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3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31.
维持性血透患者颈内静脉长期血透导管留置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颈内静脉长期血透导管留置的效果.方法:应用Seldinger技术行导管置入,观察导管的使用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行颈内静脉双腔留置导管插入术22例,成功21例,失败1例;21例患者的透析后尿素下降率为46%~78%,平均为69%,19例患者的KT/V达到1.3,其余2例为0.9,1.1;主要并发症为血流不畅和导管感染.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颈内静脉长期血透导管留置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32.
目的 采用DTI基于纤维骨架空间统计方法(TBSS)分析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脑白质纤维束微结构的改变。方法 对20例NMOSD患者(NMOSD组)和2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全脑常规MR和DTI扫描,使用FSL软件包中TBSS步骤对DTI数据行全脑非参数统计分析,并对NMOSD组有统计学差异的纤维束FA值与临床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MOSD组大脑及小脑白质区纤维束如胼胝体、穹隆、皮质脊髓束、钩束、小脑脚等广泛FA值减低(P<0.05,FEW校正),其中扣带束、胼胝体、穹隆等AD值减低、RD值增高,穹隆和左侧内囊豆核后部MD值升高(P<0.05,FEW校正)。NMOSD患者左侧钩束、右侧外囊、左侧小脑下脚及双侧内囊前肢、内侧丘系FA值与EDSS评分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TBSS显示NMOSD患者大脑及小脑存在广泛脑白质损伤,可解释NMOSD部分临床症状,与残疾症状无关的脑区纤维束微结构改变提示NMOSD患者这些区域病变可能存在更复杂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333.
椎间失稳致兔腰椎软骨终板退变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兔腰椎软骨终板退变中的形态学变化.方法:将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通过切除兔腰椎棘上、棘间韧带,咬除部分关节突关节,分离椎旁肌造成腰椎软骨终板退变模型,分别于术后12、24、36周对腰椎摄X线片,行HE及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软骨终板形态学的变化;并行软骨终板蛋白多糖及胶原检测.结果:X线片示软骨终板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钙化,且实验组较对照组钙化明显;随软骨终板退变进程,HE染色示实验组软骨终板较对照组明显变薄,潮标明显前移,血管芽周嗣钙化;甲苯胺蓝染色示实验组软骨终板染色逐渐变淡,细胞层数明显变少;蛋白多糖含量及胶原释放量逐渐降低,不同时间段实验组明显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椎间失稳可导致软骨终板形态学及细胞外基质变化,造成软骨终板退变,为进一步研究其退变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4.
白细胞介素-18含量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炎症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IL-18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改变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动态检测44例AMI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L-18含量,分析IL-18与梗死部分、面积积分、临床积分、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MI患者血清IL-18含量明显升高,第2 d达高峰,以后开始下降,第14 d接近正常对照组;且IL-18含量变化与血清CK-MB含量变化、临床积分、梗死面积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均<0.05);死亡组IL-18含量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IL-18含量与AMI患者的病情变化相一致,其可能参与了AMI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作为AMI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35.
TGF-β1缓释载体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   总被引:3,自引:14,他引:3  
目的制备负载TGF—β1壳聚糖缓释微球的三维多孔壳聚糖支架,检测TGF—β1缓释载体对软骨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乳化交联法制备TGF—β1壳聚糖缓释微球并将其与壳聚糖支架复合,检测其体外降解并通过ELISA法检测微球的载药、释药性能。将软骨细胞置于复合载体中立体培养,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扫描电镜观察复合载体对细胞的增殖、功能的影响。结果缓释微球的TGF—β1包封率达90.1%,并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性能,软骨细胞在复合载体中增殖良好,并能够保持其表型及Ⅱ型胶原分泌功能。结论负载TGF—β1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壳聚糖支架作为软骨细胞的载体在组织工程软骨的构建及软骨损伤的修复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6.
目的 探讨壳聚糖微球介导人IL-1Ra与TGF-β1基因转染兔软骨细胞.方法 制备壳聚糖微球介导IL-1Ra质粒与TGF-β1质粒转染系统,检测其载药、体外释药、降解,转染体外培养的兔膝软骨细胞,荧光显微镜、荧光定量PCR、MTT检测.结果 壳聚糖-IL-1Ra DNA和壳聚糖-TGF-β1 DNA微球平均径粒(2.8±0.2)μm和(2.6±0.1)μm,包封率(88.3±4.1)%和(87.2±2.6)%;缓释分3个阶段.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定量PCR证实软骨细胞转染基因得到30 d表达.MTT提示转染促进软骨细胞增殖.结论 壳聚糖微球介导IL-1Ra与TGF-β1基因转染软骨细胞可获得较长期目的基因表达,可促进软骨细胞增殖,为用于基因治疗软骨退变和促进软骨修复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37.
目的 以定量磁化率成像(QSM)观察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及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深部灰质铁含量差异及其与运动及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针对35例RRMS(RRMS组)、30例NMOSD(NMOSD组)患者及30名健康人(对照组)基于颅脑QSM获取各灰质核团定量磁化率值(QSV),比较组间各QS...  相似文献   
338.
目的探讨缺血型烟雾病患者血运重建术后脑梗死的血管构筑学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外科行血运重建术的缺血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共418例(共行535例次手术, 以下数据均按例次统计)。其中261例(326例次)患者采用直接联合间接血运重建术(CR组), 157例(209例次)患者采用间接血运重建术(EDAS组)。分别比较两组术后1周内发生脑梗死与未发生脑梗死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侧别, 以及术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陈旧性脑梗死灶、颈内动脉(ICA)狭窄、大脑前动脉(ACA)A1段狭窄、大脑中动脉(MCA)M1段狭窄、大脑后动脉(PCA)病变、后循环代偿、不稳定代偿及颅外血管代偿占比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结果 326例次CR组中, 术后1周内49例次(15.0%)发生脑梗死;209例次EDAS组中, 术后38例次(18.2%)发生脑梗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OR=1.03, 95%CI:1.00~1.07)、术前有TIA(OR=4.26,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