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对腹腔注射利血平引起的抑郁症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柴胡疏肝散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每天腹腔注射利血平注射液0.5 mg/kg造模,连续14天。氟西汀组和柴胡疏肝散中、高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予9 ml/kg氟西汀、5g/kg和10g/kg柴胡疏肝散灌胃。对各组大鼠体重、上睑下垂、体温、运动抑制和open-field得分进行观察,分析柴胡疏肝散对抑郁大鼠行为学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体重、上睑下垂、运动抑制和open-field得分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疏肝散高剂量组体重增加明显(P0.05),有对抗利血平化眼睑下垂趋式,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CHSGS中、高剂组运动抑制对抗率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在敞箱实验中的水平活动得分有所增加(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能够显著增加抑郁大鼠体重,部分对抗利血平引起的行为学改变,增加其在敞箱实验中的水平活动、垂直活动得分,柴胡疏肝散"肝主疏泄"理论治疗抑郁症可能与改善行为学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中医科门诊患者失眠症状的基本情况及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医科门诊病人,对5000名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医科门诊的不同性别失眠症状患病率不同,其中男性伴失眠症状者为21.27%,女性为31.39%;45~59岁中年组伴失眠症状者年龄构成比最高,约为47.87%;60岁以上老年人失眠症状患病率最高(61%);失眠症状病人躯体化、抑郁、焦虑及偏执等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数,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结论 失眠症的发病率在中医科门诊患者中占较高比例,病人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形式障碍。  相似文献   
23.
目的:比较子午流注低频疗法、单纯低频疗法及传统针刺疗法治疗阳虚型膝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将72例患者平均分为3组,运用VAS疼痛视觉量表和WOMAC量表观察比较3组治疗针对疼痛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3组治疗7天、14天时VAS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子午流注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疗后与疗前差值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子午流注组大于其他两组;而WOMAC量表疼痛评分在治疗7天时无显著差异(P>0.01),但在第14天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子午流注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子午流注低频疗法较其他两种方式更能有效缓解阳虚型膝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且安全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24.
中医科门诊患者失眠症状基本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中医科门诊患者失眠症状的基本情况及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医科门诊病人,对5000名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医科门诊的不同性别失眠症状患病率不同,其中男性伴失眠症状者为21.27%,女性为31.39%;45...  相似文献   
25.
宗修英先生家学深厚,兼通各家,尤善以痰湿辨证治疗内科、妇科、皮科等多种疾病。宗修英先生认为凡见痰湿之证者,不拘于何病或患者所在地域,皆可以祛痰除湿为主兼以健脾温阳、疏肝理气等法进行辨证论治,所谓"治病必求其本"。认为皮肤科疾病所见手足皲裂症状,同时伴有疱疹、瘙痒等湿象者,为"真湿假燥"证之表现;并认为陕北地区燥证虽多,而真湿假燥证更多。临证详审,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小针刀疗法对肌张力增高大鼠背根神经节内PN3和NaN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针刀组,采用类似股薄肌肌张力增高方法进行造模。对大鼠0~14天的机械痛阚进行连续测定,间断测量热痛阈。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大鼠背根神经节PN3和NaN基因mRNA转录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针刀组第9天以后的机械痛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针刀疗法明显改善了肌张力增高大鼠的机械痛阈。与对照组比较,针刀组第10天热痛阈改善明显(P〈0.05)。与空白组比较,对照组PN3mRNA明显上调(P〈0.01),小针刀针刺之后,PN3mRNA上调趋势得到阻止(P〈0.05)。结论小针刀疗法镇痛的分子通路与阻止电压门控钠通道PN3mRNA的上调相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价电针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15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对照组51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1~2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为47.0%,显效率为27.5%,有效率为18.6%,无效率为6.9%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纽基本治愈率为7.9%,显效率为17.6%,有效率为17.6%,无效率为56.9%,总有效率为43.1%,两纽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好。  相似文献   
28.
29.
王永志  王安娜  高雪松  杜仪  李丽  赵静洁 《中国骨伤》2019,32(12):1151-1155


目的:观察小针刀刺激足三里穴对肌痛共病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区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receptor protein,NLRP3)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急性利血平腹腔注射法制备肌痛共病抑郁大鼠动物模型,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小针刀组和阿米替林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对应处理。检测各组大鼠Open field行为学以及机械痛敏程度,智能热板仪检测各组大鼠热缩足阈值,应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NLRP3和IL-1β表达量。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针刀组大鼠足底机械痛阈明显改善(P<0.01);与阿米替林组比较,针刀刺激足三里可显著提高大鼠热缩足阈值(P<0.05)。在Open field行为学大鼠水平运动距离及穿格次数比较中,小针刀组大鼠旷场水平运动总距离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鼠穿格次数有增多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体NLRP3和IL-1β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小针刀组IL-1β表达明显降低(P<0.05);针刺足三里可抑制大鼠海马NLRP3的表达,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针刀可以改善利血平导致的肌痛共病抑郁大鼠的病理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枢海马内NLRP3炎性小体和IL-1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价亚健康患者在足穴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证候(苔色)及证型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将250例亚健康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5例,两组均使用足穴治疗仪,治疗组通电治疗每次30min,隔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通电,其余治疗方法及疗程与治疗组相同。评估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量表评分、舌苔色及证型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足穴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证候(苔色)及证型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体征(苔色)及证型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足穴治疗对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证候的改善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