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32篇
  免费   559篇
  国内免费   269篇
医药卫生   10160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278篇
  2019年   308篇
  2018年   302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41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492篇
  2013年   579篇
  2012年   729篇
  2011年   712篇
  2010年   708篇
  2009年   614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488篇
  2006年   406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316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树突状细胞在胆囊癌组织内浸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胆囊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浸润情况的研究,阐述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树突状细胞在胆囊癌组织的浸润程度与年龄、性别和病理组织学类型无关,与病理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树突状细胞在胆囊癌组织的浸润程度与病理分化程度、Nevin分期、肝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存在密切的关系。树突状细胞的定量检测可作为估计胆囊癌预后的标志。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激发型4-1BB单抗(2A)联合凋亡肿瘤细胞负载的DC(AP-DC)疫苗在小鼠B细胞淋巴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凋亡小鼠B细胞淋巴瘤细胞A20负载的DC用来制备AP-DC.A20荷瘤小鼠分别被注射AP-DC、2A单抗或二者联合.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小鼠生存期.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治疗后荷瘤鼠脾脏T细胞的表型和胞浆内细胞因子;3H-TdR掺入试验检测T细胞体外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荷瘤鼠血清和脾脏T细胞培养上清中IL-2、IFN-γ和IL-10含量.结果:应用激发型4-1BB单抗2A或AP-DC疫苗对荷瘤小鼠开展免疫治疗,可抑制肿瘤生长,延长荷瘤鼠生存期,获得12.5%或25%的肿瘤完全缓解率.但二者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更好,可获得62.5%的肿瘤完全缓解率,并且荷瘤鼠可长期生存.联合治疗后荷瘤鼠脾脏T细胞体外增殖更为显著,CD4^+IFN-γ^+细胞的比例也明显增加.IL-2和IFN-γ的分泌水平在联合治疗荷瘤鼠的血清和脾脏T细胞的培养上清中升高更明显,而IL-10的分泌则降低.结论:激发型4-1BB单抗和AP-D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3.
本文报道了一种实体组织用于DesoxyribonucleicAcid(DNA)分析的Flowcy tometry(FCM) )样品保存新方法 ,即新鲜组织块乙醇直接固定法。所用样品为头颈部肿瘤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 3 0例 ,每例标本重约 0 5~ 1 g ,均等分为两份 ,1份置 70 %乙醇直接固定 ,室温放置 ,待两年后FCM检测。另一份置生理盐水中立即行流式细胞术DNA分析。两组样品经机械法制成单细胞悬液 ,PI染色后上机检测。结果显示 :从两组样品的DNA直方图分析 ,CV(coefficiencyofvariation)值、GO/G1、S及G2 /M各期比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我们认为在样品收集短期内难以完成 ,需积累保存 ,或需保存半年以上者 ,且不具备低温冷冻设备的条件下 ,新鲜组织块乙醇直接固定法是优于将组织块先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再行乙醇固定的流式细胞术DNA样品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94.
c-erbB-2、VEGF和组织蛋白酶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组织蛋白酶D(Cath-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102例胃癌手术标本中c-erbB-2、VEGF及Cath-D的表达,同时观察了网状纤维分布与c-erbB-2、Cath-D之间的关系,并将检测结果与跟踪随访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102例胃癌组织中c-erbB-2表达阳性率为38.24%(39/102),与胃癌浸润深度(P<0.05)、淋巴结转移(P<0.05)密切相关;VEGF表达阳性率为50%(51/102),与胃癌浸润深度(P<0.01)、生长方式(P<0.01)、淋巴结转移(P<0.01)密切相关;Cath-D表达阳性率为81.37%(83/102),与胃癌浸润深度(P<0.05)、生长方式(P<0.05)、淋巴结转移(P<0.05)及脉管内有无癌栓(P<0.05)有关。对生存期分析显示:Cath-D、VEGF、c-erbB-2阳性患者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结论:c-erbB-2、VEGF及Cath-D与胃癌的生长、浸润、转移、预后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应用简易X线定位方法对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普通钼靶乳腺机上应用简易X线定位法,对31例乳腺隐匿性可疑病变进行病灶切除术前定位。结果30例一次定位成功,1例二次定位成功,定位满意度96.8%,病灶切除率为100%。结论简易X线定位方法可以指导临床准确切除病灶,并且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创伤性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人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在体内、外拟态血管的形成能力;探讨angiopoietin-2(Ang2)和laminin5γ2(LN-5γ2)在肿瘤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三维培养技术、抗体阻断技术等观察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细胞株RD细胞及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株B16细胞在体外培养时拟态血管的形成能力并检测CD31、Ang2及LN-5γ2在VM形成过程中的表达改变。收集13例人横纹肌肉瘤石蜡包埋组织连续切片,观察拟态血管的存在,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31、Ang2与LN-5γ2的表达。结果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细胞RD三维培养后能够降解基质,形成空腔、裂隙样结构,在此过程中,LN-5怛逐渐开始表达,而Ang2与CD31的表达出现不均衡增强,在血管腔样结构的管壁上Ang2、CD31与LN-512均表达阳性。应用anti—Ang2及anti—LN-5γ2均能够抑制瘤细胞网环样结构的形成;anti—Ang2能降低LN-5γ2的表达强度。13例横纹肌肉瘤中VM形成率达69.2%。结论人横纹肌肉瘤在体内外都能够形成拟态血管。Ang2可能通过上调LN-5γ2的表达促进瘤细胞拟态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97.
本文引入了医学信息的虚拟存储新理念,用以解决海量医学数据的存储难题,并提出了在上海广电集团所建立的上海远程医学网络平台上的具体设计方案,包括建立虚拟映射,数据访问中数据传输技术的研究以及存储管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 患者中肿瘤坏死因子基因(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β)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相关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69例AR及103例正常对照者的TNF基因进行扩增,以cfoI进行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结果①AR患者TNFβ1*/1*频率占8.7%,低于正常对照组的25.2%,(p<0.05),其余各型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②AR病人中TNFβ等位基因1*的频率占36.9%,2*的频率占63.1%,与正常对照组的1*为48.1%、2*为51.9%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提示TNFβ等位基因1*与AR的发病呈负关联,2*与AR的发病呈正关联.  相似文献   
99.
目的评价转Cry1Ab-ma基因玉米和亲本玉米的蛋白质功效比。方法 6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酪蛋白对照组、亲本玉米组和转基因玉米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酪蛋白对照组酪蛋白添加量占饲料的10%,亲本玉米组和转基因玉米组饲料按照玉米最大掺入的原则掺入后蛋白质含量仍不够10%时,以酪蛋白补充。大鼠自由饮食饮水,喂养28天。每周记录各组摄食量及体重,试验末期采血测定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称重计算脏器体重比,并计算蛋白质功效比及校正蛋白质功效比。结果各组动物的体重均呈增长趋势,体重增长正常,末期的血液学和血生化指标中个别指标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但并无生物学意义。各主要脏器系数也均未发现有生物学意义的改变。转基因玉米、亲本玉米和酪蛋白的蛋白质功效比分别为2.01±0.22、1.77±0.30和3.64±0.48。转基因玉米和亲本玉米的校正蛋白质功效比分别为1.38和1.22。结论该批次转Cry1Ab-ma基因玉米的蛋白质功效比优于亲本玉米,劣于酪蛋白。  相似文献   
100.
摘 要目的:观察输尿管上段结石予以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收治的 98 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选取 49 例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NCL)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 选取采用输尿管软镜下碎石取石术(URL)治疗的 49 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术后 12 h 以内疼 痛程度、术后 24 h 血清学指标水平,统计两组患者结石清除效果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 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 6 h、12 h 的视觉模拟评 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内毒素、降钙素原(PCT)、 C 反应蛋白(CRP)、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一期结石清除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 3.485,P <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 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一次结石清除效果更为 理想,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