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4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我院在2005—08—16成功抢救1例刀刺伤心脏骤停90min患者,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32岁。于入院前1.5h前被他人用尖刀刺入左侧前胸部,伤后感胸痛、胸闷、口渴,伤口出血。查体:R20次/min,HR104次/min,BP86/51mmHg,意识不清,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阙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双侧颈静脉怒张,胸骨左缘第4肋间有一2.0cm长新鲜锐器伤口、出血。  相似文献   
82.
患者 女 ,35岁。左侧面部多汗 ,左上肢麻木 1个月入院。胸部 X线片和 CT示 :左上后纵隔肿物。 1996年 2月开胸探查 ,见肿物呈哑铃形 ,较大者位于左脊柱旁沟内第 2、第 3肋间处 ,约 4cm× 5 cm× 6 cm大小 ,基底宽与后胸壁粘连 ,游离面包膜完整 ,分离胸壁粘连处 ,见肿物有一蒂延伸入第 1、第 2肋间至椎间孔 ,与椎管内一 0 .5 cm× 0 .5 cm× 1.0 cm大小肿物相连 ,彻底切除肿物。术后上述症状消失。病理诊断 :纵隔化学感受器瘤。随访 3年无复发、转移。讨论 纵隔化学感受器瘤是一类少见的纵隔肿瘤 ,又称非嗜铬细胞瘤 ,无内分泌活性。根据…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辐照氟银脐动脉移植到兔颈动脉后的内膜增生情况及ki-67的表达。为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提供新的血管材料源。方法无菌条件下取人胎儿脐动脉20条制成辐照氟银脐动脉。30只兔的左、右两侧颈动脉同时分别植入辐照氟银脐动脉(实验组)和自体颈动脉(对照组),作为自身对照,术后2周和6周观察血管通畅情况,取材作大体、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对吻合口通畅血管段内膜厚度及ki-67的阳性表达进行分析。结果(1)移植术后血管内皮细胞再生良好,总通畅率为89.6%。(2)光镜检查移植段血管壁三层结构均存在,管壁有少量单核及淋巴细胞浸润,内腔由内皮细胞覆盖。(3)移植术后2周实验组及对照组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实验组的内膜增生比对照组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明实验组的ki.-67的表达较对照组高,术后2周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辐照氟银脐动脉的内膜增生与自体动脉差异无显著性,有望在冠状血管外科成为比较理想小口径血管移植物。  相似文献   
84.
心脏主动脉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prosthetic mechan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PMAVR)后需终生抗凝,抗凝过量或抗凝不足是PMAVR后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也是导致病人远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至今仍是心脏瓣膜外科关注的课题。尽管PMAVR后的抗凝监测有一些经验性指标,但抗凝监测的标准并不统一。为此,我们参考阜外医院心脏PMAVR后抗凝标准,  相似文献   
85.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几年对婴幼儿心脏疾病认识、诊断、婴幼儿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技术、手术技术、围术期管理技术的提高,许多大型医院的心脏外科开展了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手术。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人脐动脉的耐压性能,观察辐照氟银脐动脉移植至中国白兔颈动脉后的内膜增生及ki-67的表达。方法液压扩张法检测脐动脉的耐压性能。30只中国白兔的左、右侧颈动脉同时分别植入辐照氟银脐动脉(实验组)和自体颈动脉(对照组),术后2、6周观察血管通畅情况,分别取材作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血管内膜厚度及血管平滑肌细胞中ki-67的阳性表达。结果人脐动脉具有良好的耐压性能。移植术后2、6周2组兔移植血管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中ki-67的表达较对照组高,但2组术后2、6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脐动脉从耐压性能上具备作为冠状动脉搭桥血管材料的基本条件。辐照氟银脐动脉的内膜增生与自体动脉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7.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邱能庸,朱宪明,赵广明,郭占林(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我院自1986年6月~1992年8月共诊治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8例,其中手术治疗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在8~51岁之间,从出现症状至...  相似文献   
88.
食管巨大平滑肌瘤一例郭占林张振兴朱宪明邱能庸(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010050)患者,女,28岁。主诉进食时有噎感半年,加重两周。患者于半年前开始进食时有噎感及胸骨后不适,症状为间歇性,两周前开始加重。胸部平片可见一弧形密度增高影向右侧突出,食管钡餐...  相似文献   
89.
我们采用双腔静脉法完成一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存活52h,因发生急性右侧心力衰竭而死亡。现将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0.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术中射频消融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评价风湿性心脏病(RHD)合并心房颤动(AF)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RFA)治疗的手术效果及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RHD心脏患者28例接受手术RFA治疗,其中男性10例,女性18例,年龄35~72(51.4±6.7)岁,AF病史为5~240(47.8±7.3)个月。心功能(NYHA)Ⅱ级9例,Ⅲ级16例,Ⅳ级3例。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手术,同时行心内直视下改良冲洗式RFA手术。结果RFA术后窦性心律17例(60.7%),AF心律5例(17.8%),结性和起搏心律6例(21.4%)。术后随访率为82.1%(23/28),平均随访(12.6±1.3)个月,78.2%(18/23)维持窦性心律,21.8%(5/23)为AF心律。术后随访转窦组AF病史(22.8±39.1)个月,AF维持组为(94.0±31.9)个月,P<0.01。转窦组左房内径为(50.3±11.3)mm,AF维持组为(63.2±11.0)mm,P<0.05。结论RHD合并AF术中RFA治疗,术后长期窦性心律维持率较高,RFA作为心脏手术的附加手术具有安全、省时、治疗AF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