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近年来 ,我院口腔科采用局部封闭、药物注射、辅以镇静、理疗、纠正不良习惯、调正畸等综合治疗方法对 86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进行诊治 ,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临床资料 :在 86例患者中 ,女 46例 ,男 40例。年龄在 1 9~ 59岁。我们以张震康、付民魁主编《颞下颌关节病》的诊断标准分类。诊断为咀嚼肌功能紊乱的 72例 ,其中翼外肌功能亢进的 41例 ,翼外肌痉挛1 1例 ,咬肌痉挛 6例 ,,关节后区损伤 1 4例。关节结构紊乱 1 3例 ,其中可复性盘前移位 2例 ,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的 1例。关节器质性改变 1例。1 治疗(1 )精神因素的治疗 ,有…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中药结肠透析对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疗效。方法:将64例确诊为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患者除了对照组治疗方法之外,给予中药结肠透析,隔天1次,观察时间为两周,观察两组患者腹水消退时间,ALT,TBil,PTA,血清钠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腹水消退、ALT,TBil,PTA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血清钠的变化则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医内科治疗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方法,能提高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4.
宋炳辉  彭红兵 《中国医药导报》2012,9(7):145+148-145,148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中转手术的时机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消化道穿孔保守治疗12 h后、腹痛腹胀持续加重、出现高热或休克、中转手术治疗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行穿孔修补术,1例行姑息胃癌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1例行根治性远端胃癌切除术。结果中转手术治愈10例,死亡1例。结论上消化道穿孔若早期保守治疗效果差,患者腹膜炎加重症状,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肝病门诊就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柴胡疏肝散组,n=40)和对照组(安慰剂组,n=40)。两组患者予生活方式干预作为基础方案。治疗组予口服柴胡疏肝散辨证加减;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每次1剂,分早晚服,疗程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脂肪肝疗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γ-GT);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6,IL-1β,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及肠道菌群变化。结果 彩超评估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1.08%(30/37),对照组总有效率68.57%(24/35)(Z=2.67,P<0.05)。两组治疗后与基线的差值比较,治疗组治疗后BMI,ALT,AST,TC,LDL-C,γ-GT与基线的差值低于对照组,而HDL-C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G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炎症因子、肝脏受控衰减系数(CAP)及肝脏硬度值(LSM)比较,两组治疗后与基线的差值比较,治疗组在IL-6,TNF-α,IL-1β,TLR-4,CAP及LSM与基线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肠道菌群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双歧杆菌及乳杆菌丰度显著升高,而大肠埃希菌及肠球菌丰度则显著下降(P<0.01)。结论 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柴胡疏肝散可以更好地改善NAFLD患者血脂代谢及肝功能,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6.
彩超诊断肺静脉畸形引流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肺静脉畸形引流指肺静脉的一支或全部不与左心房相连,使肺循环的动脉血不经过左房而直接或间接经体静脉引流到右心房。其发病率占先心病的4.5%,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本文就自1994年至2003年1月我院手术病人11例彩超结果与手术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7.
缩窄性心包炎是少见的心血管疾病,其起病隐匿,早期正确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健。本文收集本院近10年米,经手术证实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9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8.
血管排刺加体针治疗偏头痛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性头痛,又称偏头风.主要特性是一侧或两侧头痛、痛势甚剧,痛止如常,反复发作,性质为跳痛、胀痛、敲击痛、多有家族史,可伴有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发作与情绪,劳作等诱因密切相关.西医常采用麦角胺类、安定、卡马西平等治疗,疗效欠佳.祖国医学针灸、中药治疗各有所长,笔者拟血管排刺方法,加体针治疗偏头痛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心房晚电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8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心房内径(LAD)、P波滤波后时限(Ad)及P波终末20 ms电压均方根(LP20),随访2组患者心房颤动发作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LAVI及LAD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LAD较对照组低(P<0.05或P<0.01),但2组LAV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的前3个月比较,治疗的后3个月2组的心房颤动发作频度及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P<0.01),但2组治疗的前3个月房颤发作频度及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的后3个月,2组心房颤动发作频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房颤动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苦参素对不同DNA载量的慢性HBV携带者的疗效。方法将86例不同DNA载量的HBV携带者分为3组:低载量组(HBV DNA 102104)27例,中载量组(HBV DNA 105106)36例,高载量组(HBV DNA≥107)23例,分别给予苦参素片0.3 g口服,每日3次,疗程1 a。期间每3个月分别检测各组患者HBV DNA、ALT和乙肝两对半定量。结果治疗至48周时,3组HBV DNA均明显下降(P<0.05),低载量组HBV DNA下降尤为明显(P<0.01);低载量组累积HBe Ag血清转阴/转换率为40.74%,高载量及中载量组未见HBe Ag血清转阴/转换。3组均未见HBs Ag转阴/转换;高载量组与中载量组HBs Ag及HBe Ag滴度无明显变化(P>0.05);而低载量组HBs Ag滴度显著降低(P<0.01)。肝功能方面,高载量组与中载量组有轻度ALT升高,而低载量组未见ALT升高。结论苦参素片能抑制HBV DNA的复制,降低血清HBs Ag及HBe Ag滴度,尤其是对低载量HBV DNA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