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评价针刺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 14 6例患者分别以针刺与博乐欣治疗 ,用抑郁症患者自评量表积分 (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定其疗效。结果 :各组治疗前后SDS、HAMD评分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两组疗效、减分率比较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 ,但针刺无副作用 ,依从性好。结论 :针刺是一种有效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
电针任脉腧穴对脑缺血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海波  杨卓欣  王玲  皮敏  饶晓丹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93-95,F0003
目的:观察电针任脉腧穴对于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损伤侧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转归是否有特异性的正面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06在中山大学北校区人体解剖教研室完成。Wistar雄性大鼠42只,以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电针组(n=18)和模型组(n=18)。①假手术组:麻醉后仅暴露右侧颈总动脉,不插入尼龙线,手术后不针刺。②电针组: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2h后再灌注。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施加电针任脉腧穴。③模型组:造模方法同电针组,造模成功后并不针刺。各组大鼠相应于造模后7,14,28d麻醉下处死取脑。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Olympus FV 500)下观察并计算各组大鼠损伤侧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荧光双标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细胞。结果:实验动物4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中途无脱落。④电针组与模型组造模后7d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荧光双标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数并无差异(P〉0.05),假手术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数明显较少(P〈0.01),3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双标细胞数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造模后14d,电针组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荧光双标细胞数明显多于模型组(P〈0.01),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细胞数则明显少于模型组(P〈0.01),两组神经元数量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造模后28d,电针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细胞数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荧光双标细胞数均明显较模型组多(P〈0.01),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细胞数则明显较模型组少(P〈0.01)。④假手术组可见散在分布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胞体较小。突起细长;模型组与电针组缺血侧海马均可见大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呈强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变粗,变短。3组均可见卵圆形、多角形或扇形的神经元;模型组与电针组偶见极少数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双标细胞,丽假手术组则未见。结论:电针任脉腧穴可调节脑缺血后大鼠海马增殖的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其过度增殖。促进其多潜能化。有利于脑缺血后的神经修复。  相似文献   
83.
目的:从整体观出发,立足临床和功能,从一个立体的层面去认识经络,探询冲出“纯”现代研究窘迫的途径。方法:总结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络的研究,对经络研究存在较大争议问题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一探讨。结果:①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络的研究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历史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主要进行经络形态学研究和皮肤电现象的观察;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主要进行循经感传等经络现象及其机制的研究、经穴脏腑相关及其联系途径的研究、经脉循行路线的客观检测及其物质基础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结合现代科技的多种手段对经络的实质进行研究。②认识和理解经络,必然得搞清认识物质世界的3个层次:看到的就是存在;看不到,但能用现有仪器测知的也是存在;看不到,又用现有仪器测不到的许多无形物质也不能说它不存在。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现象是中医所特有的。经络学说的研究,无论是文献的研究、临床研究,还是在现代科技手段支持下的实验研究,都不能脱离中医这一特定的范畴。③《内经》确立的经络学说强调的是“功能上的经络”,而不是“结构上的经络”。结论:从整体观出发,强调多学科融合,立足临床和功能,坚持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以经络整体调控作用作为突破口,从一个立体的角度去认识经络,才可能有所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84.
电针对脾虚证幼鼠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脾虚证幼鼠海马齿状回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探讨电针对中枢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4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24只。3组再分别随机分为7、14、28和49 d等4个亚组,每亚组6只。用利血平腹腔注射联合大黄灌胃造脾虚证模型。造模结束后,电针组取双侧"足三里"和"三阴交"穴,每次电针20 min,每日1次,直至大鼠被处死。运用双重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齿状回区5-溴脱氧尿苷(Brdu)、Brdu/巢蛋白(Nestin)、Brdu/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Brdu/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细胞数。结果:与正常组同时相比较,Brdu、Brdu/GFAP、Brdu/NSE阳性细胞的表达在模型组7 d组和14 d组显著降低(P<0.05);Brdu、Brdu/Nestin、Brdu/GFAP阳性细胞的表达高峰出现在电针组14 d组,而Brdu/NSE阳性细胞表达的高峰出现在电针组28 d组,与同时相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虚证可导致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降低。电针"足三里"三阴交"穴可促进脾虚证大鼠海马齿状回区神经干细胞的增殖,适当地促进增殖的神经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针刺督脉经穴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细胞凋亡和Caspase-8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针刺督脉经穴对脑缺血的脑保护机制。方法:线栓法制作雄性SD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通过TUNEL、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针刺后细胞细胞凋亡和Caspase-8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MCAO后大量细胞凋亡,Caspase-8表达增加,针刺督脉组MCAO 24 h后凋亡细胞数减少,24 h和72 h Caspase-8阳性细胞数降低。结论:针刺督脉经穴可减少细胞凋亡,抑制Caspase-8的过度表达,这可能是针刺督脉经穴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6.
采用微创手段于右肋下胆囊区建立取石通道 ,利用纤维胆道镜取除胆囊结石 ,术后服用中药防石 I号。治疗 6 5例胆囊结石患者 ,结石取净率 1 0 0 %,胆绞痛消失率 97%,胆囊收缩功能进一步改善 ,术后 3~ 6个月复查 B超未发现胆囊结石复发。  相似文献   
87.
针刺治疗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证实针刺治疗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症的有效性及优势。方法:针刺治疗组、西药组分别接受针刺、抗抑郁药进行抗抑郁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疼痛模拟评分(VAS)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末进行评定。结果:1.针刺组治疗前后HAMD、VAS评分、HAMD减分率比较均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lt;0.01)。2.西药组治疗前后HAMD、VAS评分、HAMD减分率比较均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lt;0.01)。3.治疗后1W,针刺组和西药组组间比较HAMD评分*、HAMD减分率*及VA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lt;0.01,**P&lt;0.05)。4.治疗后2W、4W针刺组和西药组组间比较HAMD、VAS评分、HAMD减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gt;0.05)。5.治疗前后针刺组无不良反应,西药组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刺治疗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症有确切疗效,疗效和西药组相当,起效较西药组快,无副作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8.
中药饮片小包装改革,改变了传统抓药和称量的习惯,改进了中药调剂方法,提升了工作效率,改变了中医院中药房与整个中医院的建设不协调的状况。通过中药饮片的小包装设计,使中医药服务工作能够做到让群众知情,让群众选择,公开透明,增长了市民的中医文化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及体针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醒脑开窍针刺法组(32例),B组为体针组(32例),观察两种针法治疗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值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第15 d,血清CRP、IL-6和TNF-a的数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第15 d时,A组的血清CRP、IL-6和TNF-a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减少急性脑梗塞的炎症反应及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能更好地治疗急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补肾祛瘀汤对血栓性疾病血清内皮素(ET)、活化蛋白C抗体(APCR)、一氧化氮(NO)、血脂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血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急性期均使用肠溶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口服补肾祛瘀汤,对照组用尿激酶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数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ET、NO均升高(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对血脂有改善作用,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祛瘀汤对血栓性疾病患者的ET、APCR有降低作用,对NO有升高作用,对血脂有改善作用,没有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