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由于近年来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Graves’病)(下称甲亢)已较倾向为自身免疫病。因而,本文从免疫的病因学观点对22测甲亢患者用糖皮质激素作甲状腺局部注射或并用其他治疗初步观察临床疗效。一、临床资料(一)性别和年令:全部为女性。年令21—49岁。(二)病程:1个月—6年。(三)类型:弥漫型17例,占77.3%;混合型(弥漫伴结节)5例,占22.7%。(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口服心得安法对β—受体高敏者与冠心病患者两组共69例心电图 ST—T改变的影响进行观察,所得结果是β受体高敏组44例中阳性40例(91%),冠心病组25例中阳性仅1例(4%)其阳性率明显低于前者。对β受体高敏组阴性者4例经加大剂量给予心得安40毫克口服,于1小时后复查心电图 ST—T 均恢复正常。因此作者认为口服心得安法,对β—受体高敏与器质性心脏病可以提供鉴别诊断的根据,在临床上有重要参考意义。作者指出心得安试验结果阴性者似可除外β—受体高敏,如同时亦能除外其它影响心电图 ST—T 改变的因素应考虑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可能。作者推荐使用口服心得安法,认为此方法方便、可靠,便于临床使用和观察,并使受检者易于接受,尚可在短时间内加大剂量,重复试验。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下称甲亢)的患者有多系统临床表现,指甲变化亦属其一,国内陈家伦已提及此种改变,陈氏将指甲远端与甲床分离称之裂甲症,但未见详尽描述。Volpe将指甲破折变化称Plummer指,但亦未见有关甲亢患者指甲变化的进一步研究。指甲变化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中,如高原性反甲、贫血、营养不良等,而甲亢患者指甲变化发现与上述疾病不一致,主要表现为指甲在甲床上的附着缘由正常弧形凸出变成平直或内凹的波状游离缘,致使指甲  相似文献   
14.
罹患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下简称 DIC)者多属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且在临床各科中日渐增多,城乡基层医疗单位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亦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根据读者要求  相似文献   
15.
洋地黄类药物是具有正性肌力作用的强心甙,目前最常用的为地戈辛、西地兰以及毒毛旋花子甙等。洋地黄直接加强心脏收缩的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它使心肌细胞肌膜—横管系统内流的钙离子增多,供兴奋—收缩偶联用的游离钙离子增加,收缩蛋白就更加有力地收缩。但是钙离子内流增加的原因迄今尚无一致的意见。有人认为洋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以下简称为 SLE)是一组病因尚未阐明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损害,大多数病例缺乏绝对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以及确切的病原学依据,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对 SLE 的诊断产生困难。因此,对于 SLE 的诊断标准,直到现在为  相似文献   
17.
饮食疗法易于为病人接受,临床治疗50例病人疗效显著,是今后开展高血压病的一级预防简便而重要的措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生菜(Lactucatival var.romanahort)属于显花植物门,菊科,莴苣属。生菜叶茎是人类常吃蔬菜,也是很早的中药。根据动物实验结果证实生菜具有持久的明显降低血压的作用。为此在临床上观察了生菜治疗高血压病的近期疗效,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一、药理实验初步研究 (一)生菜等的药物研究: 1、药物制备:生菜等注射液。利用水醇法制成100%注射液。 2、对麻醉家兔血压实验,方法是用3—4.5公斤家兔,雌雄兼用,以20%鸟拉坦溶液做静脉麻醉(1克/公斤体重),用水银检压计测量颈动脉血压。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下称甲亢)的患者有多系统临床表现,指甲变化亦属其一,然国内外教科书及文献材料提及较少,更未见详尽描述。陈氏将指甲远端与甲床分隔称之谓裂甲症,Volpe将指甲破折变化称Plummer指,但亦未见有关甲亢患者指甲变化的进一步研究,以引起临床应有重视。指甲变化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中,如高原性反甲,贫血,营养不良等,但发现甲亢患者指甲变化与上述疾病不一致,主要表现为指甲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院收治老年糖尿病52例进行分析与讨论。本组病例占同时期内科住院老年病例总体的3.3%,占同时期患糖尿病的32.9%,发病年令60—69岁最多,男女之比为2.5:1,平均病程4.4年。其特点首先是临床症状轻微和隐匿,来院以典型“三多一少”为主诉者占36.5%,以其它系统疾病症状为主诉者占63.5%,易被忽视,延误诊断与治疗。其次为并发症多,平均每例为3.3种疾病。并发疾病依次为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冠心病、周围神经病变、各种感染,酮症酸中毒和视网膜病变等。第三是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病程较长,病情较轻,并发症较少,而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则病情较重,并发症多,预后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