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肌皮神经的高频超声显像及其宽景超声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频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拓宽了超声检查应用范围,其能清楚显示神经干的走行及其形态结构,观察其周围神经干是否卡压或水肿,因此能对神经损伤外科修复术后的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及辅助神经麻醉阻滞的定位。目前国内有关超声对肌皮神经检查及超声对肌皮神经走行特点的宽景超声成像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应用高频超声对30例正常成人上臂肌皮神经走行特征进行观察,并测量其穿入和穿出喙肱肌走行于喙肱肌和肱二头肌之间处的前后径与横截面积,为临床对肌皮神经相关研究提供超声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国内应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冲性颅脑外伤的病例,分析此手术方式对患者颅内压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关键词检索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由两位工作人员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提取本研究所需的数据,用Stata 14.0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的有效率差值比(RD)为0.22,其95%置信区间(CI)为0.16~0.28,病死率的相对风险比(RR)为0.48,其95%CI为0.35~0.67。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能够显著性增加治疗有效率和降低术后病死率,有效改善手术治疗的预后。  相似文献   
63.
患者女,52岁,洗衣工,左腕关节桡侧疼痛员年,逐渐加重,无力提物3个月,腕部皮肤无红肿,桡骨茎突表面压痛明显.声像图表现:左侧拇长展肌腱长轴轮廓欠清晰,边界模糊,腱鞘宽窄不均,肌腱内条索状结构略显毛糙,部分回声减低.左侧桡骨茎突浅方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短轴显示肌腱受压变扁,腱周可见液性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显示腱鞘内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点心肌组织中p38mRAN、p38蛋白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心肌梗死模型组,模型组大鼠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以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后1、3、6、12h无痛处死大鼠并获取大鼠心肌组织;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大鼠开胸冠状动脉穿线但不结扎冠状动脉;术后均无痛处死并获取心肌组织;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测定大鼠心肌组织p38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与假手术组之间p38mRNA及蛋白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大鼠各亚组心肌组织中p38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AMI组中不同时间点亚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38m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量随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于6h表达量达到高峰,随后下降,至12h其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38可能在心肌梗死后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5.
药物能治病,药物亦能致病。尤以老年人用药更须强调其安全性、合理性、特殊性,这对不断充实《老年医学》、或维护老年健康长寿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此,复习国内外有关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66.
<正> 为了比较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下称 EPI 法)和整群抽样法在接种率调查中的应用效果,一九八六年四月我们采用 EPI 法对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卡介苗(下称四苗)的接种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用惯用的整群抽样方法做对照。为考验两种方法的可靠性,又专门对新华街道办事处的适令儿童进行了普查。现将凋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急性安眠药中毒在内科急症中较常见,而尽快判明中毒物类别与其时量关系,是诊断、鉴别、施治的首要条件。但实际工作中所遇,不是药物名称不详则是时间不清,或二者兼有。这样,无论对诊断、鉴别、还是救治均带来一定困难并影响救治的成败。近年来我院在救治这类病例上,尤其在超致死量安眠药中毒三例实践中获得些经验教训,特予报道。例Ⅰ:杨某、女、34岁、护土、病历号3149、因口服鲁米那约800片=24g30分钟后神志昏迷,于80.3.25.急诊留观察抢救。体温下降(36℃)、脉博细速(112次/分)、呼吸不  相似文献   
68.
据华盛顿圣心医院和狄更尼斯医疗中心自1972—1976年所收集的415例急性穿壁性心肌梗塞。它们着重讨论和分析了临床症状、心电图特征、血清肌氨酸磷酸转化酶的↑,死亡率以及如何选择治疗方案等一系列实际  相似文献   
69.
随社会地不断进步,医药学也和其它学科一样在迅速发展。从药物品种来看更是与日俱增,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际上已有原料药4500余种,每年平均递增20—30种新品。可是品种的增加,临床上反而出现些盲目、乱用、滥用、不合理的用药情况。这样既造成些不必要浪费、延误治疗,甚至于发生事故、引起某些医、药源性疾病。给医药科学和人民卫生事业带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每日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并进行临床危险因素控制,手术组60例患者行CEA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并随访治疗后中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手术组患者围术期内未出现死亡及脑卒中事件。随访期内(1~56个月),对照组患者死亡10例,脑卒中发生率为35.0%,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手术组患者死亡3例,脑卒中发生率为13.3%,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为15.0%,手术组死亡率、脑卒中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CEA效果显著,中远期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等并发症发生率,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治疗手段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