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99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ambulatoryperitonea]dialysiS,CAPD)患者的腹膜转运特性与体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及颈动脉(carotid)内膜一中层厚度变异性(intima—mediathicknesSvariability,IMTV)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随访的维持性腹膜透析6个月以上的患者通过PET将患者分为高通透性组(D/P〉0.65)和低通透性组(D/P≤0.65)组。根据PET结果制定PD处方,使每周肌酐清除率CCr〉50L/W·1.73m2,Kt/v≥1.7。同时测定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血压。并予以颈动脉内膜血管彩超检查,测定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variability,IMT)。6个月后,再次测定上述血清指标及行超声检查,血检指标取2次检测结果的平均值,并根据超声检查结果计算6个月前后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的变异性(IMTV),分析不同腹膜转运特性患者体内Hs—CRP水平、Scr、血压、TCH、HDL、IMT、IMTV间的差异性,并分析影响IMTV的因素。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MPD高通透性组患者的Hs—CRP水平、平均动脉压(MAP)、IMTV等明显高于低通透性组(P〈0.05),HDL水平明显低于低通透性组(P〈0.05),而IMT无明显差异(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患者体内IMTV与Hs—CRP水平、MAP、腹膜的通透性(D/P值)等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与SBP、DBP、TCH无关。③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影响IMTV的独立危险因素有Hs—CRP水平、D/P值。结论①高通透性组的微炎症状态重于低通透性组,微炎症状态和腹膜转运特性是影响MPD患者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变异性的主要因素。②控制PD患者尤其是腹膜高转运状态PD患者体内的微炎症水平对降低其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变异性、延缓动脉硬化并减少MPD患者心血管事件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安非他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后继发抑郁患者认知及社会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112例女性精神分裂症后继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6例.A组口服安非他酮缓释片,B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片.对比两组患者疗效、认知功能变化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的PANSS及各维度得分...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radiofrequence Ablation,RFA)肾上腺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6个肾上腺原发性肿瘤及转移瘤在超声引导下应用单极冷循环射频电极行多点扇形立体定位法重叠RFA,治疗结束后15 min行即时超声造影(CEUS)或增强CT(CECT)检查,评价即时疗效,如发现肿瘤灭活不全,可追加治疗.1个月后再行CECT或CEUS检查,评价近期疗效;治疗前后测定血浆水平的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葡萄糖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36个病灶,即时CEUS肿瘤完全灭活31个病灶,肿瘤残留5个病灶,1个月后CECT肿瘤完全灭活32个病灶,肿瘤残留4个病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7,P=0.722);RFA治疗后ACTH,葡萄糖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①疼痛,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有轻微疼痛及消融区域的热胀感,其中19例消融区明显疼痛,使用镇痛剂后疼痛减轻;②心率波动,14例心率减慢,最慢45~55次/min,静脉给予阿托品0.5 mg后,心率回复正常;③血压波动,9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压升高,收缩压21~28 kPa,舒张压13~19 kPa,经静脉注射尼卡地平5 mg后缓解,36例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RFA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老年人血浆D-二聚体增高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及血管内皮系统的角度,分析影响老年人D-二聚体增高的相关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3~11月海军总医院体检或门诊就诊老年人群。符合标准的有132例老年人,年龄60~91岁,男:女=68:64。根据D-二聚体检测结果(D-二聚体参考区间0~232ng/mL)将研究对象分为增高组和正常组。记录临床资料及病史;检测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及血管内皮因子等相关指标。统计学分析:两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偏相关分析变量间关系。结果增高组与正常组比较年龄、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和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1、0.000和0.008),增高级珠以上指标均高于正常组。固定变量年龄,DD水平的对数值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血栓调节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450(P=0.001)、0.301(P=0.025)和0.187(P=0.034),相关关系显著,且密切程度递减,即DD水平的对数值与反映血管内皮受损的指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和血栓调节蛋白)的密切程度强于DD水平的对数值与反映凝血的指标(纤维蛋白原)。结论老年人D-二聚体水平随年龄增高而升高可能与血管内皮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采用大鼠心房纤维化模型,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A)、异丙肾组(B)、异丙肾+阿托伐他汀组(C),并造模给药。8周后处死,Masson染色法测心房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测定及半定量分析心肌组织TGF-β1的分布特征,RT-PCR测心肌组织TGF-β1 mRNA表达情况。结果:C组大鼠心房纤维化程度较B组明显减轻;组织中TGF-β1含量及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C组大鼠较A组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改善大鼠心房纤维化程度,该作用可能与其减少大鼠心肌中TGF-β1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6.
107.
探讨综合瑜伽干预方案对女大学生心肺功能及体质改善的效果,为有效改善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开封大学240名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名),观察组进行规律性瑜伽锻炼,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运动干预.干预前后分别为对2组大学生进行心肺功能、身体形态、身体柔韧性、肌肉力量、心理健康的测试.结果 除脉压差(PP)外,观察组干预后的心率(HR)低于对照组,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0)、肺活量(VC)、肺通气量(VE)、最大通气量(MVV)、第1 s用力呼气量/时间肺活量(FEV1/FEV)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及体脂率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大学生干预后的坐位体前屈及仰卧起坐测量结果均较干预前提高,且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与干预前相比,观察组大学生干预后的躯体化、敏感、抑郁、焦虑评分均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综合瑜伽干预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增加身体柔韧性及肌肉力量,增强心肺功能,同时还对改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基础胰岛素剂量自我调整方案的随访管理效果。方法将84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23例)和观察组(426例)。对照组采用由医生门诊调整胰岛素剂量的常规方案,观察组由糖尿病专科护士依据医生制定的血糖调整方案卡对患者自我调整胰岛素剂量进行全程随访管理。干预12周后比较两组血糖指标、糖尿病知识水平、授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知识水平、授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糖尿病专科护士对患者自我调整基础胰岛素剂量进行全程随访管理在血糖控制方面安全有效,且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授权能力。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甲强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致HSP患儿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1例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41例予以甲强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症状(咳嗽、发热、过敏性紫癜)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CRP、WBC、PCT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RP、血常规、PCT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强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致HSP患儿疗效确切,能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紫癜症状。  相似文献   
110.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针刺对脑卒后抑郁动物模型行为学的影响。方法:检索建库至2020年4月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F)、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数据库中的针刺对脑卒后抑郁动物模型行为学的影响的相关试验。并且提取文献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Cochrane提供的统计软件Review Manage 5.3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7篇文献,样本19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组大鼠糖水消耗量较模型组更高(WMD=11.49,95%CI[6.16,16.81],Z=4.23,P<0.01),针刺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次数更多(WMD=19.93,95%CI[11.26,28.60],Z=4.50,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敞箱实验垂直运动比较(MD=6.79,95%CI[0.75,12.83],Z=2.20,P=0.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能够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动物模型相关行为学指标,但是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及样本数量仍有限,仍需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