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1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55篇
医药卫生   238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Ⅰ受体拮抗剂基因(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 gene,IL1RA)多态性与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97例习惯性流产患者(患者组)和99名正常孕妇(对照组)的白介素Ⅰ受体拮抗剂基因进行扩增,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1为%,IL1RA 3/3 91.8%,等位基因分布:IL1RA结果习惯性流产患者基因型分布:IL1RA 1/3 8.2*3为95.9%;正常孕妇基因型分布:IL1RA 1/3为8.1%,IL1RA 3/3为90.9%,IL1RA 3/4%,IL1RA4.1*1为4.0%,IL1RA*3为95.5%,IL-1RA*4为0.5%,两组间差异无统%,等位基因分布:IL1RA为1.0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患者IL1RA基因多态性的分布与正常孕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超声彩色脉搏波(UFPWV)技术在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管壁弹性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7月-2019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47例、女50例,年龄20~74(46.6±9.3)岁;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将观察组分为颈动脉粥样斑块组(A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B组)和颈动脉内中膜正常组(C组),依据下肢动脉有无斑块将C组分为下肢动脉斑块组(C1组)、下肢动脉无斑块组(C2组)。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血糖及颈动脉IMT正常的健康体检者64人为对照组,其中男25人、女39人,年龄20~74(44.3±12.0)岁。运用UFPWV采集脉搏波速度 (PWV),计算颈动脉收缩早期PWV(PWV-BS)及收缩晚期PWV(PWV-ES),分析各项参数组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中,A组颈动脉PWV-BS、PWV-ES分别为(9.51±1.25)m/s、(10.79±1.64)m/s,B组分别为(8.47±0.91)m/s、(9.81±1.05)m/s,C组分别为(7.97±0.77)m/s、(9.07±0.74)m/s,对照组颈动脉PWV-BS、PWV-ES分别为(6.10±1.00)m/s、(7.40±1.20)m/s,A组、B组、C组及对照组间颈动脉PWV-BS、PWV-ES测量值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组中,C1组颈动脉PWV-BS、PWV-ES分别为(7.83±0.85)m/s、(8.82±0.59)m/s,C2组分别为(8.14±0.64)m/s、(9.34±0.79)m/s, C1组PWV-ES显著高于C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2,P<0.01),而两组间PWV-B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FPWV技术可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变化,并可通过PWV-ES的改变评估颈动脉形态学正常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程度,对临床诊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3.
为了研究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 和 (β-1,4-Gal T- and )蛋白表达的亚细胞结构定位 ,本实验构建了β-1,4-Gal T- 和 融合绿色荧光蛋白 (GFP)表达质粒 ,分别将构建的质粒转染到 PC12细胞和肝癌 772 1细胞中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β-1,4-Gal T- 和 在其中表达的亚细胞结构定位。发现 ,β-1,4-Gal T- 和 主要表达在这两种细胞的细胞核旁的 Golgi复合体 ,说明它们主要分布在 Golgi复合体上。提示它们可能是在 Golgi复合体参与蛋白质的糖链修饰  相似文献   
24.
人白细胞介素18(hIL—18)的cDNA基因克隆及序列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克隆人白细胞介素18(IL-18)全长cDNA基因,进一步探讨人白细胞介素18的功效。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从人肝组织中扩增出人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并克隆到真核表达的绿色荧光蛋白报告载体pEGFP-NI中,结果:经PCR及DNA序列测定得以证实其序列与文献报导一致,结论:该实验成功地克隆了IL-18cDNA,并将其重组构建了含有IL-18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IL18。  相似文献   
25.
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SRY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2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外周血白细胞,采取PCR方法,进行SRY基因的检测。结果发现2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SRY基因缺失。我们认为先天性尿道下裂是一种性别发育异常综合症。尿道的缺失只是其性腺发育不全的表现之一;SRY砂是决定性别的基因,SRY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可能导致性发育一系列异常改变,SRY基因是性别的主导基因。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牵引成骨技术在颌骨畸形继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 hypopneasyndrome,OSAHS)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收集自 1 997年 1 0月~2 0 0 2年 9月共 46例颌骨畸形伴OSAHS少年儿童 ,患者睡眠呼吸障碍经夜间多导睡眠监测证实。年龄从 4~ 1 8岁 ,平均年龄 1 1 4岁 ,其中颞下颌关节强直伴小下颌畸形 32例 ;小下颌畸形患者 9例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 2例 ;Crouzon综合征 3例。患者术前常规拍照、摄头颅定位侧位片 ,全景片。每位患者根据畸形情况 ,采取单侧或双侧牵引成骨治疗 ,根据侧位片预测 ,一般牵引到略微反覆盖为准。牵引幅度为 5~ 35mm ,平均牵引幅度 1 8 34mm。比较患者术前后颅颌面形态、呼吸道测量分析、多导睡眠监测结果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术后颌骨畸形明显改善 ,头影测量分析提示上呼吸道狭窄得以显著缓解 ,最小后气道径 ( x±s)由 (5 48± 2 76)mm增加到 (9 97± 2 0 5)mm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pnea hypopneaindex,AHI, x±s)从术前 (66 31± 1 7 1 5)次 /s降低到 (3 1 6± 1 70 )次 /s,以上结果统计分析表明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 )。结论 牵引成骨治疗颌骨畸形继发OSAHS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规范医院的进货渠道,降低购药成本,减轻患负担。结果:供货企业不及时送货或断货。使医疗机构临床用药出现断药的现象频繁。生产企业为占领市场以低价投标,为降低成本,导致药品包装不规范。结论:“招标”堵漏不是办法,应从产生虚高价格的体制和成因着手,尽快规范药品生产、流通渠道和价格定位审定制度,以实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检测和分析“非典”患者康复出院半年后的免疫功能。方法 :对 2 8例“非典”康复者出院半年后外周血分别进行免疫功能 :免疫球蛋白、补体、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和分析。结果 :“非典”患者康复出院后 6个月后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补体、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值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SARS患者出院 6个月后虽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异常 ,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其免疫功能异常的原因可能与疾病本身、有基础病及年龄高有关。  相似文献   
29.
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2002年11月广东省首次报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以来,现本病已在世界20多个国家内流行蔓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研究,现初步认定其病原体为新的或称变异型冠状病毒,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故各地区依据发病特点及病理过程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统一的治疗方案尚待确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03年2月2日至2003年4月30日共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人45例,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对收治病例的临床中西医结合疗效及转归等进行初步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0.
老年重症肺炎为临床常见的内科急危重症。本病以发热、恶寒、咳嗽、痰稠、气促、精神疲倦为初起症状 ,如治疗不及时 ,可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死亡。本证多发生于有慢性阻塞性肺疾患、长期卧床及中风偏瘫患者。由于老年人脏腑本虚 ,多病相兼 ,以致病情复杂多变。如治法不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