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3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铜绿假单胞菌ICU分离株耐药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自我院ICU住院病人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rnonas aoruginosa,Pa)对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原因,我们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了15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TEM、SHV、OXA-10群、PER、VEB、GES、CARB、IMP、VIM、SPM、GIM、DHA、FOX、MOX和oprD2),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基因[aac(3)-Ⅰ、aac(3)-Ⅱ、aac(6′)-Ⅰ、aac(6′)-Ⅱ、ant(3″)-Ⅰ、ant(2″)-Ⅱ,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9名健康对照者和80例AMI患者急性期的血浆BNP浓度,并对AMI患者在住院期及随后平均1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其预后状况。结果AMI患者发作期血浆BNP浓度(1784.40±1593.40n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2.93±32.32ng/L),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随访结果显示,其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组在AMI期间的BNP浓度(2230.81±870.28ng/L)明显高于未发生组(1374.50±1011.42ng/L),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并且BNP浓度越高,再发心血管事件的机率越大,BNP浓度<1 500ng/L,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0%,BNP浓度1 500~3 000ng/L,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2.86%,BNP浓度>3 000ng/L,心血管事件发生率62.5%,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NP浓度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子。结论BNP浓度与AMI患者的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发生心血管事件组的BNP浓度显著高于未发生组,并且BNP浓度越高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越高,BNP可作为AMI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22株铜绿假单胞菌(Pa)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与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对22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稀释法检测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妥布霉素4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本组22株Pa菌庆大霉素耐药15株(68.2%)、阿米卡星耐药3株(13.6%)、奈替米星14株(63.6%)、妥布霉素15株(68.2%),检出aac(3)-Ⅰ阳性14株(63.6%)、aac(6’)-Ⅰ阳性5株(22.7%)、aac(6’)-Ⅱ阳性3株(13.6%)、ant(3”)-Ⅰ阳性1株(4.5%)和ant(2”)-Ⅰ阳性7株(31.8%),aac(3).Ⅰ为阴性。共有18株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81.8%)。结论分离自临床的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检出率高,且与耐药表型一致。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回顾性分析ICU患者开展双侧双瓶血培养的结果,评价双侧双瓶血培养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分析760例ICU患者双侧双瓶血培养结果的真、假阳性;比较中心静脉导管组导管血、外周血的阳性情况,判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可能性。结果 760例中真阳性结果 71例(9.34%),污染19例(2.50%),不确定21例(2.76%)。其中,非导管组双侧双瓶血培养真阳性率为14.85%,与以往单瓶血培养报警阳性率9.24%相比,χ2=9.688,P<0.01。非导管组污染菌包括4株阳性杆菌及13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心静脉导管组共培养阳性20例,其中外周血和导管血同时阳性的6例和外周血为白色念珠菌的1例提示可能为CRBSI,仅导管血阳性的11例CRBSI情况不确定,可能为导管细菌定植或采集时的污染;其他2例为污染。结论双侧双瓶血培养的开展有利于提高血流感染培养的阳性率,并且有利于鉴别污染和判断CRBSI。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URSA)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R)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变化,为URSA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检测指标。方法用比浊法及ELISA法检测42例URSA妊娠、68例URSA未妊娠、30例健康妊娠和30例健康未妊娠妇女的PAR及血浆GMP-140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妊娠组ADP及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PAR均显著高于健康未妊娠组(P<0.05);血浆GMP-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RSA组PAR及GMP-140均显著高于健康妊娠组(P<0.01);URSA妊娠组与URSA未妊娠组比较,PAR及GMP-1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RSA与血栓前状态密切相关,监测其PAR及GMP-140水平,有助于URSA的病因诊断,指导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经存活蛋白(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ASODN)单独和联合转染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的改变。方法以脂质体(Lip)为载体,介导不同浓度survivin和VEGFASODN单独和联合转染A549细胞,观察细胞生长状态,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200、400、600 nmol/L survivin ASODN和5、10、20μmol/L VEGF ASODN均能抑制A549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率,抑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两者联合转染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与单独转染差异显著(P<0.01)。结论 survivin ASODN和VEGFASODN联合较单独应用能明显抑制A549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研究结果为NSCLC双靶点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究转录因子Oct 4在胃肠道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取35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肿瘤组织和瘤旁组织标本,用RT-PCR和real-time PCR检测Oct 4在各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 结果 Oct 4的表达阳性率在35例胃肠道肿瘤组织中为77.1%(27/35),明显高于瘤旁组织8.6%(3/35),P<0.01;Oct 4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低分化肿瘤较中、高分化肿瘤高,P<0.01;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是否浸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 结论 Oct 4表达水平与胃肠道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可成为胃肠道肿瘤诊治和预后的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59.
T-bet在哮喘小鼠中的表达及卡介苗干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T-bet在卵白蛋白(OVA)致敏小鼠、哮喘小鼠中的表达及卡介苗(BCG)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致敏组、哮喘组、卡介苗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用OVA致敏、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T-bet蛋白的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肺泡灌洗液中IFN-γ、IL-4的水平.结果 致敏小鼠肺组织中T-bet蛋白表达0.463±0.369,较正常对照组小鼠明显下降,哮喘小鼠肺组织T-bet蛋白表达0.658±0.345,与致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EG干预后,肺组织T-bet表达1.322±0.349,较哮喘组明显增加.致敏小鼠肺泡灌洗液中IFN-γ水平为(15.50±2.25)pg/ml,较正常对照组小鼠明显减少,IL-4为(39.90±2.12)pg/ml,较正常对照组小鼠明显增多;哮喘小鼠肺泡灌洗液中IFN-γ为(12.64±2.92)pg/ml,与致敏小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4为(48.34±3.83)pg/ml,较致敏小鼠明显增多;BCG干预后,IFN-γ明显增多,IL-4明显减少.结论 卡介苗能在转录因子水平促进T-bet表达,从而在转录因子水平纠正Th1/Th2比例失衡,对哮喘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观察单纯性血尿患儿肾组织免疫病理变化及肾小管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VEGF在单纯性血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4年1月-2007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并行肾活检的32例单纯性血尿患儿,均于肾活检后,取其部分肾组织经快速冷冻切片行常规病理和免疫荧光分析.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其肾小管VEGF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临床类型的单纯性血尿患儿肾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系膜增生性改变,其中轻度增生和弥散性增生分别占37.50%和46.88%,少数伴局灶/节段性细胞增生、坏死、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不同临床类型、病理类型的病例均可见IgA和(或)IgM沉积,其中系膜区以IgA沉积为主者占62.50%,且常伴IgM和(或)IgG沉积;以IgM沉积为主(不伴IgA)者占37.50%,其中仅有IgM者9例,占28.13%,少数伴IgG沉积.与对照组比较,各单纯性血尿组患儿肾小管VEGF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不同病理类型间弥散性系膜增生(Ⅲb级)患儿肾小管VEGF阳性表达率略低于轻微改变(Ⅰ级)患儿,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伴局灶/节段性改变(Ⅱ级)的患儿肾小管VEGF阳性表达率均较Ⅰ级和Ⅲb级患儿降低,其中Ⅱb加Ⅲb与Ⅲb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级与Ⅱb加Ⅲb和Ⅱa加Ⅲb级间,及Ⅲb级与Ⅱa加Ⅲb级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a<0.05);Ⅱa加Ⅲb级无症状血尿组肾小管VEGF表达率低于Ⅱb加Ⅲb组,二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单纯性血尿患儿肾组织主要表现为系膜增生性改变,伴IgA和(或)IgM沉积,提示免疫炎性反应在本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各组病例肾小管VEGF表达降低,肾脏保护因素减弱,可能也是单纯性血尿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