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50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 探讨血清中CXC趋化因子家族9(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9,CXCL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1,TIMP-1)对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鉴别价值.方法 使用ELISA法检测低级别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组中CXCL9和TIMP-1的含量.结果 与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相比较,高级别脑胶质瘤组血清CXCL9和TIMP-1含量均显著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XCL9区分两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为0.758(0.723,0.793),对于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7%和67.9%.TIMP-1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2(0.694,0.75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5%和62.5%.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血清CXCL9和TIMP-1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其曲线下面积为0.855(0.792,0.917),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4%和76.1%.CXCL9和TIMP-1的联合诊断与CXCL9和TIMP-1单独检测的诊断价值相比,其曲线下面积有显著提高(P =0.014,P=0.007).结论 CXCL9和TIMP-1的联合诊断是脑胶质瘤患者鉴别诊断的一种潜在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机体的氧化与抗氧化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酶能清除超氧阴离子(O_2),保护细胞免受损伤.酶活性的高低与炎症、肾病、心血管疾病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对10例该病患者进行了总超氧歧化酶(TSOD),锰超氧歧化酶(Mn-SOD)及铜锌超氧歧化酶(CuZn-SOD)检测,以探讨酶活性的变化与结核性脑膜炎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4.
人参皂甙抗休克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对内毒素休克致急性肾衰大鼠起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和人参皂甙组,观察各组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后平均动脉压、内生肌酐清除率及肾血浆流量的变化。结果:与脂多糖组比较,人参皂甙组平均动脉压不同时间点均有回升,内生肌酐清除率在注射脂多糖后8h和10h有所恢复,肾血浆流量在注射脂多糖后6h,8h和10h,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人参皂甙对内毒素休克致肾衰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5.
介入超声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新兴的一种疾病诊疗方法。主要特点是在超声的实时监测或引导下,完成各种组织部位的穿刺活检、抽吸、插管、注药治疗等操作,具有简便、易行、微创优点,在一定程度可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当的诊断和治疗效果[1]。超声引导下行各种脓肿、肝脏囊肿、肾脏囊肿、胰腺假性囊肿及盆腔囊肿、积液等穿刺治疗有明显优势。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直达病灶,抽吸囊液或注药,脓肿或囊肿快速消失萎缩,患者痛苦迅速减除,从而达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超声介入治疗因具有无创、操作简便可移动、无放射损伤和费用低廉等特点,随着介入治疗经验的成熟,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2]。介入治疗已经成为现代超声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被称作“第三大诊疗体系”。我院自2008年开展介入超声治疗以来,已诊治数千名患者,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由此而引起的医院感染,自2011年起我院护理部持续改进方法措施,取得良好成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协同治疗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RCT)的方法将符合2008年脓毒症诊断标准,且行有创通气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和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机械通气、抗感染、脏器功能支持,营养及对症处理),血必净治疗组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7d.记录两组患者在入选后第1d(治疗组在使用血必净前)、第3d、第7d以及第10d 的C 反应蛋白(CRP),肺损伤评分和SAPSⅡ评分.结果 疗程结束时两组患者的CRP、肺损伤评分、SAPSⅡ评分均出现下降,并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的炎症反应水平,减轻患者的肺部及全身损伤.  相似文献   
27.
护士发生差错事故后压力源与焦虑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发生差错事故后压力源、焦虑状况、应对方式及其关系.方法 对四川省4所综合医院发生差错事故后的203名护士采用自设护士发生差错事故后压力源调查表及焦虑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发生差错事故后前3位压力源为:患者或家属发现及发现后投诉致纠纷赔偿,相关部门对当事人、科室的处罚(经济、行政),对当事人及科室通报批评;护士发生差错事故后SAs总分为(37.76±8.38)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焦虑发生率为83.25%;护士发生差错事故后,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常模,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常模(均P<0.01);护士发生差错事故后压力源评分与积极应对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 护理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发生差错事故后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状况;改进管理策略,营造安全文化,引导护士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8.
<正>腰交感神经驱动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包括雷诺病、多汗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微创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如化学性腰交感神经调制术和腰交感神经射频热凝术[1~4]。化学性腰交感神经调制术通过注射无水乙醇或苯酚实现神经毁损[5],但因可控性差,其扩散后产生的并发症多且严重限制了其广泛应用[6];腰交感神经射频热凝术是利用射频针裸端产生超过90℃的高温实现靶神经毁损的微创技术,局部热凝范围小而精确,可控性强,手术相关并发症少,且CT引导是实现精准定位的重要辅助手段。Ding等[2]已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证明了腰交感射频热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左右两侧穿刺的难度和成功率似乎并不一致,右侧腰交感射频时可能需要更长的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Focus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甲状旁腺的功能保护作用,以及围手术期患者血钙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实施的甲状腺手术226例,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设为对照组;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实施的甲状腺手术250例,应用Focus超声刀实施手术,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与效率,术前、术后3天血清甲状旁腺素、血钙及血磷水平,观察甲状旁腺功能损伤患者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均比较顺利,无术中及住院期间死亡病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与临床诊断一致;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1或P〈O.05);观察组低钙血症、血钙下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血钙、血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血清甲状旁腺素、血钙水平降低,血磷水平升高(P〈0.01或P〈0.05),表明对照组患者甲状旁腺功能损伤;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甲状旁腺功能比较稳定。术后3月内,所有甲状旁腺功能损伤患者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结论Focus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对甲状旁腺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术中组织分离、止血效果确切,损伤较小.术后患者血清甲状旁腺功能指标稳定,恢复较快,是目前比较优化的一种手术措施。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支气管切缘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活性表达的意义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支气管切缘(支气管切缘病理切片无癌组织残留)及12例肺部良性病变组织的COX.2活性。结果在80例肺癌组织中,COX-2活性表达为58.8%(47例),切缘COX-2活性表达为12.5%(10例)。1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未发现COX-2阳性表达。癌组织COX-2活性与肺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病理组织分型、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部位显著相关。支气管切缘COX-2活性与肺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肿瘤部位有显著性相关。术后随访6mo-3a,共有9例残端复发,其中8例为支气管切缘COX-2活性阳性病人。结论COX-2活性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进展和预后有关,检测肺切缘COX-2活性可作为早期预测肺癌术后复发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