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医药卫生   134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观察一种新型重组 (汉逊酵母 )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的人体安全性、抗体应答和母婴传播阻断效果 ,在开封市筛选 6~ 9岁乙肝病毒 (HBV)感染指标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与抗体 (抗 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抗 HBc) ]均阴性的健康儿童 2 0名 ,按 0、1、6个月程序接种 1批重组 (汉逊酵母 )乙肝疫苗 ,观察不良反应。完成 3针免疫观察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后 ,选择 348名 6~ 9岁HBV感染指标阴性儿童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接种 1批重组 (汉逊酵母 )乙肝疫苗 ,进一步观察不良反应和抗体应答。筛选 4 5名怀孕期间HBsAg、乙肝病毒e抗原 (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并以 4 1名怀孕期间HBsAg阴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和 5名母亲HBsAg阳性、HBeAg阴性的新生儿作为对照 ,按 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该乙肝疫苗。结果显示 :所有接种的儿童和新生儿 ,免疫后无 1人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 348名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中 ,除 5人次发热反应在 38 1℃~ 38 5℃外 ,体温升高均≤ 38℃。所有发热反应者和个别头痛者均在 1d内恢复正常。儿童接种 3批疫苗 ,第 1针免疫后 7个月时抗体阳转率分别为 98 2 5 % ( 112 / 114 )、10 0 0 0 % ( 10 7/ 10 7)、99 2 1% ( 12 6 / 12 7) ;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GMT)分别为35 1  相似文献   
22.
以推、揉、拿、扳、拉等手法,治疗22例肌性斜颈患儿,治愈18例,显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4%.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分布,分析中医证候特点,比较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和证候的异同.方法:用流调法对437例静脉吸毒合并HIV/AIDS患者和373例性传播感染进行临床症状及证候特点调查.结果:2组临床症状差异显著的依次为:乏力、盗汗、胸闷(气短)、咳嗽、纳差、自汗、腰痛、发热、关节痛、肌肉痛、胸痛、腹痛、消瘦、疱疹、感冒.中医证候特点,多见虚实夹杂的证候,以虚证为主,证属气阴两虚者为多.结论:不同感染途径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和证候有差异.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法配甲氨蝶呤西药治疗宫外孕的包块吸收及输卵管通畅等指标。方法:治疗组46例,在应用甲氨蝶呤(MTX)基础上服用中药(丹参、败酱草、赤芍、桃仁、连翘、党参、黄芪、蒲公英、延胡索等)并序贯应用灌肠方(红藤、败酱草、丹参、赤芍、桃仁、蒲公英等)。对照组42例应用甲氨蝶呤。结果:治疗组包块吸收率91.3%,输卵管通畅率86.96%,对照组分别为52.38%及47.62%。两组包块吸收率、输卵管通畅率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宫外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消脂颗粒联合健康管理对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功能、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肝硬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管理等健康管理措施。观察组在健康管理基础上加用疏肝健脾消脂颗粒。共干预12周。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临床症状及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胺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肝硬度弹性值(LSM)。[结果]两组患者经干预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改善(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ALT、AST、TBIL、GGT、TC、TG、LDL、FBG、FINS、HOMA-IR水平较干预前均下降(P<0.05),HDL水平较干预前升高(P<0.05),LSM水平较干预前下降(P<0....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HIV/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调查云南省8所中医医疗机构于2005年6月~2008年6月间收治的中医药或中西药合用治疗HIV/AIDS的患者.分析中医药对疗效性观察指标(症状体征总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CD4细胞计数)和安全性观察指标(外周血象、肝肾功)的作用.结果:治疗满2年的患者,症状体征总积分显著下降、卡洛大斯基积分显著上升.治疗满1年的患者,CD4细胞计数显著上升.相邻时点间多重比较,症状体征总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CD4细胞计数0月与6月差异均显著、卡洛夫斯基积分18月与24月差异也显著,而其余相邻时点间却无显著差异.艾滋病分期和治疗方法因素对疗效指标未发现明显影响.安全性指标未见不良影响.结论:中医药能有效改善HIV/AIDS患者症状体征和生存质量,提高CD4细胞计数,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7.
内镜下热探头治疗胃石五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镜下热探头在治疗胃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热探头对5例胃石进行内镜下治疗。结果 5例胃石均内镜下治疗成功,无损伤、出血、穿孔、小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热探头治疗胃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胰岛素抵抗、胰岛细胞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1例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32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健康对照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54.27±8.75)岁],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RBP4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浓度、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量身高、血压、体质量、腰围、腹围,并计算出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并计算出脂肪含量(BF%)胰岛细胞分泌指数(MBCI),用Homa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β)并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肥胖糖尿病组空腹血浆RBP4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非胖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RBP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RBP4与BMI、BF%、WHR呈显著正相关,与MBCI、HOMA-IR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OMA-IR是影响RBP4的最主要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肥胖者胰岛素抵抗更为显著,RBP4参与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影响体内胰岛素抵抗的重要相关因素,且影响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29.
[目的]辅助孵化的效果尚倍受争议,且似有增加同卵孪生的风险,但这些均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医疗方案和各种规模的临床调查数据,从未见更有说服力的实验性研究证据.为了从实验依据上为上述争议找到新线索,本研究拟实验探讨人胚胎透明带的力学特点及透明带开孔类型与囊胚孵化所受开孔干扰之间的关系.[方法]人为注油膨胀透明带的实验及对人中期囊胚进行辅助孵化,产生特定大小与特定位置(相对于内细胞团位置)的透明带开孔.[结果]人胚胎透明带在膨胀中随内压增加及其持续时间延长而更大更久地暂时失去弹性;小且靠近内细胞团的透明带开孔较其它情形的透明带开孔引起更多的内细胞团疝样孵化(73.1% vs 12.1%,P<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经内细胞团疝样孵化而孵出的囊胚中有着高比率的内细胞团形态异常,这相对未经内细胞团疝样孵化而孵出的囊胚有显著增加(83.3% vs 2.6%,P<0.001).[结论]本研究显示人胚胎透明带具有顺应囊腔膨胀的暂时可塑性,而人为透明带开孔破坏了这种可塑的薄化和软化过程,以致当透明带开孔小且靠近内细胞团时,可显著干扰内细胞团的正常孵化发育形态.  相似文献   
30.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预防乙型肝炎和肝癌效果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评价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预防乙肝和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的保护效果。方法采用出生队列调查、横断面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乙肝发病和肝癌死亡监测,对乙肝疫苗的预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婴儿乙肝疫苗普种后14年,接种人群HBsAg阳性率为0.7%~2.9%(平均为1.5%),保护率为83.5%~96.6%;HBV感染率为1.1%~5.1%(平均为2.2%),保护率为93.5%~98.4%。乙肝疫苗普种后15年,1~14岁年龄组乙肝发病率为1.4/10万,下降92.4%;0~19岁组肝癌死亡率为0.17/10万,下降19.23倍。结论 婴儿乙肝疫苗普种可降低急性乙肝发病率和肝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