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了解2017年云南省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A)基因分子特征。方法 对2017年云南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21 672份标本使用real - time RT - 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使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素凝集试验及抑制试验进行病毒抗原性分析。选取12株抗原性变异较大的甲型H1N1流感毒株进行基因测序,使用MEGA软件分析其HA基因特征。结果 2017年共检出流感核酸阳性标本2 372份,分离出流感毒株1 180株,全年共有2个流行高峰,H3亚型和甲型H1N1亚型交替成为优势株,BY亚型和BV亚型共同流行。毒株分离高峰与ILI%高峰基本一致。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无明显变异,疫苗株仍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继续加强监测力度,提高监测敏感性并做到及时预警,控制流感流行风险。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分析云南省流感病原体的监测结果,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4-2017年云南省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及病毒分离鉴定结果信息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14-2017年云南省ILI%呈逐渐下降趋势。2014-2017年全省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86080份,共分离得到流感毒株4356株,阳性率为5.06%,由高至低依次为季H3(1343株,1.56%),By(1068株,1.24%),新甲H1(993株,1.15%),Bv(929株,1.08%),季H1(21株,0.02%),H7(1株,0.0012%),H9(1株,0.0012%)。云南省的流感以春冬季高峰明显,偶有夏季小高峰出现。不同年龄组的流感病毒阳性率不同,具有统计学差异(x2=117.45,P<0.01),其中5~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6.40%)。文山地区分离的流感毒株的阳性率在各地州(市)中是最高的,占10.94%。结论 2014-2017年云南省流感活动强度逐渐降低,不同亚型流感病毒交替流行,各年龄人群和各地区间流行强度、优势毒株不同。  相似文献   
83.
恒牙列早期Ⅲ类骨性错颌拔牙与否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恒牙列早期Ⅲ类骨性错颌拔牙与否的疗效差别.方法 选择32例骨性早期恒牙列Ⅲ类错颌病例,其中非拔牙组17例,年龄(13.8±1.2)岁(11.9~15.3岁),平均ANB角为-2.5°,拔牙组15例,年龄(14.2±1.5)岁(12.1~15.5岁),平均ANB角为-2.2°.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比较治疗前后骨骼与面部软组织的改变,探讨拔牙与否的矫治方法对错颌畸形面部改善的疗效差别.结果 两组Ⅲ类侧貌软组织面中份的凹陷畸形由于矫治改建和颌骨的生长均得到改善.非拔牙组的骨骼改变以上颌骨后段的垂直生长为主,上切牙轴唇向倾斜,上腭平面和(牙合)平面伴有显著反时针旋转,但面部骨骼的后前面高比例保持不变.拔牙组的骨骼改变以下颌骨顺时针旋转和下切牙轴舌向倾斜改变为主,面部骨骼的后前面高比增加,上颌骨前后段的垂直生长基本一致,上腭平面和(牙合)平面未发生旋转改变.结论 非拔牙和拔牙治疗均可改善Ⅲ类错颌的面部凹陷畸形;非拔牙矫治主要以上颌骨和上颌切牙轴的改变为主,拔牙治疗则更多通过下颌骨和下切牙轴的变化而产生疗效.  相似文献   
84.
李多  董英  杨忠程  包旭佳 《西部医学》2007,19(4):609-610
中医骨伤内治法是通过内服药使局部与整体得以兼治的一种方法。四川省名老中医董顺坤通过60年的骨科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骨伤临床内治中,重视整体观念,强调辩证施治,提倡因人因地因时制宜,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疾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重视保护脾胃功能,以“治伤不伤中”为上;在临证用药中善用药对及引经药,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5.
李多  董英  罗强  杨忠程 《西部医学》2007,19(2):237-238
董顺坤是四川省名老中医,从事中医骨伤临床工作近60年,在中医治疗骨伤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用推拿八法与点穴八法治疗筋伤更具特色。其特点是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稳而有力,柔而灵活;因人而异,辨证施法;遵循程序,防止意外。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研究唾液对托槽-弓丝-结扎丝结构摩擦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3种槽沟为0.56 mm×0.71 mm的不锈钢方丝弓托槽,与2种不锈钢丝(0.45 mm圆丝,0.43 mm×0.64 mm方丝)及2种结扎力(150 g和300 g)组合,每种托槽-弓丝-结扎组合分别在干燥和唾液环境中进行摩擦力实验,记录托槽与弓丝间滑动时的摩擦力.结果 各托槽-弓丝-结扎组合在唾液环境中的摩擦力较在干燥环境中大(P<0.05).结论 在150 g和300 g结扎力下, 唾液增大了托槽-弓丝-结扎丝结构的摩擦力.  相似文献   
87.
老年结核性脑膜炎合并低钠血症误诊1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性脑膜炎不典型病例有增多的趋势 ,误诊率达 1 3.4%~ 49.6% [1 ] 。但早期并发低钠血症的老年结核性脑膜炎则较少见 ,现报道 1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1 病例报告女 ,70岁。因胸痛、心悸 1 0 a,发热、头痛 3d于 2 0 0 2 - 0 5- 0 8入院。 1 0 a前因胸痛、心悸诊断为冠心病。 3d前出现发热、咳嗽、头痛、纳差及疲乏无力 ,自服感冒药无缓解。查体 :t38.5℃ ,BP1 4 0 / 80 mm Hg,神清 ,颈阻 (- ) ,双下肺少量湿罗音 ,神经系统无异常。实验检查 :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正常 ;电解质 :Na 1 35.6mmol/ L,K 3 .6mmol/ L,Cl-97.7mmol/ L;…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98例AE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予以抗感染等基础治疗,纤支镜组50例: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及经纤支镜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后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48例:喉镜直视下经口气管插管、常规负压吸痰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1次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插管时间、痰培养阳性率、呼吸衰竭纠正时间、肺部感染控制窗(PIC)出现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鼻窦炎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纤支镜组1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插管并发症和平均插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鼻窦炎发生,两组其他观察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及经纤支镜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在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治疗中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
目的对从2014年西非埃博拉暴发地区感染者分离的4个埃博拉病毒株基因组包膜糖蛋白编码基因进行密码子偏爱性分析,为埃博拉病毒包膜蛋白基因表达中宿主系统选择和密码子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Gene Bank搜索近期公布的分离自西非地区的4个埃博拉病毒株全基因组序列,获得编码包膜糖蛋白GP1和GP2的基因序列及蛋白编码序列。采用EMBOSS在线预测埃博拉病毒包膜糖蛋白的密码子偏爱性,并通过与Codon Usage Database中大肠杆菌、酵母及人的密码子使用频率进行比较,筛选最适埃博拉病毒GP蛋白体外表达的宿主物种,并提供相应密码子优化方案。结果埃博拉病毒基因组、GP1和GP2的Nc值均在57左右,CAI值均在0.7左右,表明其密码子偏爱性较均一,且基因的表达水平相对较高;编码GP1蛋白F、H、M、N、W等氨基酸和GP2蛋白D、K、N、Q、Y等氨基酸中不同密码子使用频率有较大差异;GP1和GP2蛋白密码子偏爱性有共同之处也存在明显差异。计算σGP/E.coli、σGP/Yeast、σGP/Human的比值,结果显示GP1中>2.0或<0.5的数量分别为24、20和19个;GP2中的数量分别为26、30和19,表明埃博拉病毒GP1和GP2蛋白与人的密码子使用频率较为接近。结论以密码子偏爱性分析作为辅助手段,分析出此次流行于西非的埃博拉病毒包膜糖蛋白的密码子偏爱性及最适表达物种及密码子优化方案,为体外表达GP1和GP2蛋白,从而研发埃博拉病毒检测试剂、亚单位疫苗及基因工程抗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目的比较常规心电图(ECG)、电话传输远程心电图(TTM)及动态心电图(DCG)在不同导联上各波段振幅的差异,判断TTM、DCG与ECG之间的符合程度。方法50例受检者均采用平卧位接受ECG、TrM及DCG监测,记录并测量Ⅱ、V1、V5导联中所有波段振幅,分析三者间的差异。结果DCGⅡ导联R、T波(P〈0.01,P〈0,05),V5导联P波(P〈0.01)振幅大于ECG;TTMⅡ导联P、R、S、ST、T波段(P〈0.01,P〈0.01,P〈0.05,P〈0.05,P〈0.01)以及V1、V5导联P波(P〈0.05,P〈0.01)的振幅均大于ECG。结论TTM、DCG肢体导联振幅较大,胸导联测量结果与ECG的符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