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3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31.
132.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预测颅内外动脉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意义。方法选择40例接受颅内外动脉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患者,分别在术前0.5h,术后1、3d,1、6、12个月抽取静脉血检测MMP-9水平,观察术后再狭窄现象。结果和术前相比,术后患者血清MMP-9水平明显升高,术后3d,MMP-9〉正常参考值2.5倍的患者出现再狭窄的比率为30%(3/10),MMP-9〈正常参考值2.5倍的患者未出现术后再狭窄;术后MMP-9〉正常参考值持续〉30d的患者出现再狭窄的比率为11.8%(2/17),持续〈3d的患者的比率为4.4%(1/23),但二者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外动脉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3dMMP-9〉正常参考值2.5倍时,可能作为预测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夹层(VAD)的临床特征、治疗策略和疗效。方法选择经DSA或CT血管成像(CTA)确诊的VAD患者28例。25例表现为后循环缺血(PCI),3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对25例PCI中的21例患者给予氯吡格雷(75 mg/d)或阿司匹林(100mg/d)治疗,3例给予血管内治疗;3例SAH患者中,2例实施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及椎动脉闭塞术。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并对疗效进行随访。结果①28例患者中,24例有明确的病因或诱因,分别为头颈部异常运动(15/24,53.6%)、动脉粥样硬化(4/24,16.7%)、上呼吸道感染(12.5%,3/24)、血小板增多症和酗酒(各4.2%,1/24),原因不明4例。②28例患者中,25例(89.3%)有PCI症状,其中21例为后循环急性脑梗死,4例为反复短暂性眩晕发作。3例(10.7%)为SAH。③DSA或CTA确诊30支椎动脉和1支基底动脉有VAD。16支(51.6%)表现为"线样征",9支(29.0%)为梭形或囊形动脉瘤,6支(19.4%)为"珠线征",2支(6.5%)为双腔征。夹层最多位于V4段(71.0%,22/31),其次为V2段(19.4%,6/31)。④25例PCI患者中,药物治疗的21例中19例预后良好,2例预后不良;9例复查CTA或DSA,4例血管狭窄程度减轻,4例狭窄程度无明显变化,1例椎动脉自行闭塞。血管内治疗的3例,预后均良好,复查CTA未发现血管再狭窄或动脉瘤复发。3例SAH患者中,2例行血管内治疗者的预后良好,复查CTA未发现动脉瘤复发;1例因家属拒绝手术而仅采用药物治疗,再发SAH后死亡。结论根据VAD患者的不同临床特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大部分患者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4.
目的研究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的长期疗效是否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方法选择101例椎动脉颅内段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70%)患者,分为支架置入组47例和药物治疗组54例。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再发脑血管事件、死亡及神经功能恢复等长期随访结果。结果 2组患者平均随访(23.3±19.9)个月。支架置入组发生主要终点事件6例(12.8%),药物治疗组10例(18.5%,HR=2.65,95%CI:0.84~8.33,P=0.095)。2组30 d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7);但30 d至随访结束的累积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23,95%CI:0.07~0.81,P=0.022)。支架置入组临床预后良好的比例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95.7%vs 87.0%,P=0.021)。结论椎动脉颅内段成功置入支架对脑卒中预防效果优于药物治疗,其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135.
微创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钻颅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对58例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通过YL-1型血肿粉碎针进行微创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分别于入院时、术后4周按统一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术后CT显示清除血肿量(35.55士14.93)ml,血肿清除率90%以上2例,80%以上18例,70%以上38例;术后2周时血肿基本消失,术后4周治疗总有效率67.24%,病死率18.87%。结论微创钻颅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