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3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医药卫生   3409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杨阳  吉亚利 《全科护理》2022,(20):2814-2817
目的:探讨代币强化行为疗法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代币强化行为疗法。两组均干预12周,对比干预前后病人精神病症状、社会功能缺陷程度、康复疗效及心理状态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12周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12周后社会功能缺陷等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12周后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12周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代币强化行为疗法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可减轻精神病症状及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2.
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29例诊断与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 1990年 9月~ 2 0 0 2年 10月共收治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病人 2 9例 ,治疗效果满意。现将诊断和治疗体会 ,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9例中 ,男 2 1例 ,女 8例。年龄 2~ 3 9岁。平均 2 5 6岁 ,青少年多见。主要症状为咳嗽 2 6例 ;反复咳嗽、咳脓痰 2 2例 ,其中 9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 ;间断发热 10例 ;3例无临床症状 ,体检时发现。有症状者病程 1个月~ 17a不等 ,平均9 4a。体格检查 :无阳性体征 4例 ,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部阳性体征 ,包括 :患侧呼吸音减低 18例 ,有干湿性罗音 7例 ,患侧有喘鸣音 2例 ,叩诊呈浊音 2例。…  相似文献   
53.
BTXA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观察尿道括约肌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不协同的疗效。比较两种注射途径的优劣。方法:选择存在逼尿肌-括约肌不协同的17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尿道外括约肌BTXA注射,分为经尿道(TU)注射组和经会阴(TP)注射组,TU组采用膀胱镜定位4点注射法,TP组采用肛门指检定位1点尿道周围注射法,每病例注射100U。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排尿障碍情况均有显著性改善,注射后3天-2周开始出现漏尿次数及间断导尿次数减少,残余尿量减少,每次排尿量增加;治疗后1个月的统计结果显示,间断导尿次数、残余尿量减少,每次排尿量增加(P〈0.05),注射后1个月尿动力学检查提示第一次无抑制性收缩时膀胱容量及最大膀胱容量增加(P〈0.05),最大尿道压降低(P〈0.05);注射后3个月上述指标虽有所回升,但并未回到注射前;两种注射途径在排尿日记及尿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尿道外括约肌的BTXA注射治疗可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的逼尿肌-括约肌不协同,改善排尿功能,降低残余尿量及漏尿的发生,减少尿路感染及自主神经反射的发生:经会阴注射和经膀胱镜注射对神经原性膀胱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4.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2年随访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阳  戚合德  韩丽红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0):1789-1790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病人的疗效.[方法]19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病人给予口服恩替卡韦0.5 mg,1次/日,疗程2年.最初4~12周对症支持治疗.不采用其他抗病毒、抗纤维化等药物治疗.定期检测肝功能、HBV DNA、肝纤维化指标等.[结果]治疗1年及2年后患者肝功能,HBV DNA定量、Child-pugh评分及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结论]恩替卡韦能减轻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痛严重程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对比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NIV)对有创机械通气序贯的疗效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及Embase,纳入HFNC对比NIV序贯有创机械通气的疗效的随机对照实验,使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9项研究,共计2 40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HFNC对比NIV在有创机械通气序贯中,在降低患者再插管率方面,HFNC较NI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0.65,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0.50~0.86,Z=3.10,P=0.002]。在降低肺部感染率方面,HFNC较NI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0,95%CI 0.21~0.79,Z=2.67,P=0.008)。在减少重病加强治疗病房(...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早期有丝分裂抑制因子1(EMI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癌根治术切除的膀胱癌组织112例,及其配对癌旁正常膀胱组织8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种组织中EMI1蛋白的表达。分析EMI1表达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EMI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膀胱癌患者的生存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EMI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膀胱癌组织和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EMI1高表达率分别为46.5%和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I1蛋白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组织类型、T分期、TNM分期、病理分级有关(P<0.05)。EMI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处转移、TNM分期Ⅲ+Ⅳ期、EMI1高表达是膀胱癌预后的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3.891(1.350~11.215)、2.626(1.117~6.174)、3.358(1.378~8.158)]。结论:EMI1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且表达水平与膀...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索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dimethyloxalylglycine,DMOG)是否通过增强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稳定性改善慢性缺氧导致的右心室重构(right ventricular remodeling,RVR)。方法 Sprague Dawley大鼠持续低氧4周形成发绀右心室肥厚模型。实验分为常氧组,低氧组,低氧对照组,低氧DMOG组。分别记录各组大鼠体重变化趋势,计算右心室心肥厚指数,Masson染色评估心肌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检测HIF-1α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蛋白的表达,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水平,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 低氧组HIF-1α水...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多黏菌素B(PMB)导致的皮肤色素沉着(SH)的临床特点。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Direct、Wiley Onli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截至2021年9月28日),收集报道多黏菌素B致皮肤色素沉着(PMB-iSH)的病例报告类文献,提取患者相关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466篇文献,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共17例患者。PMB-iSH的初发时间为给药后第2~15天,平均初发时间为给药后第7.4天;主要症状表现为弥漫性肤色加深,多以头颈部为好发部位;或表现为全身性深色圆形斑点样色素沉着。诊断为PMB-iSH后,1例患者停药,6例患者无随访信息;未失访的11例患者中,4例在随访时(中位随访时间为停药后第3.5个月)肤色基本恢复,其中3例为青少年或新生儿患者;6例患者在随访时(中位时间为停药后第3.5个月)肤色有所恢复,但未恢复至原始肤色;1例患者随访时(停药后第5个月),SH未见改变。结论PMB-iSH多发生在给药后第15天内,PMB-iSH的临床症状为弥漫性或圆形斑点样的SH,PMB-iSH大多可逆,恢复时间和恢复程度...  相似文献   
59.
60.
李士懋教授以脉按之无力或弦紧,症见寒象或虚阳外浮为运用附子的临床指征,通过分析其运用附子角药的临床经验阐释其配伍规律.临证以附子-麻黄-桂枝角药温通玄府;附子-半夏-干姜角药温肺化饮;附子-熟地黄-当归角药甘温除热;附子-黄芩-黄连角药温清湿热;附子-干姜-肉桂角药温阳安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