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4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钙化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为临床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5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350例和验证组150例,统计颈动脉钙化发生情况。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颈动脉钙化影响因素,构建颈动脉钙化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分析列线图预测模型区分度、准确度。绘制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价预测模型有效性。 [结果]建模组中,与无颈动脉钙化者相比,颈动脉钙化发生者年龄增高17.87%,吸烟史比例增高32.69%,空腹血糖水平增高22.47%,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高0.6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增高17.84%,尿酸水平增高22.4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增高40.31%,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降低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验证组中,与无颈动脉钙化者相比,颈动脉钙化发生者年龄增高17.23%,吸烟史比例增高33.39%,空腹血糖水平增高22.37%,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高0.75%,LDLC水平增高17.96%,尿酸水平增高24.44%,hs-CRP水平增高30.81%,eGFR水平降低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组、验证组中以上述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颈动脉钙化的AUC分别为0.953、0.972,且具有准确性及临床效用性。 [结论]年龄增加、有吸烟史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LDLC、尿酸、hs-CRP水平升高均为颈动脉钙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eGFR水平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基于上述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颈动脉钙化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22.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中神经损伤标记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266例ACI合并MS患者,其中男性156例,女性110例,根据患者发病至接受溶栓治疗时间,将患者分成3 h组(发病至接受溶栓时间为3 h内,n=146)和3~4.5 h组(发病至接受溶栓时间为3~4.5 h,n=120)。观察并分析各组患者颅内出血发生率、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疗效、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等参数。结果 治疗后颅内出血发生率3 h组(1.37%)低于3~4.5 h组(10.00%)(χ2=9.838,P=0.002);3 h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15%)高于3~4.5 h组(81.67%)(χ<...  相似文献   
423.
目的 探讨心包疾病的病因分类、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将45例心包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颐性分析。结果 45例中误诊2例,其中1例死亡。结论 心包积液为常见的临床征象,心包填塞可引起较严重的血液动力学障碍,严重者可致死。  相似文献   
424.
目的 总结在急性颈髓损伤患者行减压固定手术中、术后应用椎管内压力(ISP)监测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19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均行颈椎椎板减压,硬脊膜减张缝合,钉棒系统固定。硬脊膜切开前,先穿刺置入压力探头测压。硬脊膜切开后,穿刺并将压力探头置入髓外硬膜下脊髓肿胀部位测压。减张缝合硬脊膜,留置压力探头,切口旁皮肤穿出并固定,术后连续监测。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硬脊膜切开前,压力探头测得压力值分别是13、15 mmHg;切开硬脊膜后,脊髓肿胀部位压力探头测压值分别是8、9 mmHg;术后连续监测,压力波动在13~22 mmHg之间。术后腰穿测压力为150 mmH2O,同时脊髓压力监测数值为26 mmHg(300 mmH2O)。结论 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硬脊膜切开可有效减轻ISP压力,术后连续监测ISP,可以监测脊髓灌注压,指导透水药物的应用,同时受伤颈髓局部压力高于椎管内整体压力。  相似文献   
425.
 目的 评价 Labrasol 作用下对紫杉醇经小肠吸收的影响。 方法 0.5 mg 紫杉醇和 0.5 mg Labrasol 装入明胶胶囊中,并以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 ( HPMCP) 包裹胶囊,观察胶囊的体外释药性能。在乙醚麻醉下通过聚乙烯管给大鼠 口服 5 粒胶囊,对照组 口服 同剂量的不含 Labrasol 的胶囊。于给定的时间间隔取血,用 HPLC 测定大鼠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另同法制备含 0.1 mg 荧光素钠和 0.5 mg Labrasol 明胶胶囊和不含 Labrasol 的荧光素钠明胶胶囊,分别给大鼠 口服 <> 5 粒胶囊。用 HPLC 测定血药浓度。用 WinNolin 软件计算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 结果 制备的肠溶性紫杉醇胶囊在人工胃液中 2 h 无药物释放,而在人工肠液中 4 h 内累积释药量几乎达到 100% 。大鼠 口服 肠溶性紫杉醇明胶胶囊时,大鼠血浆浓度 - 时间曲线下面积( AUC )为( 582.43±181.99 ) μg·h·L-1 ,而在 Labrasol 作用下, AUC 增加到( 1 379.43±487.29 ) μg·h·L-1 ,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表明在 Labrasol 的作用下,将有更多的紫杉醇吸收到血液中。但同剂量的 Labrasol 对荧光素钠的吸收没有促进作用。 结论 Labrasol 可能通过抑制小肠黏膜的 P- 糖蛋白而促进紫杉醇经小肠的吸收。  相似文献   
426.
目的 研究女性黄褐斑患者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Toll样受体2(TLR2)水平与皮损程度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鹤壁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9例女性黄褐斑患者,按照不同皮损程度将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比较治疗前、治疗5个月后黄褐斑患者抗氧化物质(GSH-PX、SOD)、TLR2水平,比较不同皮损程度黄褐斑患者TLR2、抗氧化物质水平,分析其相关性,比较不同疗效抗氧化物质、TLR2水平并分析其与疗效相关性。结果 109例黄褐斑患者治疗5个月后抗氧化物质GSH-PX、SOD水平高于治疗前,TLR2水平低于治疗前(P <0.05); 109例黄褐斑患者轻度43例,中度37例,重度29例;随病情加重,TLR2水平呈上升趋势,GSH-PX、SOD水平呈下降趋势(P <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治疗前皮损程度与TLR2水平呈正相关,与SOD、GSH-PX水平呈负相关(P <0.05);治疗5个月后,显效49例,有效39例,无效21例;随着疗效增强,GSH-PX、SOD水平逐渐升高,TL...  相似文献   
427.
目的观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对诊断冠心病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00例老年胸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依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将72例确诊冠心病患者分为单、多支病变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28例检查结果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血清hsCRP水平。结果 SAP组与对照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组hsCRP水平与单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是老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预测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428.
正据李国锋2018年4月2日(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18.DOI:10.1109/TBME.2018.2821201)报道,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郑海荣团队研制出头戴式超声刺激器。在超声神经调控领域迈进一步,为开展脑神经调控和视网膜神经调控等研究提供新工具。该研究人员对自由活动小鼠的超声神经调控开展研究。针对超声神经调控技术在清醒啮齿类实验动物上的应用需求,研制了  相似文献   
429.
随着近年医学技术不断进步,感染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都取得了一定进展。感染性胸腔积液已经成为威胁健康的重要疾病。感染性胸腔积液的病理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渗出期、纤维蛋白渗出和脓肿形成期以及肌化期。由于胸腔感染和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不同,分析感染性胸腔积液的细菌和生化特征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大多数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而对于一些患者,可能会演变为复杂的肺炎旁胸腔积液或脓胸。抗生素治疗和充分引流是治疗基础,胸腔内注射、内科胸腔镜、外科手术也为不同类型患者治疗提供保障。对于不同类型感染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特点,研究预后以及早期评估和分层管理是未来的关键。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了简要综述,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30.
目的 探讨微小RNA-194-5p(miR-194-5p)与泛素连接酶cullin4A(CUL4A)在肺结核病人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职业病防治院结核病病人为研究对象,确诊为肺结核病人50例作为肺结核组,潜伏结核感染病人50例作为潜伏结核感染组,同期该院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194-5p、CUL4A mRNA、鸟苷酸结合蛋白5(GBP5)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可溶性Tim-3(sTim-3)、可溶性Gal-9(sGal-9)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肺结核病人miR-194-5p、CUL4A表达量与GBP5、sTim-3、sGal-9的相关性.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人巨噬细胞系U937,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Wnt/β-连环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细胞因子(TCF)、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β)、β-catenin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潜伏结核感染组与肺结核组病人血清miR-194-5p、GBP5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其中miR-194-5p:(1.01±0.23)比(2.32±0.53)比(3.35±0.20),sTim-3、sGal-9水平升高(P<0.05),CUL4A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1.03±0.11)比(0.73±0.12)比(0.41±0.15),P<0.05],潜伏结核感染组与肺结核组各指标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94-5p与CUL4A呈负相关(r=-0.421,P<0.001),miR-194-5p与GBP5、sTim-3、sGal-9呈正相关(P<0.05);Mtb感染细胞后,IL-6、TNF-α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TCF、GSK-3β、β-catenin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 miR-194-5p在肺结核病人中表达上调,CUL4A表达下调,二者可能参与肺结核发生及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