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7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异叶青兰对高原实验家兔红细胞作用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及形态计量学方法,对从平原移居到高原(海拔3900米)的实验家兔外周血红细胞进行了研究。实验分为平原组,高原给药组,高原对照组。结果发现:高原给药组家兔红细胞的直径和体积均小于高原对照组,显示极显著住意义,(P<0.01)。高原给药组的红细胞体积与高原对照组相比,平均减少8.4%左右。高原给药组红细胞直径(Y)与高原对照组红细胞直径(X)呈正相关,r=0.58,P<0.05。另外高原给药组红细胞直径(Y)与红细胞计数(x)也呈正相关,r=0.67,P<0.05。结果提示异叶青兰不仅可降低由缺氧所引起的红细胞体积增大,而且可降低红细胞的数量,从而降低血液的粘滞性,改善血循环。  相似文献   
52.
作者于1990年—1992年应用自制的甲氰咪呱膜剂对30例复发性口疮患者进行局部贴敷治疗,并与冰硼散进行了疗效对照,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作者应用大鼠、兔、猪及人的脾细胞制备白细胞间介素2,并通过离心、硫酸铵沉淀、透析和柱层析等方法进行部分纯化,该制品对WKA大鼠胸腺细胞和C_(57)BL/6小鼠的脾细胞的刺激反应证实它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 10例单纯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和 2例胃大部切除 +脾切除术后食管癌采用两种不同术式。结果 两种术式均取得成功 ,无吻合口瘘及切缘癌残留发生。结论 残胃与脾胰体尾联合移入胸腔与食管吻合治疗单纯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是一种可靠、实用的手术方法 ;以回结肠动脉为供血管 ,末段回肠 +右半结肠代食管术 ,治疗胃大部切除 +脾切除术后食管癌有其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55.
本文应用西宁出生(海拨2 260米)大耳白兔,移居高原(海拨3 700米)及应用抗缺氧药物后,研究了家兔睾丸曲细精管的超微结构。电镜观察发现家兔移居高原后,睾丸曲细精管变化最显著的是,精子细胞顶体帽不规则扩大,顶体颗粒移位内陷,顶体下间隙局部扩大。滑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呈网状或空泡状。应用抗缺氧药物——异叶青兰后,家兔睾丸曲细精管的精子细胞变化还较轻。本文对上述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微球对AD模型鼠基底前脑ChAT阳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双乳化技术制备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切断SD大鼠左侧穹隆海马伞,基底前脑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微球;4周后,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基底前脑ChAT阳性神经元变化。结果损伤组损伤侧的MS和VDB的ChAT阳性神经元大量减少,分别减少61.9%和51.4%;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微球治疗组损伤侧的ChAT阳性神经元得到明显的保护,MS和VDB细胞数分别下降20.60%和20.9%,明显高于损伤组损伤侧的ChAT阳性神经元存活数。结论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微球能够成功地将神经生长因子运载到脑内,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移植对AD模型鼠基底前脑ChAT阳性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7.
神经干细胞在老年性痴呆模型鼠基底前脑内的成活和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入老年性痴呆模型鼠基底前脑的成活和迁移情况,本研究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加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FGF-2)刺激生长,在体外进行神经干细胞的克隆培养,用5-溴-2-脱氧尿苷(BrdU)标记,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研究神经干细胞的增殖特性和多向分化潜能,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在老年性痴呆模型鼠基底前脑的成活和迁移。结果显示:克隆细胞球呈nestin和BrdU阳性反应。免疫荧光双标检测,贴壁的细胞为BrdU+GFAP阳性反应或者BrdU+NF阳性反应。移植后3周、4周,移植的针道附近以及整个基底前脑散在有许多BrdU+NF和BrdU+GFAP免疫荧光双标细胞。本研究结果提示,基底前脑神经干细胞能够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基底前脑神经干细胞移植后能够在老年性痴呆模型鼠基底前脑内存活和迁移,可以与脑组织整合,并且能够分化成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58.
食管贲门肿瘤32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立杰  李晓滨  孙林 《右江医学》2002,30(4):296-297
目的 :总结食管贲门肿瘤 3 2例外科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 :根据肿瘤的部位、长度、范围、有无转移及病人全身情况 ,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 :手术时间 2 .5~ 8小时 ,3 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制定合理手术方案 ,术中尽量根治切除 ,术后配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可为揭示神经系统的发生、发育过程提供可靠依据。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在体外刺激新生鼠基底前脑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情况,及其各自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元的能力。 方法:实验于2005-12/2006-07在广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完成。①动物:清洁级新生24 h内的SD大鼠30只,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新生鼠在无菌条件下取脑,分离出基底前脑,胰蛋白酶消化,离心过滤制备单细胞悬液,接种于含B27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瓶中,每瓶40~60万个细胞,加入终浓度均为10μg/L的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刺激生长,在体外进行神经干细胞的克隆培养,传代培养过程中加入终浓度为6 mg/L BrdU用于标记神经球,设立3组,各自加入体积分数为0.1的小牛血清、终浓度均为10μg/L的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对培养得到的神经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③实验评估: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干细胞巢蛋白抗原的表达,并用BrdU标记和免疫荧光证实其增殖能力。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不同诱导条件下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能力。 结果:①细胞形态观察:从新生鼠基底前脑成功分离出神经干细胞,原代培养呈透亮的圆球形,2~3 d后细胞数目明显减少,部分细胞开始分裂。1周左右培养瓶中出现许多由数十到数百个细胞组成的悬浮生长的细胞球,球中的细胞形态规则,边界清楚,折光性较强,胞浆颜色较深,核/浆比较大。该细胞具有连续增殖能力,可以传代培养。②巢蛋白抗原的表达:传代神经球中的细胞均呈巢蛋白抗原阳性。③BrdU标记检测:克隆球中的细胞均为BrdU阳性,表明克隆球是由不断分裂增殖的细胞组成。④诱导分化结果:在体积分数为0.1小牛血清、终浓度均为10μg/L的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诱导条件下,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分别为20%,22%,40%。 结论:①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在体外能够刺激新生鼠基底前脑神经干细胞连续增殖,且具有胚胎源性。②以血清作为对照,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能力强于表皮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60.
LAK细胞的抗肿瘤抗转移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绝大多数肿瘤细胞的抗原性是十分微弱的,甚至是难以发现的。因此,以识别特异性抗原为其作用基础的T细胞,在肿瘤免疫上的作用便受到了非难和怀疑。免疫监视学说也做了相应修正。最近人们越来越重视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的作用,特别是天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cells,NK)但NK细胞只对某些白血病细胞,淋巴瘤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