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摘 要临床药师基于循证证据,结合患者病情,与医生合作,积极参与1例肾移植术后肺结核患者的抗结核治疗,给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根据现有指南、临床研究,考虑用药经济性的基础上,临床药师对患者治疗药物的选择、药品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合理性分析,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吴斌  苏娜  吴逢波  徐珽 《中国药房》2014,(20):1904-1907
目的:系统评价咪唑斯汀对比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咪唑斯汀对比氯雷他定治疗AR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合计1 39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咪唑斯汀治疗AR患者的总有效率[RR=1.08,95%CI(1.02,1.15),P=0.01]、总体症状评分[MD=-0.42,95%CI(-0.75,-0.08),P=0.01]和鼻塞症状评分[MD=-0.22,95%CI(-0.42,-0.01),P=0.04]显著优于氯雷他定,而喷嚏[MD=-0.08,95%CI(-0.24,0.08),P=0.31]、鼻涕[MD=-0.04,95%CI(-0.18,0.10),P=0.54]和鼻痒症状评分[MD=-0.01,95%CI(-0.13,0.12),P=0.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困倦、头晕、口干发生率和心电图QTC值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咪唑斯汀治疗AR可以改善患者的鼻塞症状,总体疗效优于氯雷他定,而安全性与氯雷他定相当。由于纳入研究较少,质量不高,该结论尚需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邹丹  吴逢波  徐珽 《中国药房》2014,(16):1490-1493
目的:系统评价新斯的明穴位注射对比肌肉注射治疗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协作网数据库、Medline、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新斯的明穴位注射对比肌肉注射治疗术后尿潴留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0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RCT,合计96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新斯的明三阴交穴位注射[OR=4.07,95%CI(2.28,7.28),P<0.000]和足三里穴位注射[OR=10.09,95%CI(5.48,18.59),P<0.000]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肌肉注射,排尿时间显著短于肌肉注射[WMD=3.35,95%CI(1.76,4.94),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术后尿潴留疗效较好,起效较快,但该结论尚需大规模、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ACI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手工检索其他的相关文献,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Rev Man 5.2.4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RCT,合计1 07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RR=1.24,95%CI(1.17,1.31),P<0.000]、痊愈率[RR=1.96,95%CI(1.63,2.36),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ACI疗效显著。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不高,结论尚需设计严谨、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及可能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中关于莫西沙星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文献报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2月,筛选确定的文献后提取文献的患者基本信息、用药情况、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经过和转归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9例患者,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57.7±13.1)岁。6例ADR在用药后10 d内发生,8例患者使用莫西沙星后血小板计数最低值下降至30×109·L 1以下,5例患者血小板计数降至10×109·L 1以下。9例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症均与莫西沙星相关,其中8例患者为严重的ADR,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尽管莫西沙星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罕见,但多为严重的ADR,可能导致患者死亡,需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双氯芬酸钠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2008年双氯芬酸钠所致ADR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涉及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皮肤及附件、神经系统及其他,在高年龄段发生率较高。结论临床上应重视双氯芬酸钠所致ADR,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王丽  徐珽  唐尧 《中国药房》2008,19(17):1347-1349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对国内1983~2007年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306例西咪替丁致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咪替丁所致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损害(27.78%)、心血管系统损害(21.24%)、内分泌紊乱(8.82%)、血液系统损害(8.82%)等。结论:临床应重视西咪替丁所致的不良反应,特别应警惕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脏骤停、过敏性休克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门诊药房药品配送信息系统,实现药品配送信息化。方法设计药品配送信息化流程,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制订解决方案。结果建立了药品配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门诊药房与药品配送商之间药品数据的信息化传递。结论该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便,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9.
宿怀予  于磊  徐珽  吴逢波  唐尧 《中国药业》2008,17(19):48-49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调脂药的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排序、用药频度(DDDs)排序等方法分析2004年到2006年成都地区的调脂药使用情况。结果3年内使用量最大的调脂药是他汀类和氯贝丁酸衍生物类,其后是中成药;消耗金额最高的是阿托伐他汀钙、普伐他汀、辛伐他汀。结论2004—2006年成都地区调脂药的使用基本合理,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第2代抗组胺药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珽  吴逢波  杨梅  唐尧 《中国药房》2007,18(35):2776-2778
目的:分析第2代抗组胺药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1986~2006年国内文献库收载的第2代抗组胺药的不良反应资料,得到符合标准的病例128例,并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的不良反应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研究。结果:128例ADR报告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不良反应以心血管系统损害最多(38例,占29.69%),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6例,占28.13%)和全身性损害(20例,占15.63%);不良反应预后较好。结论:患者的性别、体质、合并用药等因素均能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引起过敏性休克和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临床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