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5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心肌损伤。方法选择20例择期OPCAB患者,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记录麻醉诱导后10min(T0)、血运重建后30min(T1)、2h(T2)、6h(T3)、12h(T4)、24h(T5)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测定血浆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1(cTnI)和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浓度。吻合血管前和血运重建后30min分别取右心房心肌组织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围术期SBP和DBP无明显变化,但血运重建后HR增快(P〈0.01)、CVP、肺动脉楔压(PCWP)、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心指数(cI)升高(P〈0.01),而体循环阻力(SVR)、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每搏数(SV)、每搏指数(SVI)和左室每搏功指数(LVSWI)降低,右室每搏功指数(RVSWI)仅在血运重建后2h降低(P〈0.01)。CK-MB和cTnI从血运重建后持续升高(P〈0.05),尤以血运重建后24h为明显。NT-proBNP在血运重建后12h内无显著变化,但在血运重建后24h显著升高(P〈0.01)。透射电镜下见血运重建后肌丝结构较术前模糊,线粒体有变形,结构不清晰,嵴模糊。结论OPCAB血运重建后早期存在心肌损伤和左右心功能下降,以左心为著。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分析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复温期病人脑氧合及氧代谢指标对颅内血浆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找到影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病人脑损伤程度的权重指标,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或减少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病人神经系统并发症。方法择期心内直视手术病人22例,在CPB复温到36℃时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液检测S-100蛋白水平,并计算得出脑氧合及氧代谢指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模型评价各脑氧合及氧代谢指标对颅内血浆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影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复温期病人颅内血浆S-100蛋白水平的权重指标包括脑葡萄糖摄取率、脑氧摄取率和脑乳酸氧指数。结论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监测指标中脑葡萄糖摄取率、脑氧摄取率和脑乳酸氧指数与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63.
本研究对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和窦性心律患者心房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Itol)门控动力学特性对比研究,旨在探讨Itol在心房电重构(AER)中可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以及脑苷肌肽对其影响。方法40例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脑苷肌肽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0例。A组于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脑苷肌肽20ml(每毫升含神经节苷脂50pg、多肽3.2mg),B组给等容积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T1)、CPB结束(12)及结束后2h(T3)、6h(T4)、24h(T5)各时间点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测定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两组IL-6、IL-8和TNF-α浓度在CPB后均显著升高,组间比较显示B组IL-6和IL-8浓度在T3、T4和髑时间点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TNF-α浓度在12、T3、T4和T5时间点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脑苷肌肽可以减少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炎性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的释放。  相似文献   
65.
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应用磷酸肌酸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中使用磷酸肌酸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100例冠心病择期行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术中给予磷酸肌酸钠250mg,对照组不给磷酸肌酸钠。观察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心脏复跳情况、正性肌力药使用情况、ICU停留时间以及围术期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临床指标。两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时、手术后6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采集患者中心静脉血,检测红细胞压积、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乳酸脱氢酶。结果试验组体外循环后心脏自动复跳率高,两组术后心肌酶谱均较术前升高,但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应用磷酸肌酸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冠心病(CAD)患者体外循环(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中使用复合辅酶对心肌和肝脏保护的效果。方法:70例择期CPB下进行CABG的CA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术中给予辅酶A1000u和辅酶I1.0mg,对照组不给复合辅酶。观察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正性肌力药使用情况、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临床指标。2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时、手术后6h、12h、24h和术后3d采集患者中心静脉血,检测红细胞压积、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I;于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时、手术后3d和手术后7d采血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结果:2组术后心肌酶谱均较术前升高(P0.01),但在术后6h、12h和24h试验组心肌酶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1),但在术后3d试验组的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AD患者围术期应用复合辅酶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和肝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7.
主动脉弓替换术后重症监护室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主动脉弓替换术后重症监护室(ICU)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2月行深低温停循环并顺行选择性脑灌注下主动脉弓替换术(除外一期次全或全主动脉弓替换术)的患者173例.ICU时间延长定义为术后ICU时间≥5 d.采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围手术期变量与术后ICU时间延长的关系.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45.4±10.6)岁,男性患者占76.3%.38例(22.0%)患者术后ICU时间延长.术后脑卒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定义为术后需要透析治疗)的发生率分别为6.4%和4.6%,住院死亡率为2.9%.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体重指数、术前血清肌酐水平、急诊手术、是否行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时间、心肌阻断时间、是否发生术后脑卒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与ICU时间延长相关.多因素Logisd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急诊手术、体外循环时间>180 min、术后脑卒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是ICU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主动脉弓替换术后ICU时间延长的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可根据危险因素预测主动脉弓替换术后ICU时间延长.加强围手术期脑保护和肾功能保护可能有助于缩短术后ICU时间.  相似文献   
68.
本院1996年1月至2009年7月行法洛四联症矫治术患者235例,年龄18~54岁,男性123例,女性112例,年龄18~54岁,Hb 122~263 g/L,SpO2 67%~95%.术中监测有创血压、Ⅴ导联心电图、CVP、SpO2、体温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和/或依托咪酯、芬太尼和哌库溴铵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吸入异氟烷或七氟烷、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和哌库溴铵维持麻醉,轻症患者芬太尼用量为30ug/kg,重症患者芬太尼用量为50ug/kg.CPB结束后,给予相应的循环支持,同时加强血液保护和术后呼吸功能的支持.术中7例患者(2.9%)因缺氧发作需要紧急进行CPB,术后18例患者(7.6%)发生灌注性肺损伤,2例患者(0.9%)围术期行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支持,术后3例患者(1.3%)死于严重低心排综合征或灌注性肺损伤.其余患者心功能及临床表现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常温体外循环(CPB)兔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大耳白兔50只,月龄5~6月,体重2.3~3.0 kg,随机分为5组(n=10),不同剂量乌司他丁组(U_(1~4)组)于CPB前即刻分别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10~4、3×10~4、5×10~4、10×10~4 U/kg,对照组(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CPB前即刻(T_0)、CPB结束即刻(T_1)、结束后1 h(T_2)、2 h(T_3)、3 h(T_4)时记录MAP、HR和红细胞压积(Hct),同时取血样,行血小板计数,测定血小板粘附率(PAR)和血小板膜糖蛋白Ⅰ b(Gp Ⅰ b)、GpⅡb和GpⅢa受体分子数.结果 与C组比较,U_2组、U_3组和U_4组Gp Ⅰ b、GpⅡ b、GpⅢa受体分子数升高,U_4组PAR升高(P<0.05).与U_1组比较,U_3组Gp Ⅰ b受体分子数升高,U_4组Gp Ⅰ b、GpⅡb受体分子数升高(P<0.05).与U_2组比较,U组Gp Ⅰ b、Gp Ⅱ b受体分子数升高(P<0.05).各组间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B前应用乌司他丁3×10~4~5×10~4 U/kg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兔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分解,剂量达10×10~4 U/kg时可提高血小板的粘附功能.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分别复合芬太尼用于心血管手术围术期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50例择期行正中开胸心血管手术的患者,随机双盲对照法分为3组:氟比洛芬酯组(FF),曲马多组(QF),芬太尼组(F)。分别于深静脉通路建立后和缝心包时给予研究药物,FF组为氟比洛芬酯1mg/kg,QF组为曲马多2mg/kg,F组为空白脂肪乳5ml;手术结束时连接静脉恒速镇痛泵,内装研究药物与脂肪乳混合液100ml,流速2ml/h,FF组为氟比洛芬酯200mg和芬太尼1.0mg,QF组为曲马多700mg和芬太尼1.0mg,F组为芬太尼2.5mg。分别于围术期各观察点记录患者的VAS评分、恶心评分,镇静评分,胸液量,初醒时间,拔除气管插管时间,镇痛效果与副作用,是否追加镇痛药物,ICU停留时间,出院时间。其中每组随机抽取30例病例,分别于深静脉通路建立后(T0),缝心包时(给与研究药物之前,T1),术后4h(T2),20h(T3),24h(T4)抽取静脉血,检测细胞因子IL-1,IL-10,TNF-,PGE2。结果(1)VAS评分三组间相似,但术后追加镇痛药物F组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2)F组恶心评分较高(P〈0.05),镇静评分,呕吐、皮肤瘙痒、排尿困难等副作用的发生率三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3)T1-T4,F组IL-1较哟升高明显,且明显高于FF,QF组(P〈0.05);术后各组各时间点IL-10,PGE2较哟升高明显,F组升高持续时间较长(P〈0.05);F组TNF-在T2,T4较T0明显升高(P〈0.05),T2时明显高于FF,QF组;(4)初醒时间,拔出气管插管时间,ICU停留时间,24h胸液量,肝肾功能等三组患者无明显差异。结论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或曲马多复合芬太尼的镇痛方法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心血管手术术后镇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减轻术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