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PB)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IPB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术后予以膀胱灌注化疗。结果随访3个月-9年,未见肿瘤复发或恶变。结论 IPB诊断依赖于病理检查,TURBT术后予以膀胱灌注化疗有利于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62.
纳米分子影像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科学与分子影像学的结合可形成纳米分子影像学(Nanomolecular imaging).纳米分子影像学从广义上是指在纳米转运体(纳米粒转运载体)介导下,应用分子影像学技术对活体生物化学过程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一门科学,主要包括磁共振纳米分子影像学、光学纳米分子影像学、核医学纳米分子影像学和超声纳米分子影像学.本文主要阐述纳米分子影像学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及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正常成人前列腺外周带MRI信号强度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正常成人前列腺外周带MRI信号强度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33例正常成人,根据年龄的不同分为3个组(15~30岁,31~50岁,50岁以上),测量其前列腺外周带信号和膀胱内尿液信号强度,计算出前列腺外周带的相对信号强度,并对各年龄组信号强度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然后与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各组间外周带T2信号强度具有显著性差异(F=30.474,P<0.001),与年龄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861,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T1信号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82,P=0.921).结论正常成人前列腺外周带T2信号强度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大信号越高,T1信号强度随年龄改变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西安市确诊两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现有国内外文献,对儿童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西安市确诊的两例患儿均是轻症病例,年龄分别为3岁10个月和13岁,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具有家族聚集性发病的特点。两例患儿分别以发热和咽痛起病,无其他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及重要脏器功能均未见异常。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均正常,其中1例粪便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论家庭内密切接触是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方式,儿童病例以轻症和隐性感染为主,如果有疫区接触史或者有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接触史的儿童,即使无发热,仅有轻微呼吸道症状,也需及时定点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65.
MR对前列腺癌的定性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MR对前列腺癌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2年5月-2004年9月,所有在我院行前列腺MR检查的374例以定性诊断为目的并获得最终诊断结果患者的资料。因MR设备和扫描技术的不同,以2002年8月为界,分为两个时间段,比较前后两个阶段患者接受MR检查时的临床情况和MR定性诊断效能。结果①临床情况:前后两个时间段比较,患者的年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就诊原因中,第二阶段有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症状和其他相关症状患者所占比例增加,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前后两阶段血清平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浓度值的差异也不具有显著性(P>0.05),但第二阶段因发现血清PSA浓度升高和前列腺结节行MR检查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MR定性诊断效能: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比较,MR诊断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敏感性和特异性升高,阳性预测值下降,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随着MR新技术的出现,MR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升高,随着越来越多的早期前列腺癌和非前列腺癌患者接受MR检查,MR对前列腺癌定性诊断的阳性预测值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66.
前列腺中央腺体病变的MRS半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MRS半定量分析对前列腺中央腺体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对18例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患者的MRS谱线作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以腺体为主型增生(GBPH)组7例、基质为主型增生(SBPH)组6例、中央腺体偶发癌(IDPC)组5例.比较各组患者MRS可用体素(胆碱 肌酸)/枸橼酸盐[(Cho Cre)/Cit,CC/C]的比值及其与体素所在部位的关系.结果 ①中央腺体偶发癌组的CC/C平均值(1.32±0.42)大于GBPH组(0.88±0.28)和SBPH组(0.81±0.2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GBPH组与SBPH组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②组内比较,各部位CC/C平均值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中央腺体偶发癌组与GBPH组、SBPH组,在前列腺中央腺体的尖部、前部、中部和右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前列腺体部、左侧、基底部、后部和尿道周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MRS半定量分析可能会对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和良性增生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7.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9月期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行腹腔引流管持续内冲洗负压引流法治疗的11例患者临床资料。阐述了该方法的设计原理及使用方法,并对冲洗效果进行分析及经验总结。11例患者均为B级胰瘘合并腹腔感染,其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范围43~67岁,平均58.5岁,腹...  相似文献   
68.
不同年龄段正常成人前列腺外周带ADC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对不同年龄段正常成人前列腺外周带ADC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无泌尿系统疾病病史的47例成年男性,按照年龄分成3组:15~30岁,31~50岁,>50岁3组。测量不同b值(b=0、300、500、800 s/mm2)下前列腺外周带ADC值,并对各年龄组ADC值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DW I检查在GE 1.5T磁共振机上完成,使用单次激发EPI序列。结果b=300 s/mm2时,3个年龄段的ADC值依次为(2.03±0.29)×10-3mm2/s、(2.37±0.33)×10-3mm2/s、(2.75±0.29)×10-3mm2/s,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F=36.66,P<0.01,one-way ANOVA);b=500 s/mm2时,3个年龄段ADC值依次为(1.67±0.23)×10-3mm2/s、(2.01±0.30)×10-3mm2/s、(2.48±0.26)×10-3mm2/s,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F=62.75,P<0.01);b=800 s/mm2时,3个年龄段ADC值依次为(1.57±0.15)×10-3mm2/s、(1.85±0.22)×10-3mm2/s、(2.30±0.25)×10-3mm2/s,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F=73.90,P<0.01)。结论不同年龄段正常成人前列腺外周带ADC值不同,在利用ADC值诊断前列腺外周带病变时应考虑年龄不同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目的运用MR扩散加权成像研究内分泌治疗前后前列腺外周带癌区和非癌区的ADC值变化情况。方法28例B超引导下经直肠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列腺外周带癌病人。根据穿刺活检结果,将前列腺外周带归类为癌区和非癌区。所有病人在内分泌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内均进行了单次激发EPI序列的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计算各个分区内的ADC平均值,并对所得数值进行配对或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治疗前,所有非癌区(107个)和癌区(61个)的ADC平均值分别为(2.21±0.61)×10-3mm2/s(mean±SD)和(1.65±0.46)×10-3mm2/s,2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t=4.36,P=0.039,独立样本t检验)。经过了3~6个月的内分泌治疗后,非癌区和癌区的ADC值均出现了下降,非癌区ADC值下降至(1.33±0.48)×10-3mm2/s,癌区下降至(1.28±0.53)×10-3mm2/s,均与内分泌治疗前该组区域的ADC值有统计学差异(t=5.28,P=0.024和t=7.39,P=0.015,配对样本t检验)。但是在治疗后癌区和非癌区ADC值之间原有的统计学差异消失(t=0.58,P=0.639,独立样本t检验)。结论内分泌治疗后前列腺外周带癌区和非癌区的ADC值均会出现下降,其中以非癌区下降为明显,致使癌区和非癌区原有的ADC值统计学差异消失。  相似文献   
70.
MRS在鉴别前列腺外周带T2低信号炎症和肿瘤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用磁共振波谱分析方法定量评价造成前列腺外周带T2信号减低的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的代谢变化.方法24例MRI检查示外周带T2信号减低的病人,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分为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2组,根据T2低信号区在外周带设定兴趣区后利用三维磁共振波谱测定各兴趣区(胆碱+肌酸)/枸橼酸盐[(Cho+Cre)/Cit]的比值.计算并比较各组(Cho+Cre)/Cit比值的差异.结果前列腺炎组(Cho+Cre)/Cit平均值为0.98±0.17;前列腺癌组(Cho+Cre)/Cit平均值为1.4l±0.31,2组比值的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8.89,P<0.05,但有29%的比值重叠.结论用MRS定量评价造成外周带T2低信号的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的代谢变化是可行的,MRS与其它方法结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