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90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对象我们2003—01~2004—10共收治失血性休克型妇科急症31例.其中宫外孕27例,黄体破裂4例。年龄21~44岁。平均30.5岁。术前均经腹或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尿HCG( )20例。患血压符合休克诊断标准,部分患行B超检查提示腹腔中一大量积液,患入院后立即行术前准备而手术。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年10月至2008年12月采用腹腔镜下TAPP治疗12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2~132 min,平均82 min,术后住院2~6 d,平均3.2 d,无切口感染、阴囊血肿、顽固性疼痛等并发症,随访3~56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TAPP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可靠,复发率低、可同时处理双侧疝及腹内其他病灶等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果糖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血压的影响,并观察果糖注射液的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果糖注射液组(试验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500ml5%果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3h输完,1次/d,共3d。静脉滴注第0h、1h、2h、3h测静脉血糖、胰岛素水平,连测3d;给药前和停药后1d定时测空腹静脉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血压,并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等。结果静脉滴注过程中,试验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呈轻缓上升趋势,2h左右达峰值,平均升高值分别为0.03mmol/L和O.50mU/L,随后均缓和下降;而对照组静脉滴注开始时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就缓慢持续下降,并在静脉滴注结束时达谷值,血糖与胰岛素平均下降值分别为0.06retool/L和0.22mU/L。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血糖及胰岛素变化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舒张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收缩压较干预前升高(4.2±10.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显效5例,改善16例,无效9例,对照组分别为3、9、18例,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果糖注射液不引起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血压的明显波动,并对心绞痛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94.
户风莉  张红色  陈丽羡 《吉林医学》2010,31(20):3263-3263
重症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多需机械通气治疗,而常频通气存在气压或容量上的危险。高频振荡通气可以明显改善氧合指数,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减少高氧、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我科2007年7月-2009年6月应用高频呼吸机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衰竭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含铂新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1(ERCC1)和乳癌易感基因1(BRCA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二步法检测50例NSCLC病人含铂新辅助化疗前后ERCC1、BRCA1的表达。结果 ERCC1主要在细胞核表达,细胞浆有少量表达;BRCA1在细胞核表达。含铂新辅助化疗前ERCC1、BRCA1阳性表达率为48.00%、64.00%,化疗后为68.00%、80.00%,化疗前后二者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2.657、-3.083,P<0.01)。ERCC1、BRCA1表达阳性者化疗有效率为41.67%、40.63%,表达阴性者为73.08%、88.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055、11.016,P<0.05、0.01)。结论含铂新辅助化疗可影响NSCLC组织中ERCC1、BRCA1的表达,从而影响肿瘤对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6.
探索中西医学在临床思维方法上的结合,对于临床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笔者试循“一·二·三·五·七”的中西医临床结合思维模式从思维方法及技术运用层面展开对中西医结合的探索。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索利用荧光染料7~AAD检测细胞DNA含量的流式细胞技术。方法:利用7一AAD和PI两种荧光染料标记小鼠胸腺T淋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G0/G1期、S期和G2/M期的DNA含量,比较2种方法测定结果。结果:通过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周期进行分析显示:用7一AAD和PI两种荧光染料标记的小鼠胸腺T淋巴细胞呈现完整的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含量为73.2%±1.93%、73.9%±1.79%,S期细胞含量为23.6%±1.04%、22.6%±1.50%,G2/M期细胞含量为3.2%±0.28%、3.5%±0.21%,两种标记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本文探讨的7-AAD染色检测DNA含量法与常用的PI标记法相比较结论一致,且操作上更为简单快捷,是—种值得推广的DNA周期分析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新生儿宫内感染的病因及临床影响,提高对宫内感染的认识。方法对68例新生儿宫内感染病因及临床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新生儿宫内感染病因以巨细胞病毒最多见(26.47%),其他依次为乙肝病毒(19.11%)、人乳头瘤病毒(16.17%)、衣原体(11.76%)、支原体(8.82%)、单纯疱疹病毒(7.35%)、风疹病毒(4.41%)、淋球菌(2.94%)、梅毒(1.47%)、弓形虫(1.47%)。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引起胎儿宫内发育不良,先天畸形,分娩异常,脑发育异常甚至死亡等危害。结论新生儿宫内感染病因复杂多样,以病毒感染为主,临床影响大,后果严重,应引起产、儿科医师的高度重视并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人群中冠状动脉肌桥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2005年1月~2008年10月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3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360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人群中共发现冠状动脉肌桥12例(3.3%),主要发生在左前降支(LAD),仅1例发生在左回旋支(LCX),其中冠脉造影显示心肌收缩时冠状动脉狭窄(50—75)%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慌者,症状好转或明显缓解;而狭窄大于75%患者,主要表现为典型心绞痛症状之患者,部分好转,部分无效,其中1例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给予支架植入后随访时症状减轻,复查造影支架内无狭窄,1例因反复晕厥入外院外科行心肌桥松解术治疗,随访满意。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多发生于LAD,可致典型心绞痛症状,治疗上可应用B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极少病例需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或外科采用心肌桥松解术。  相似文献   
100.
现将我院收治的 2 1例出血性输卵管炎误诊情况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1995~ 1999年收治的 2 1例出血性输卵管炎患者 ,均被误诊为宫外孕 ,年龄 18~ 45岁 ,其中已婚者 19例 ,未婚者 2例 ;发病前 2个月内曾有人工流产史 8例 ,取环史 2例 ,分娩 5例 ,输卵管通液术 2例 ;18例平素月经规则 ,无明显停经史 ;3例月经周期不规则 45~ 80 d,停经 5 0~ 72 d。1.2 临床表现 本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 ,阴道流血者 5例 ,发热 7例 ,休克 1例 ,病史 1h~ 2 0 d,下腹明显压痛者 15例 ,附件区触及包块者 2例 ,附件区增厚者 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