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从孕妇血浆中提取胎儿DNA鉴定胎儿RhCcEe血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利用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进行非创伤性产前诊断胎儿RhCcEe血型的方法。方法采用QIAamp DNA Kit抽提孕妇血浆DNA,利用SRY基因确认胎儿DNA的存在,通过PCR方法扩增30例孕妇血浆中胎儿DNA以检测胎儿RhCcEe基因,并对产前孕妇外周血和产后婴儿外周血进行RhCcEe血清学表型分析,回顾性评价胎儿基因分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30例样本中,13例母子表型完全相同,17例存在区别。当母亲表型为RhCC、cc、EE、ee纯合子时,均成功扩增出母亲所缺少的c、C、e、E基因。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非创伤性产前诊断胎儿RhCcEe基因型的方法是可行的,当母亲为纯合子时,血浆中胎儿RhCcEe基因分型具有临床意义,可用于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和诊断。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统计分析AllType NGS 11位点测序试剂在Ion Torrent S5和Illumina Miseq 2种二代测序平台对HLA-DPB1基因进行分型检测时的模棱两可结果情况。方法 采用One Lambda公司AllType NGS 11位点测序试剂盒检测434个患者或供者标本的HLA-DPB1基因,其中在Ion Torrent S5测序平台上检测了336个标本,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上检测了98个标本;并同步对434份标本采用PCR-SSO流式磁珠法复核HLA-DPB1基因。对HLA-DPB1*13∶01∶01/107∶01模棱两可等位基因,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区分。使用TypeStream Visual专业软件指定NGS法的HLA-DPB1基因分型结果,直接计数法统计分析模棱两可组合比例。结果 NGS法以HLA-DPB1命名*后第3区域数字作为高分辨结果进行统计,434个标本中共有357个标本出现模棱两可结果,占82.3%(357/434);其中Ion Torrent S5测序平台336个标本有275个标本存在模棱两可结果,占...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三羟激酶(PI3K)、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和细胞松弛素B对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促红系脱核的作用,以期建立高效脱核体系。方法采用磁分选富集脐带血CD34+细胞。在培养第0、4天添加干细胞因子(SCF)、IL-3、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培养第7天添加SCF、EPO,培养第11、15、18天仅添加EPO。分别于第7、11、15和18天添加PI3K(0、25、50、100ng/mL)、HDAC2(0、60、150、300ng/mL)、细胞松弛素B(0、25、50、75ng/μL)3种脱核剂。采用正交设计实验分析3种脱核剂的浓度和添加时间4因素4水平对促红系脱核效果的影响,获得最佳脱核条件并作为优选组,以不加脱核剂培养作为对照组进行验证。细胞培养至第21天时,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CD235+、SYTO-64-细胞,计算脱核率。使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RBC,ELISA法检测2,3-二磷酸甘油(2,3-DPG)、化学发光法检测ATP,观察细胞形态。结果最佳脱核条件为培养第15天添加PI3K浓度为100ng/mL、HDAC2浓度为150ng/mL和松弛素B浓度为75ng/μL。培养至第21天,优选组红细胞脱核率为(74.30±5.59)%,对照组为(28.30±14.10)%,优选组高于对照组(t=9.099,P=0.012)。培养体系获得RBC平均可达2×1010/L,红细胞ATP、2,3-DPG与正常红细胞无差异,红细胞形态与正常红细胞一致。结论以上最佳脱核条件建立的培养体系可促进造血干细胞体外生成红细胞高效脱核。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别应用基因芯片和solexa技术研究人脐带血CD34+细胞来源的巨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谱。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免疫磁珠法分选人脐带血CD34+细胞。100 ng/ml TPO诱导培养12天后,应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巨核细胞(MKs)和非巨核细胞(非MKs)。分别应用基因芯片和solexa技术检测MKs和非MKs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基因芯片技术在38000多个基因表达谱的筛选中,检测出呈现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有1834个,其中711个上调基因,1123个下调基因。应用solexa技术获取的MK和非MK细胞Tag初始数量分别为3773147和3533805个,整个清晰的Tag数量分别为3291132和2967947,明显独特的tag数量分别为197769和245318个。其中上调基因表达数量为1161个,下调为902个;上调Tag表达数量为2717个,下调为1519个。结论 MKs和非MKs mRNA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基因编码产物与细胞内信号转导、新陈代谢、细胞发育、运动、细胞凋亡、细胞黏连和免疫应答等功能相关,进一步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探讨巨核细胞的表达机制、信号传导及调控机制。基因芯片和solexa技术的检测结果存在重叠,同时又相互补充,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能得到更完整的巨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谱。  相似文献   
75.
目的 研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21年6月间收集的113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结果 本研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以肺炎类和肺部肿瘤类多见.113例患者中有86例患者检出15种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占比前三位的分别是抗-M(25.58%)、冷...  相似文献   
76.
保障血液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有关法规明确规定对献血者血液标本必须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1/2)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1],只有检测合格的血液才能发放临床使用。然而血液安全涉及到多  相似文献   
77.
目的:建立基于免疫分选的T淋巴细胞亚群嵌合性定量分析的方法。方法:以淋巴细胞不同比例混合制备14组人工嵌合体血样,以免疫磁珠阳性选择法获取CD4+和CD8+T细胞亚群,分选后的细胞再进行16位点的短串重复序列(STR)多态性分析。结果:分选后T细胞亚群提取的DNA量能满足STR检测要求,当嵌合体中受体比例≥10%时,16个STR位点均能检出受体和供体特异性等位基因,按照STR峰面积计算的受体比例与理论值相符;当受体比例≤1%时,仅有部分位点能检出受体特异性等位基因,实测嵌合率与理论值存在差异。结论:建立了基于免疫分选的T细胞亚群嵌合性定量分析方法,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嵌合体监测。  相似文献   
78.
本研究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新等位基因HLA-B*15:124的核苷酸序列及其分子机制。采用商用试剂盒抽提标本基因组DNA,利用HLA-B组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先证者HLA-B基因的第2,3和4外显子,经酶法纯化扩增产物后进行第2,3和4外显子双向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先证者标本组特异性引物扩增测序得到2个等位基因,其中1个等位基因为B*40:03,另1个为新发现的等位基因,与最接近的B*15:52等位基因序列相比,新的等位基因在第3外显子上有2个核苷酸不同,第499位A→T和第512位G→T,这导致氨基酸第143位Thr→Ser和第147位Trp→Leu。结论:新的等位基因在第3外显子上有2个核苷酸不同。该等位基因序列已递交GenBank(EF187276),并作为1个首次发现的HLA-B位点的等位基因,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B*15:124。  相似文献   
79.
保证输血时血清学方面的安全,首要的是对受血者与献血者ABO血型定型,血清学检查通常分两个步骤.正定型通常使用鼠源单克隆抗体检测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A或B抗原.互补的实验即反定型,利用当红细胞上缺乏A或B抗原时,人群可天然产生相对应的抗体的原理,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抗-A或者抗-B抗体.确定了受血者红细胞表面的ABO抗原以及血浆中的抗体,便能确定血型,为其提供相合的血液.  相似文献   
80.
血小板功能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简介 血小板在止血和血栓中的作用 当血管损伤时,血小板会迅速粘附到损伤处,聚集形成由纤维蛋白固定的止血块。在微血管损伤处及破裂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也会发生类似的过程,最终形成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栓,引发动脉硬化症的血栓性并发症。 体内能够激活血小板的诱导剂主要有胶原蛋白、ADP、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