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预防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以其特有的微创优点,迅速被外科医师接受并得到患者的欢迎,被认为是腹部外科发展史的里程碑。目前,LC已成为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总体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无增加,但LC导致的胆管损伤(Bile Duct Injury,BDI)要高于开腹术。1991至1995年我们完成LC564例,结合文献复习,对LC中如何预防胆管损伤和正确掌握LC中转开腹时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2.
休克的治疗分为对因治疗和一般支持治疗,一般支持治疗中快速有效地建立大口径静脉通路迅速补液扩容、应用抢救药物、留取血液标本,对维持生命体征,有效救治病患至关重要[1]。目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已广泛采用[2],传统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需仰卧足高头低位,而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56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治疗。结果:348例成功经胆囊管探查,探查阴性者125例(35.9%),胆管结石223例(64.1%),215例通过胆囊管处理,术后恢复顺利,无胆漏,术后随访半年无残余结石。结论: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及取石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降低胆管盲目切开及术后常规住院日缩短等优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正>肠梗阻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为常见急腹症,可因多种因素引起。起病初,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则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当然,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能逆转病情的发展,以致治愈。奥曲肽是一种以生长抑素活性片段为骨架合成的8肽化合物,为14肽人生长抑素类似物,对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本科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机体功能恢复、肠梗阻好转率、中转手术率等相关指标,取得明显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12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其中良性病变114例(93.44%)。胆固醇息肉最为常见,共86例(75.4%);腺病13例(11.4%);炎性息肉8例(7.4%);腺肌病7例(6.1%)。良性病变直径<10mm的92例(80.7%);多发病变74例(64.9%),合并结石的发生率为22.8%。恶性病变8例(6.5%),均为单发病灶,7例直径≥10mm,1例直径<10mm,6例合并有结石。作者认为,对于病变直径<10mm,多发性,无明显症状,不合并结石的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的手术指征应从严掌握,对于病变直径≥10mm,单发,合并有结石,或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对于术前疑为恶性病变者,应做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检查。  相似文献   
26.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4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4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j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4例均行开腹减压;其中1例彻底敞开减压,1例以无菌3升袋根据切口大小整形后连续缝合在皮肤及皮下筋膜上暂时关腹,另2例行腹壁无张力缝合,暂时性关腹。死亡率25%(1/4)。结论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一旦诊断明确,应早期实行腹腔减压术。  相似文献   
27.
胰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通过对该院近五年来3例胰石症的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报告进行分析。结果:胰管结石的真正成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多发生在慢性胰腺炎基础之上,上腹痛、脂肪泻、糖尿病为其典型症状,在疾病的早期多表现为腹痛,脂肪泻及糖尿病少见。通过B超、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对绝大多数病人作出正确的诊断。治疗包括内窥镜及手术治疗,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并以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为首选术式,效果良好。结论:胰管结石是诱发胰腺癌的高危因素,并影响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确诊后应争取早日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8.
急性重症胆管炎合并高血糖患者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胆管炎合并高血糖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方法及教训 .方法:回顾总结了31例急性重症胆管炎合并高血糖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28例痊愈,1例患者带管出院,2例死亡.结论:正确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本症治疗的关键.强调合理应用胰岛素、有效控制血糖、早期简单有效的手术、合理抗生素及激素的应用是本症围手术期处理的核心;并通过后期综合治疗,提高其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9.
目的评价全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ent admixture,TNA)对胆道术后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将3 526例胆道手术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TNA输液治疗,B组采用普通输液治疗,然后统计分析两组病的电解质紊乱率、切口感染率,七日拆线率、切口不愈合率、PA、ALB、ALT、AST、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等相关指标,以评价TNA对胆道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A组电解质紊乱率、切口感染率、切口不愈合率及均住院天数均小于B组(P<0.05);A组7 d拆线率、肝功能异常发生率、PA、ALT和AST水平均高于B组(P<0.05);两组平均住院费用差异(P>0.05).结论TNA对胆道术后的临床康复效果优于普通输液方式;但其可能引起肝功能可逆性损害.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老年性无症状胆囊结石对老年病人的影响并对老年性无症状胆囊结石行预防性胆囊切除术的必要性加以探讨。方法:将手术治疗370例老年胆石症患者按无症状组(n=23),首次症状急发组(n=93),症状反复发作组(n=254,急诊162例,择期92例)对临床症状、并发症、伴发疾病和治疗结果加以分析。结果:无症状组与首次症状急发组和症状组相比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05;首次症状急发组与症状组相比胆石相关严重并发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60岁以上的无症状胆囊结石病人除有明显手术禁忌或随时随地均能具备良好的医疗条件者外应放宽预防性胆囊切除术的指征,特别是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