPH)手术先进[1].但其仅对轻中度的痔疗效确切,在痔体较大或合并较大的外痔时,仅使用RPH治疗,部分有痔体残留,肛垫上提复位不好[2].本研究应用RPH联合手术治疗痔1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宁海县第一医院外科治疗痔的患者260例.其中男143例,女117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42.1±12.8)岁,病程5~20年.所有患者均符合2002年9月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会和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修订的痔诊治暂行标准[3],临床表现为排便出血及排便时痔块从肛门脱出.内痔154例,其中Ⅰ度47例,Ⅱ度39例,Ⅲ度42例,Ⅳ度26例;混合痔106例,其中Ⅰ度34例,Ⅱ度28例,Ⅲ度32例,Ⅳ度1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痔的类型分度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对原代培养的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神经元中P物质(substance P, SP)的基础释放量和辣椒素诱发释放量的调节效应。方法将15 天胚龄的Wistar大鼠DRG神经元培养于含有不同浓度NGF的DMEM/F12培养液中,不含NGF的培养液培养的神经元作为对照。72小时后,用RT-PCR检测神经元中SP mRNA和辣椒素受体(vanilloid receptor 1, VR1)mRNA的表达,用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RIA)法检测SP的基础释放量和辣椒素(100 nmol/L)刺激10 min后的诱发释放量。结果SPmRNA和VR1 mRNA在NGF孵育的标本中表达增加,并与孵育液中NGF的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SP的基础释放量和辣椒素诱发释放量在NGF孵育的标本中均增加,而且诱发释放量与NGF的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NGF使DRG神经元SP的基础释放量和诱发释放量增加,表明NGF能增加初级传入神经元感受伤害刺激的敏感性,该效应可能与SP和VR1的mRNA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48.
白血病干细胞是能否治愈白血病的决定因素,白血病细胞可以通过化疗清除,而白血病干细胞却不能。白血病干细胞静止于龛内,不仅耐药,而且逃避免疫杀伤,但它表现出造血干细胞的"干性"、"定向性"和"迁移性"是白血病复发的主要根源。基于这些共识中医中药研究者应重新认识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和白血病复发,探求有效的白血病中医治疗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微小残留白血病病患者的气阴两虚证候,并评估益气养阴法辨病及辨证论治微小残留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多药耐药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微小残留白血病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使用联合化疗配合口服益气养阴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联合化疗方法。两组治疗前、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拓扑酶(TopoⅡ)表达,用化学间接免疫荧光法(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APAAP)法检测P170的表达,探讨益气养阴法对微小残留白血病多药耐药因子的影响。[结论]益气养阴法可以改善微小残留白血病患者气阴两虚证候。治疗组气阴两虚证与对照组气阴两虚证候有显著性差异(P<0.05)。还能够上调TopoⅡ含量,增加白血病细胞DNA的断裂,从而使白血病细胞死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P-gp的表达率,减少化疗药物外排,增加细胞内化疗药物的浓度。联合化疗配合益气养阴法治疗后能够降低气阴两虚白血病患者P170阳性表达例数。[结论]益气养阴法对逆转微小残留白血病多药耐药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0.
护理干预在癌症化疗患者便秘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丽  杨向东 《当代护士》2007,(6):29-29,3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癌症化疗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212例进行化疗的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6例。对其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106例,对其进行生物反馈训练、指导腹部按摩、食蜂蜜水和饮水等方式,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便秘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癌症患者在使用化疗药物前、用药期间、用药后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预防或减轻便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