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对人增生期血管瘤裸鼠种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手术切除的1例儿童增生期毛细血管瘤瘤体组织分切成组织块,分别植入16只幼小裸鼠( BALB/c nu/nu)的皮下,每只4处。建立人增生期血管瘤裸鼠模型,于第45天随机分成两组:普萘洛尔组的每只裸鼠用0.01%普萘洛尔溶液0.4 ml灌胃,每天1次,连续1周;给予同样体积的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1周灌胃作为对照组。密切观察裸鼠及移植瘤体的生长情况并做相应记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及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IGF-2)的表达情况。结果普萘洛尔组裸鼠的肿瘤体积在干预期内明显下降,而对照组瘤体体积增加。使用普萘洛尔后,移植血管瘤VEGF、IGF-2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弱。结论普萘洛尔可以有效地抑制人血管瘤移植瘤生长速度,抑制VEGF和IGF-2的分泌,从而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加速肿瘤转化为消退期。  相似文献   
22.
1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18岁.3岁时发现右(足母)趾较健侧大而不对称,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后经当地骨科医生诊治为"巨(足母)趾畸形,待年长发育稳定后手术矫正."现已成年,自感增长稳定,但外形巨大丑陋并妨碍穿鞋,故要求整复.2000年12月5日入院.家族中无类似发病史.检查:全身发育、健康状况良好,双上肢双手诸指正常对称.  相似文献   
23.
耳前窄蒂侧颌颈皮瓣修复面部缺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侧颌颈皮瓣的设计应用及血供类型.方法设计蒂部位于耳前的由颌缘走向颏下的窄蒂皮瓣,用于中老年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皮瓣最大10 cm×6 cm,蒂宽2.5~3.0 cm,长2~4 cm.结果本组4例,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应用改进设计的侧颌颈皮瓣修复创面,全部获得成功,术后外形良好,供区直接松解缝合,肿瘤无复发.结论侧颌颈部皮瓣应属于跨区供血皮瓣.设计时宜斜行走向,蒂部不宜过窄,供区可直接闭合,解剖层次表浅,手术时间短,同时为患者提供术后及早的综合性治疗,如放疗,是中老年患者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创面修复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4.
肾上腺皮质腺瘤切除后继发肾上腺危象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例曹东升*蔡召才*郝广玺患者:女,22岁,因面部浮肿伴头痛,头晕1年,于1995年9月23日入院。查体:BP22/12Kpa,多血质,满月面容,躯干肥胖,汗毛多。辅助检查:(1)B超及CT检查均...  相似文献   
25.
从Hep-2细胞克隆hVEGF165/VEGF121基因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从Hep-2(喉鳞癌细胞)克隆hVEGF165、hVEGF121cDNA并重组到克隆载体中,用于下一步构建表达VEGF165、VEGF121的腺病毒载体。方法 设计和合成引物,提取Hep-2细胞的总mRNA,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出两个目的cDNA,并将其重组到pGEM-T Easy载体中送测序。结果 从Hep-2细胞的总mRNA中反转录扩增得到588bp和456bp的片段,经重组送测序证实两基因分别与GenBank中的[GI:19909064]及[GI:6631028]提供序列完全一致。结论 从Hep-2细胞我们成功获得VEGF165、VEGF121的cDNA并构建其克隆载体可供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外科清创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慢性创面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用外科清创联合VSD方案治疗的48慢性创面患者设为观察组,将2010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2例采用常规换药的慢性创面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第7天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及细菌生物膜相关临床特征(创面颜色、渗出液变化、坏死组织、肉芽组织等)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第7天,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率(22. 92%)低于对照组(53. 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创面颜色、渗出液变化、坏死组织、肉芽组织等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外科清创联合VSD治疗慢性创面,在有效控制细菌感染的同时,能明显改善创面及促进创面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将真皮悬吊技术应用于传统下蒂巨乳缩小术中,形成一种能更好保持术后远期乳房外形的巨乳缩小术式。方法:在乳头乳晕与乳房下皱襞之间设计以锁骨中线为纵轴、宽约9~11cm的下蒂。将下蒂瓣两侧及原乳晕上方本应切除皮肤区域的真皮组织保留形成真皮帽并将其包裹下蒂瓣,一并悬吊固定于胸壁筋膜上。结果:本组共10例乳房肥大患者应用该术式行乳房缩小术,术后乳房外观丰满自然,乳头乳晕血运及感觉功能良好。经6~24个月随访,未见乳房下极过于饱满、乳房继发性下垂等远期并发症发生,新建乳房形态满意。结论:真皮悬吊技术可有效增强剩余腺体与胸壁筋膜的粘合力度,其对下蒂瓣的支撑作用可有效减少或避免单纯下蒂法乳房易下垂等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可能。该法术后远期乳房外形较传统法更满意,值得临床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28.
笔者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脑出血微创术后气虚血瘀证60例,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探讨新型负压封闭引流(VSD-D型)技术联合游离皮片移植在修复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4年8月处理的16例乳腺癌术后皮瓣存活不良局部创面坏死的病例,在创面封闭前期治疗中使用VSD-D型引流观察创面肉芽的生长情况,根据创面条件,Ⅱ期采用皮片移植修复创面。结果本组全部病例在使用VSD-D型后创面肉芽生长良好,结合后期游离皮片移植修复,全部病例创面均被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VSD-D型在修复乳腺癌术后残留创面上具有操作方便、缩短病程、促进肉芽生长的疗效,为Ⅱ期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