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模拟载人飞船中微重力和噪声环境下大鼠耳蜗毛细胞的形态学特点,探讨耳蜗三回(底回、中回和顶回)毛细胞的不同变化。方法: 选取32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失重组、噪声组和失重+噪声组4组,每组8只。失重组以持续尾吊法模拟微重力,噪声组以持续2周的(72±2) dB SPL的稳态噪声及之后的3次高达160 dB SPL的脉冲噪声模拟飞船内复合噪声环境,失重+噪声组同时给予模拟微重力和噪声环境,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常规饲养2周。暴露后检测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阈值,处死大鼠即刻取耳蜗基底膜行免疫荧光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观察。 结果: 给予模拟环境暴露后,各组大鼠ABR阈值升高,各实验组大鼠暴露前后ABR阈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失重组底回以内毛细胞缺失为主,中回可见毛细胞肿胀,顶回毛细胞杂乱不清。噪声组底回以外毛细胞缺失为主,多见于最外层毛细胞,中回毛细胞肿胀,顶回杂乱并有毛细胞的缺失。失重+噪声组底回核缺失较明显,主要存在最外层毛细胞,内毛细胞也存在较多缺失。中回和顶回缺失发生在最内层外毛细胞。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失重组底回纤毛大片倒伏,偶有缺失,顶回和中回毛细胞纤毛无明显异常。噪声组底回纤毛大片倒伏伴缺失,顶回和中回均有缺失,其中顶回最为严重。失重+噪声组底回纤毛大片融合伴缺失,中回纤毛融合、倒伏并缺失,顶回内外毛细胞纤毛大量缺失。4组的损伤程度:失重+噪声组>噪声组>失重组>空白组;三回毛细胞损伤程度:底回>中回>顶回。 结论: 模拟载人飞船内微重力和噪声环境中暴露2周可致大鼠耳蜗形态学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尤以失重+噪声组变化最明显,三回毛细胞中以底回最重,顶回最轻。  相似文献   
92.
目的:了解高强度低频噪声(下称:低频强声)暴露对巴马香猪耳蜗凋亡因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同时观察耳蜗毛细胞死亡情况。方法将8只巴马香猪随机分为对照组2只及实验组6只;所有动物均于实验前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然后将实验组随机分为噪声暴露后即刻组、36 h组及84 h组,每组各2只,分别暴露于50 Hz、142 dB SPL的噪声中5 min ,于噪声暴露后相应时间点行ABR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DA PI标记细胞核两种方法观察耳蜗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同时通过细胞计数方法计算毛细胞缺失率判定细胞死亡情况。对照组不给予噪声暴露,其他条件与实验组相同。结果噪声暴露前8只巴马香猪的ABR平均阈值为61.25±10.72 dB nHL ;低频强声暴露后实验组中的即刻组、36 h组和84 h组的动物双耳ABR均未引出;实验各组动物耳蜗各部位均可见caspase-3阳性表达,且随着暴露后时间延长,caspase-3阳性表达逐渐减弱;噪声暴露后即刻组、36 h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耳蜗三排外毛细胞排列及层次明显错乱;噪声暴露后84 h组耳蜗三排外毛细胞消失,仅可见一层内毛细胞;正常对照组及噪声暴露后即刻组、36 h组、48 h组耳蜗外毛细胞缺失率分别为0%、0%、14.06%、100%。结论低频强声暴露使巴马香猪听性脑干反应阈值较暴露前明显提高,随暴露后时间延长,耳蜗组织中caspase-3阳性表达减弱,毛细胞死亡数量明显增加,螺旋神经节区域也出现了细胞凋亡现象。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联合胎盘三维能量多普勒指数(3D-PDI)对子痫前期(P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就诊且有PE高危因素的孕妇120例,随访至分娩后1周。于孕14~20周常规产检时检测血清PLGF和sFlt-1水平,并计算PLGF/sFlt-1比值,同时超声检测胎盘3D-PDI,包括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根据孕20周后是否发生PE,分为PE组(55例)和对照组(65例),根据病情轻重将PE组进一步分为非重度PE组(35例)和重度PE组(20例)。比较各组PLGF/sFlt-1及3D-PDI,并分析PLGF、sFlt-1与3D-PDI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或联合预测PE的价值。结果 2组孕妇年龄、检测孕周、妊娠高血压史及生育史等均无差异(P> 0.05)。PE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 h尿蛋白水平、早产率、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入住率及孕前体质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 <0.05),...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测量的肝脏弹性模量值(EI)及四种常用纤维化评分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一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Forns指数、S指数、FIB-4]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明显纤维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SWE技术对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我院120例经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证实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测量其肝脏EI,同时抽血检测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计算患者的APRI、Forns指数、S指数和FIB-4。根据患者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将其纤维化程度分为S0-S4,若≥S2者定义肝脏有明显纤维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肝脏弹性模量值、四种纤维化评分指标对肝脏明显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 肝脏EI与肝纤维化程度分级有较好的相关性(r=0.776,P<0.05)。肝脏EI与四种纤维化评分指标诊断肝脏明显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68、0.72、0.74、0.72。结论 肝脏EI可以作为一种无创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的指标,其数值与纤维化评分指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评估肝脏纤维化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四种纤维化评分指标高,能够对肝脏纤维化程度进行定性评估,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
外鼻肿瘤在临床少见.自1990年至2000年,我院共收治外鼻肿瘤11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例中男5例,女6例,年龄4~71岁,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部分病例行免疫组化检查.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外鼻逐渐增大的肿物向鼻内生长,堵塞鼻腔,影响通气;表面溃破可致感染、流脓、出血.病史从6个月~21年不等,其中病史在1年以内者2例,1~5年者6例,5~10年者2例,10年以上者1例.1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切除病变,直接缝合,1期愈合8例;切除病变,并经皮瓣转移修复达到1期愈合者3例,手术后行放射治疗者2例.  相似文献   
96.
颅内多发皮样囊肿CT及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皮样囊肿甚为少见,约为颅内肿瘤的0.2%,颅内多发皮样囊肿更为罕见。我们遇到两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1例为单发,另1例为多发,为提高本病在CT、MRI表现的认识,现报告并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探讨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超声诊断学本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2015级医学影像专业实习学生36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人,实验组采用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实习成绩、临床能力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基础理论成绩及上机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平时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各项临床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临床能力、综合成绩及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检测HPV-58 L2 11~200 AA肽在动物体内对HPV的保护效果,并分析疫苗诱导的抗体滴度或中和抗体滴度与疫苗保护作用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HPV-58L2 11~200 AA肽,纯化目的 蛋白并与铝佐剂吸附后免疫小鼠,利用小鼠HPV-58假病毒感染模型检测不同剂量的免疫原对小鼠的保护作用.通过ELISA和假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方法 检测免疫血清中的总抗体水平和中和抗体水平,分析具有保护作用的抗体或中和抗体滴度.结果 当蛋白免疫剂量为8μg时,能够完全保护小鼠不受HPV假病毒的感染.小鼠免疫血清中的中和抗体水平较低,利用已建立的假病毒中和试验方法 检测不到血清中的中和抗体.而利用ELISA检测血清中的总抗体水平结果 显示,免疫血清中的总抗体水平与疫苗的保护效果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当抗体滴度大于等于1:25 000时,小鼠体内检测不到荧光信号,能够保护机体不受假病毒的感染.结论 HPV-58 L2 11~200 AA肽能够保护小鼠不受假病毒的感染,L2 11~200 AA肽具有较好的疫苗发展前景,其引发的总抗体水平可以作为评价保护效果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