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10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多发病 ,是宫颈炎最常见的病变 ,若长期不愈可诱发宫颈上皮非典型性增生甚至恶变 ,严重影响着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报道治疗的方法很多 :有多种内服药、外用栓剂、物理疗法及联合治疗 ,单用爱宝疗液治疗宫颈糜烂罕见报道。本门诊自 1998年 9月到 2 0 0 0年 12月用爱宝疗液治疗宫颈糜烂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妇科门诊已婚 ,非哺乳期的妇女 ,确诊宫颈糜烂 ,自愿行宫颈上药治疗 5 0例 ,年龄 2 1~ 3 8岁 ,按糜烂程度分为 °13例 , °2 7例 , °10例。1.2 药品来源 德国百克顿药厂生产的爱宝疗…  相似文献   
62.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诊断鼠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易的检测鼠疫F1抗原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方法采用直径为20nm胶体金颗粒,标记F1单克隆抗体,并将标记物以6μL/cm喷于玻璃纤维;将另1株F1单克隆抗体与羊抗鼠IgG以1μL/cm喷线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装配后以4mm/条切割制成免疫层析检测试条.分别用粗制F1抗原和EV菌对该试纸条的敏感性进行测定,同时用44株鼠疫近缘菌及昆明小鼠、黄胸鼠、褐家鼠、大足鼠的正常血清等标本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本试纸条可在15min之内完成实验,检测粗制F1抗原的浓度可达0.5ng/mL,最小检出EV菌菌量为10万个;本方法的特异性为100%.结论 GICA检测鼠疫F1抗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无需特殊仪器设备,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索云南省不同环境类型新发钉螺孳生地的时空分布规律。方法收集整理1950-2014年云南省螺情数据(来自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 建立新发钉螺孳生地分布的时空数据库, 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扫描统计量分析方法探索不同环境类型(沟渠、塘堰、水田、旱地、滩地、其他环境)新发钉螺孳生地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 1950-2014年, 云南省年新发钉螺孳生地数量在1955年达到峰值(1 730个), 其后呈现波动下降趋势。1993-2014年新发钉螺孳生地数量主要维持在100个以下, 仅2004、2013年分别上升至160、131个。滩地环境新发钉螺孳生地的平均持续存在时间最长, 为43.85年;其次是水田环境, 为37.01年;塘堰环境的平均持续存在时间最短, 为20.44年。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 不同环境类型新发钉螺孳生地的持续存在时间均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全局莫兰指数为0.43~0.64, 均P < 0.05);扫描统计量分析显示, 不同环境类型新发钉螺孳生地均具有时空聚集性(均P < 0.001), 分别探测出3~6个聚集簇。结论云南省不同环境类型新发钉螺孳生地均具有时空聚集性,...  相似文献   
64.
巴贝虫病是一种重要的蜱传人兽共患血液寄生虫病,在全球分布较广泛.对人致病的巴贝虫主要有田鼠巴贝虫、分歧巴贝虫、猎户巴贝虫和邓肯巴贝虫等12种.巴贝虫感染人体后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头痛、寒战、肌痛和疲劳等,严重时可致死.巴贝虫病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测结合临床特征、流行病学调查进行诊断,诊断技术主要包括血涂片镜检、血清学检测和...  相似文献   
65.
云南鼠疫耶尔森菌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来自云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155株鼠疫菌进行基因分型,了解鼠疫菌的进化规律。方法根据22个差异区段(differentregions,DFR)设计引物,PCR扩增鼠疫菌的每个DFR。结果滇西山地闽广沿海居民区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137株鼠疫菌的基因型均为9型。滇西山地齐氏姬鼠大绒鼠鼠疫自然疫源地18株鼠疫菌,有10株菌为7型,8株菌为9型。结论滇西山地齐氏姬鼠大绒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的基因型为7型和9型,而滇闽广沿海居民区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的基因型主要为9型。两疫源地鼠疫菌在遗传关系上有亲缘性,后者可能由前者进化而来。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1例骨髓移植手术后ABO血型发生改变的病例。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输血科1例患者血型改变的临床资料,采用纸片血型复检法及强生微柱凝胶卡式检测法进行检测。结果在血型检测过程中发现该例患者血型正定型与反定型不符,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证明本例正反定型不符患者为骨髓移植术后ABO血型发生改变所致。该例患者进行骨髓移植手术前为B型,经骨髓移植后ABO血型系统发生改变,转变为O型。结论 ABO血型一般不会发生改变,但如果患者接受骨髓移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型将可能会改变。  相似文献   
67.
杜春红  高霞  王成芳 《中外医疗》2009,28(28):105-105
医学道德是长期以来医务人员与疾病作斗争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应建立在崇高的医德信念,就能自觉尽到一个应尽的责任。其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而护士的角色行为则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心身健康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帕罗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和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第2、4、6、8周末,研究组的HAMD和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帕罗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较单用帕罗西汀具有疗效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69.
目的 了解云南省小型兽类感染无形体的种类及其分布,以掌握该地区小型兽类携带无形体对人、畜健康的危害,为无形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云南省22个县(市)的130个采样点,捕获分属4目9科26属52种的小型兽类2 251只,取其脾脏组织提取DNA后,运用无形体通用引物,巢式PCR检测无形体16S rRNA 660 bp部分片段。阳性产物测序后,通过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确定感染无形体种类,结合样本信息分析流行病学意义。结果 共检出阳性样本27份, 产物序列经比对为23份A.phagocytophilum,4份未分类无形体。总阳性率1.20%;阳性小兽分属3目6科7属12种,分别是:针尾鼹50.00%(1/2)、纹背鼩鼱12.50%(2/16)、珀氏长吻松鼠8.33%(1/12)、藏鼠兔5.66%(3/53)、白尾松田鼠5.41%(2/37)、西南绒鼠4.00%(2/50)、社鼠3.74%(4/107)、大足鼠3.57%(1/28)、斯氏家鼠2.20%(2/91)、大耳姬鼠1.85%(2/108)、中华姬鼠1.30%(4/308)和黄胸鼠0.69%(3/433),分布于5个县(市)。统计学分析表明,无形体的感染率雄性高于雌性,海拔>2 500 m捕获小兽感染率最高。不同生境和年龄的小兽感染率无差异。结论 云南省部分县(市)的多种小型兽类携带A.phagocytophilum,给当地人群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人群和媒介蜱、其它宿主的感染和分布等情况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70.
目的 了解鼠疫恢复期患者血清F1抗体水平的维持情况及间接血凝、酶联免疫、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鼠疫F1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方法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gs-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ⅠCA)3种方法,对比检测25例鼠疫恢复期患者血清中F1抗体。 结果 25份血清样品F1抗体IHA阳性19份,DAgs-ELISA阳性21份,GⅠCA阳性18份。F1抗体滴度:IHA 15例为1∶80~1∶320;ELISA 10例为1∶640~1∶1280。 结论 大部分鼠疫恢复期患者血清能检出F1抗体,3种F1抗体检测方法均为敏感、特异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