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子宫肌瘤栓塞治疗的中长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子宫肌瘤栓塞治疗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对110例子宫肌瘤患者栓塞治疗,并追踪观察,追踪时间48~72个月,采用经阴道彩色超声复查,栓塞剂采用超液化碘油和平阳霉素混合液(51例)和聚乙烯醇微粒(直径350~700μm,59例),观察其中长期临床疗效,并发症,性激素变化,怀孕妊娠分娩和肌瘤的再发情况等。结果110例均进行了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月经量过多症状改善有效93/94(98.93%),压迫症状改善26/26(100%)。子宫体积减少51.5%±3.1%(t值2.861,P<0.01)。肌瘤体积减少64.2±6.6%(t值2.664,P<0.01)。栓塞前后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素和雌二醇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栓塞后腹痛6/110(5.5%);发热90/110(81.8%);阴道出血95/110(86.4%);血尿11/110(10.0%);膀胱误栓1/110(0.9%);短暂性闭经3/110(2.7%)和卵巢衰竭永久性闭经3/110(2.7%)。手术失败率1/110(0.9%),肌瘤栓塞后2年再发率为4/110(3.6%)。栓塞后5例子宫肌瘤患者7次怀孕,其中4例患者分娩4次,同一患者先后人工流产3次,怀孕期间和分娩后,B超复查没有发现子宫肌瘤增大或出现新发子宫肌瘤。结论子宫肌瘤栓塞的中长期疗效肯定。子宫肌瘤栓塞后有一定的再发率。子宫肌瘤栓塞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较轻。子宫肌瘤栓塞后妊娠和分娩仍较安全。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采用肝动脉灌入化疗药物治疗肝癌3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26例,女4例,35~68岁,平均51.5岁,其中巨块状型肝癌28例,结节型2例。1.2方法运用Seld inger技术,腹股沟区局部麻醉后选择性穿刺右股动脉,在X线透视  相似文献   
13.
产前超声诊断单脐动脉与胎儿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胎儿脐带血管数目预测胎儿先天异常的价值。方法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超声检测胎儿脐血管数目,对单脐动脉胎儿行产前超声系统筛查及胎儿染色体检查;分析单脐动脉合并畸形类型,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及胎儿结局。结果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单脐动脉119例,包括左侧72例(60.5%),右侧47例(39.5%)。单纯性单脐动脉59例(49.6%);合并其他结构畸形60例(50.4%),其中泌尿系统畸形25例(41.7%),心血管系统畸形17例(28.3%),中枢神经系统畸形15例(25.0%),下肢畸形9例(15.0%),前腹壁和消化道畸形各5例(各占8.3%),唇裂或唇腭裂畸形3例(5.0%),其他畸形3例(5.0%)。行胎儿染色体检查41例,发现染色体异常8例,包括18-三体综合征3例、13-三体综合征1例、21.三体综合征1例、染色体片段异常3例,均合并其他畸形。结论胎儿单脐动脉左侧发生率高于右侧,约50%合并其他畸形;合并畸形时,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较高;大部分单纯性单脐动脉胎儿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将 76例肌瘤患者非随机分为 3组进行前瞻性研究。甲组 2 1例 ,乙组 31例 ,丙组 2 4例 ,每天分别服用米非司酮 12 5mg、2 5mg、5 0mg ,连续服用 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期间每月行B超测量子宫和肌瘤体积 ;检查血红蛋白及肝、肾功能、血FSH、LH、E、P、T、PRL。【结果】 3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闭经 ,痛经和下腹坠胀痛消失 ,贫血纠正。用药 3个月后 ,3组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减小 ,甲组肌瘤缩小 2 6 6 % (P <0 0 5 ) ,乙组肌瘤缩小 2 6 9% (P <0 0 5 ) ,丙组肌瘤缩小 36 9% (P <0 0 1)。 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患者出现的副反应类似。【结论】每日口服米非司酮 12 5mg是较为理想的治疗剂量 ,适合于肌瘤较大和(或 )严重贫血患者术前准备及围绝经期有症状子宫肌瘤患者的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5.
脐带静脉瘤样扩张致胎死宫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27岁,孕2产1,因停经33周+2,胎动消失4d于2004年10月8日收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4年2月17日,无不良孕产史。孕23周在本院行产前B超检查,显示胎儿发育未见明显异常;脐带内脐静脉局限性串珠状、囊状扩张,范围11cm×5cm×5cm,最大囊约为4·8cm×4·7cm×4·7cm,脐动脉两条,脐动、静脉血流频谱未见异常。考虑为脐带内脐静脉血管畸形。于孕31周行B超复查,显示脐静脉囊状扩张范围增大,为15cm×7cm×7cm,最大囊约为6·8cm×6·2cm×6·2cm,脐动脉血流频谱未见异常,脐带内可见囊肿9cm×5cm。2004年10月4日患者自觉胎动消失,无腹痛及阴…  相似文献   
16.
腹泻是癌症化疗病人常见并发症之一,腹泻可致病人腹痛、食欲不振甚至烦躁、焦虑等。临床上这一症状常被医护人员所忽视,以致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影响了化疗的顺利进行。针对病人的腹泻特点,自2004年起我们加强了腹泻的护理,有效地配合了临床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SonoNT半自动测量与手动测量两种方法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的一致性及不同超声工作者的组内、组间差异。方法2011年2月至4月期间在本院行早孕期超声筛查的正常胎儿58例为研究对象,经腹超声显示每例胎儿的NT测量标准切面后储存图像,由一位高年资医生分别使用Sono NT半自动测量与手动测量所有胎儿的NT各1次,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的一致性。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30例胎儿超声图像,由不同年资的两位医生分别使用两种方法测量胎儿NT各2次,分析其组内和组间差异。结果高年资医生手动测量58例胎儿NT均值为(1.40_+0.39)mm,SonoNT~lJ量NT均值为(1.44=t:0.42)mm,两种测量方法的组间相关系数(Icc)为0.928(P=0.000),两种测量方法测量值的差值为(0.042+0.160)mm,95%一致性范围为一0.278~0.362mm。随机抽取30例胎儿超声图像,高年资医生的使用SonoNT测量、手动测量NT各2次,其ICC分别为0.997(P=0.000)、0.965(P=0.000);而低年资医生的ICC分别为0.993(P=0.000)、0.889(P=0.000)。两位医生使用SonoNT软件测量NT的ICC为0.963(P=0.000),手动测量的ICC为0.970(P=0.000)。结论SonoNT的NT测量值较手动测量值偏大,但两者的相关性良好。SonoNT可有效改善检查者,尤其是低年资医生的NT测量值的组间和组内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超声表现,及其合并其它异常及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总结2005年4月至2008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产前胎儿系统超声筛查15550例,发现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共46例,分析胼胝体发育不全合并畸形类型、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及妊娠结局.结果 46例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中,单纯性胼胝体缺失17例(37.0%),合并其他部位畸形29例(63.O%),其中19例(65.5%)为2种及2种以上畸形,以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异常(18例,62.1%)为主.23例(50.0%)接受胎儿染色体检查,3例(13.0%)合并染色体异常病例均合并畸形,1例13-三体综合征,l例18.三体综合征.1例罗伯逊易位[45,XX,der(14:22)(q1O:q1O)].分娩足月儿6例,最大者已2岁8个月,3例幼儿运动及认知能力低于同龄儿童.结论 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是特征性超声改变.了解胼胝体发育的规律,及时识别发育异常的特征性改变,可提高产前诊断率,胼胝体发育不全以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最为常见,合并畸形时染色体异常的可能性较大;胼胝体发育不全幼儿早期即可出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正常胎儿心功能指标随孕周变化的z-score数据模型,定量评估胎儿心功能.方法 应用三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STIC)联合虚拟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法(VOCAL)测量和计算胎儿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右心室舒张末期(EDV)、收缩末期(ESV)容积、心搏出量(SV)及心输出量(CO).以孕周(GA)为自变量对所测的心功能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并校正标准差(SD),建立各心功能指标的z-score模型.结果 共获293例17~32孕周正常胎儿心脏STIC容积数据以建立模型,胎儿左、右心室EDV、 ESV、 SV、 CO随GA的增加呈指数增长.由各心功能指标的预测平均值及SD,计算出心功能指标任一测值的z-score.结论 运用三维超声STIC技术测量胎儿左、右心室EDV、 ESV、 SV、 CO,建立正常胎儿心功能指标的z-score数据模型,通过计算z-score,定量评估胎儿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子宫肌瘤非手术治疗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子宫肌瘤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子宫肌瘤病因的探索愈加深入,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亦得到长足的发展,使肌瘤患者免疫手术之苦而治愈肌瘤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