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医药卫生   1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血浆8-isoprostane及CRP浓度与冠心病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拟通过监测血清C反应蛋白(CfuP)和8-异构前列腺素(8-isoprostane)的浓度分析急性冠脉事件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6例,正常对照组46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hs-CRP、8-isopros.tang的浓度。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的hs—CRP和8-isoprostane浓度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浓度,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hs—CRP浓度差异无显著性,而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8-isoprostane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冠心病早期即有脂质过氧化损伤,临床定量分析8-isoprostane水平评价冠心病发展成为可能,联合分析炎症标志物CRP,有助于临床医生发现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42.
曾高峰 《广西医学》2001,23(5):1154-1156
下法 ,是指以泻下药为主组成的方剂 ,具有荡涤肠胃 ,泻下大便 ,使肠胃之宿食、积滞或体内之痰瘀水饮等从下窍而出的一种驱邪除病的治疗方法。在下法理论和应用的发展中 ,金元时期的医家起到了承前启后 ,创新突破性的重要推动作用。儒之门户分于宋 ,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中医学发展至金元时代兴起了一次以学术争鸣的形式带来的变革。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各个学术流派 ,竞相阐发自己的学术观点 ,从而活跃了学术思想 ,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 ,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以下本人将对下法在这一时期的应用概况 ,作一探讨 ,请予指正。关于下法理论 ,早…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清热休克蛋白90(HSP90)的水平,比较不同冠心病类型及不同冠脉病变程度血清HSP90的水平差异。方法:选择冠脉造影确诊并分层的冠心病患者65例[稳定性心绞痛2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42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27例,急性心肌梗死15例];其中冠脉1支病变组20例,冠脉2支病变组23例,冠脉多支病变组22例;以正常人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方法检测血清HSP90水平。结果:ACS组血清HSP90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与稳定性心绞痛组显著增高(P<0.05),冠脉造影2支及多支病变组血清HSP90水平较1支病变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血清HSP90水平在各种冠心病类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且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4.
N终端脑钠尿肽激素原诊断早期心力衰竭的优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心衰程度与N终端脑钠尿肽激素原 (Nt proBNP)血浆浓度的相关性 ,并与血浆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 (RAS)的激素水平及内皮素 (ET)浓度比较 ,了解心衰发生发展过程中神经内分泌方面的变化 ,以探讨心衰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依据。方法 :38例心脏病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标准分为A组 (心功能Ⅰ级 )、B组 (Ⅱ级 )、C组 (Ⅲ级及Ⅳ级 )三组 ,正常对照组 2 2例。分别用ELISA法检测Nt proBNP血浆浓度 ,放射免疫法检测RAS的激素水平、ET血浆浓度 ,心脏彩色B超检测其射血分数(EF)。结果 :B组和C组患者的Nt proBNP、ET血浆浓度、RAS的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B组与C组比较 ,Nt proBNP、ET血浆浓度的差异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RAS的激素水平虽升高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在无症状性心衰患者 (EF <5 0 %但无心衰症状 )则仅Nt proBNP浓度升高有统计学意义 (EF≥ 5 0 %∶EF <5 0 % ,P <0 .0 5 )。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均存在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 ,而以Nt proBNP血浆浓度升高更为敏感 ,可望作为评价心衰严重程度和早期心功能受损的指标。  相似文献   
45.
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呈逐年增高的态势.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组织蛋白酶L及hs-CRP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影响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及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6.
髓过氧化物酶是一种白细胞衍生的酶,由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及特定的组织内(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的亚群分泌,可催化多种活性氧的形成。髓过氧化物酶及其氧化产物具有强大的促动脉粥样硬化特性,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易损斑块的活动性密切相关,它可通过促进脂质过氧化、斑块破裂、内皮脱落、斑块糜烂、内皮功能不良等机制促进易损斑块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冠心病患者结肠代膀胱术中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冠心病患者结肠代膀胱术38例,男28例,女10例,年龄41~63岁,体重47~75 kg,随机分成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经右颈内静脉置入7F Swan-Ganz漂浮导管,桡动脉、股静脉置管。监测心电图及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组经桡动脉放血(8~12 mL/kg),同时以相同速率经股静脉输入同量贺斯。在血液稀释前、血液稀释即刻、稀释后30 min及60 min抽取桡动脉、股静脉和肺动脉血各3 mL以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血气分析。对照组则在对应时间点抽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气分析。结果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组患者在血液稀释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平均肺动脉压、毛细血管楔压、中心静脉压均无明显变化,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在血液稀释后上升明显,体循环指数和肺循环指数在稀释后下降,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在稀释后有所下降。结论对冠心病患者结肠代膀胱术前进行中度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其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增加组织血流灌注,对氧供无影响,减少术中血液丢失,减少库血的使用,同时可能具有增加心脏灌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为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6种骨标志物水平与患心血管疾病(CVD)风险的相关性,将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CVD,分为无CVD患者(n=100)和CVD患者(n=100),采用多重试剂盒检测血中6种骨标记物,Cox多因素分析评估2型糖尿病骨标志物与CVD风险的关联性。结果显示,骨桥蛋白增高与患CVD风险呈正相关,其他骨标志物与CVD风险无相关性。骨桥蛋白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9.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种炎性标志物,1930年发现其能与肺炎球菌C多糖起沉淀反应故而得名。人类CRP由肝脏产生,急性期浓度可升高上千倍。此外,CRP具有反应快、增量大、恢复下降也快,能关联疾病活动性,受影响因素(红细胞、脂质和年龄、免疫状况、药物等)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50.
曾高峰 《医学文选》2006,25(4):F0004-F0004
肥胖是指人体脂肪过量增加,其组织学形态为脂肪细胞数目增多和(或)体积增大,使全身或局部的脂肪组织与其相应其他组织之比异常增加,临床表现为体重超过相应正常体重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与继发性肥胖,本文讨论单纯性肥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日常膳食习惯的日渐西化,流行全球的肥胖病席卷而来,2005年在维也纳公布的世界肥胖病发病率显示,中国列全球第10名,肥胖者已达7000万。与肥胖密切相关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肾脏病、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病率亦呈增长趋势,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肥胖的预防与治疗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化学药物、营养、手术、中药、针灸、运动、药膳食疗等。药膳食疗以其既能满足人们对美味的追求,又具有显著疗效,无毒副作用,更易为患者接受。以下从病因病机及证治探讨肥胖的药膳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