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带面动脉的滑行颊瓣一期修复大块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唇缺损修复的新方法。方法 设计带面动脉的滑行颊瓣一期修复大块唇缺损9例,其中外伤致下唇缺损3例,肿瘤6例,包括鳞状细胞癌4例,黏液腺癌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缺损长度均在唇全长的1/2至2/3之间,均累及红唇和部分白唇。结果 9例复合唇组织瓣完全成活,7例随访(复诊)6个月~3年,唇形态及闭合功能良好,局部瘢痕不明显。结论 本手术方法设计合理,术后形态功能良好,是唇缺损修复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2.
自1990年以来,采用术前静脉化疗,根治或姑息性手术,术中动脉插管皮下埋藏输液器(注射壶),术后定期给药区域动脉化疗的方法治疗Ⅲ~Ⅳ期乳腺癌患者23例。结果显示本疗法具有安全有效,简便,副作用小而易于被患者接受的优点。  相似文献   
63.
1991年3月~2005年10月,我们采取不同术式行食管癌切除、胃经食管床颈部食管胃吻合1081例,通过积极的围手术期治疗和手术方式的改进,有效预防和治疗吻合口瘘,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81例,男771例,女310例,年龄27~82岁,平均54.5岁。病变位于食  相似文献   
64.
尿道下裂术后多发尿瘘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尿道下裂术后多发尿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尿道下裂术后多发尿瘘32例。对于直径<2mm的瘘孔采用单纯三层缝合法,>2mm采用局部皮瓣修复,其中Z形皮瓣修复瘘孔10个,Y-V皮瓣15个,旋转皮瓣18个,对于反复手术、瘘孔大或多个彼此邻近的瘘孔且局部瘢痕明显的复杂性尿瘘,则切除瘘孔及瘢痕组织并行尿道重建术,应用阴茎背侧皮瓣尿道成形2例,阴囊皮瓣尿道成形4例。结果除1例应用局部皮瓣修复、1例应用阴囊皮瓣尿道重建因皮瓣远端坏死再次出现尿瘘外,其余均获满意效果。结论根据尿瘘大小、部位及局部具体情况,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选择血供丰富皮瓣修复尿道下裂术后多发尿瘘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65.
选取需中厚皮植皮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供皮区分别植入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PRF)膜(A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膜(B组)、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C组)和空白对照组(D组),4组均采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加压包扎,比较4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瘢痕增生的情况.3种生物材料皆可促进创面愈合,其中A-PRF的临床效果最佳.A-PRF及PRF可减轻术后疼痛和瘢痕增生,A-PRF临床效果优于PRF.A-PRF可加快中厚皮供区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增生,改善愈后形态,为临床医师选择促进中厚皮供区软组织愈合及再生的生物材料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PRF)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取80名慢性难愈创面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i-PRF组.对照组予创面清创后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i-PRF组予创面清创后即行创面及创周i-PRF多点分散注射,再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两组患者均以7d为一周期重复上述治疗,达修复标准后修复创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14天的细菌培养结果、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及疼痛评分,记录达修复标准准备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后第7、14天i-PRF组各项炎症指标及疼痛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14天观察组新鲜肉芽组织覆盖率及细菌转阴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RF组达修复标准准备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RF联合VSD治疗慢性创面相比于单纯应用VSD技术,能更有效控制创面感染,减轻患者疼痛,加速创面愈合,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7.
保守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 115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我院收治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 2 87例 ,其中 115例选择非手术保守治疗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12例 ,女 3例 ;年龄 15~ 84岁 ;发病后 1~ 6小时就诊 6 0例 ,7~ 12小时 48例 ,12小时以上 7例。全组患者无明显中毒症状 ,急性腹膜炎体征较轻或范围较局限 ;穿孔在空腹情况下发生 ,腹腔渗液较少 ;溃疡病史不长、为单纯性溃疡 ;伴有较重心肺等脏器并存病或患者比较年轻。115例患者均经胃肠吸引、抗炎、对症等保守治疗。治愈 110例 ,中转手术 5例。无死亡病例。住院时间 5~ 7天 ,平均 6天。随…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分析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20级研究生9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线上教学组和联合教学组两组,每组各45名。最终通过客观评价和主观问卷调查来对比分析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 通过结果发现,与线上教学组学生相比,联合教学组学生在理论考试及技能考核中均获得更高成绩(P<0.05),主观评估中,联合教学组学生具有更高的科研自我效能,且联合教学组学生相比于线上教学组学生对所接受教学模式满意度更高(P<0.05)。在长期随访中,本研究比较了两组学生的开题报告成绩,结果表明联合教学组学生不论在单项得分还是总得分均高于线上教学组学生(P<0.05)。结论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明显作用,可进行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结合自体脂肪移植(AFT)在面部年轻化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太和县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就诊,并行面部年轻化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仅使用AFT,观察组使用CGF结合AFT治疗。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随访时的脂肪存活率,末次随访时二次手术率、皱纹改善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调查研究对象的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术后随访时,脂肪存活率整体高于对照组,组间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次手术率为7%,对照组为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皱纹改善率为90.7%,对照组为74.1%(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满意度为93.3%高于对照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CGF联合AFT在改善面部年轻化方面较单纯AFT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