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医药卫生   40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01.
目的观察痛风康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尿酸(uric acid,UA)代谢及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活性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别嘌呤醇组,痛风康高(460mg/kg)、中(230 mg/kg)、低(115 mg/kg)剂量组,灌胃给药;采用酵母膏致高尿酸血症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UA水平和血清XO活性,并测定大鼠24 h尿量及尿UA水平,计算24 h UA排泄量。结果酵母膏能明显升高大鼠血UA水平,降低尿量和24 h UA排泄量。痛风康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UA水平显著降低;痛风康中、低剂量组大鼠24 h UA排泄量均明显增加。痛风康各剂量组血清XO活性均明显降低,尿量显著增加。结论痛风康能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UA水平及促进UA排泄,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XO活性和利尿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02.
肠道菌群是人体内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被称为人体第二基因组。肠道菌群失调在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痛风等多种风湿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中药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改善免疫细胞平衡状态及抑制炎症因子表达等方式治疗风湿病。本文就肠道菌群与风湿免疫病的关系及中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风湿免疫病的研究这一热点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0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9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分为A组和B组,各48例,中间入路纳入A组,尾侧入路纳入B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CC活力指标与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P<0.05);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前凋亡抑制因子、Polo样激酶1、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胸苷激酶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凋亡抑制因子、Polo样激酶1、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胸苷激酶1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且B组各项指标水平低于A组(P<0.05);两组术前糖类抗原 125、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糖类抗原 125、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且B组各项指标水平低于A组(P<0.05)。结论:中间入路、尾侧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效果均较好、安全性均较高,但尾侧入路手术时间更短,出血更少,RCC活力指标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效果更佳,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04.
目的 探讨真菌性角膜炎角膜组织NOD1、NF-κBp65的表达变化以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方法 取清洁级树鼩25只分成3组,实验组10只,空白对照组10只,正常对照组5只,均取右眼为实验眼。将茄病镰刀菌接种到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培养,收集真菌孢子混悬液。实验组用胰岛素针头(29G)在实验眼角膜上皮细胞层做“#”形划痕,结膜囊滴真菌孢子混悬液5μL;空白对照组实验眼结膜囊滴生理盐水5μL,其余步骤同实验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蛋白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角膜组织中NOD1及NF-κBp65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对照组角膜组织中NOD1及NF-κBp65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角膜上皮细胞胞浆均未见NOD1蛋白表达,实验组NOD1蛋白表达于角膜上皮细胞胞浆,表达强度与时...  相似文献   
405.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收治的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结果4年内22717例次患者共发生582次血流感染,2018-2021年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依次为2.79%、2.99%、2.79%和2.02%。共分离出599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487株(81.3%),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81株(13.5%),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糖球菌和屎肠球菌;真菌31株(5.2%),以热带念珠菌为主。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1.0%、15.3%、15.4%和3.3%。主要非发酵菌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29.6%、13.3%和21.7%。81株革兰阳性菌中仅2例对糖肽类抗菌药物耐药。结论2018-2021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菌种耐药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