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3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1.
为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方法,选择90例病人对比观察了罗哌卡因伍用哌替啶(A组)、吗啡(B组)或曲马多(C组)各30例用于术后PCE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表明,A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组和C组(P&;lt;0.05),而B组和C组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gt;0.05)。C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大于A组和B组(P&;lt;0.05)。3组病人均无明显的呼吸抑制,B组有2例发生瘙痒,C组50%的病人出现多汗;A、B、C3组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分别是6%和10%,50%和55%,52%和5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哌替啶用于术后PCEA的效果优于罗哌卡因复合吗啡或曲马多,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好的平衡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82.
为对比观察羟丁酸钠、咪达唑仑和依托咪酯用于冠状动脉旁路手术(CABG)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和氧供需平衡的影响,选择ASAⅢ-Ⅳ级拟行CABG的病人4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诱导时分别静注羟丁酸钠(60mg/kg,G组)、咪达唑仑(0.2mg/kg,M组)或依托咪酯(0.3mg/kg,E组),复合芬太尼和哌库演铵。气管插管后,持续吸入1.0%异氟醚,间断静注芬太尼维持麻醉。转流开始前3组分别追加羟丁酸钠、咪达唑仑或依托咪酯,并注射哌库溴铵。采用CCO/SvO2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麻醉前后8个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和氧供与氧耗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诱导前(T0)相比,3组HR在麻醉后均略有增快,以M组显著;MAP在插管后3min(T3)、转流前后(T5、T6)均有所下降(P&;lt;0.01和P&;lt;0.05);MPAP和PCWP几无变化。G组插管后3min(T3)和转流前后(T5、T6)CPP有所下降(P&;lt;0.05),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lt;0.05),但仍在正常范围。G组CO、CI、SVI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gt;0.05),M组CO和CI在T3-T5明显下降(P&;lt;0.05),而E组则无明显变化;3组停转流后CO、CI和SVI均有所增加(P&;lt;0.05)。G组和M组LVSWI于T2-T5有所下降(P&;lt;0.05)。RVSWI仅G组和M组在转流前(L)明显下降(P&;lt;0.01)。3组SVRI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gt;0.05)。C组PVRI略有增高(P&;lt;0.05),M组和E组则有所下降。G组DO2I有所下降,M组在诱导后短暂上升,E组则无明显变化。3组VO2I、O2ER和O2EI均有所下降,G组尤为明显(P&;lt;0.05),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lt;0.05和P&;lt;0.01)。3组心电图均未见心肌缺血加重。术后随访无1例发生术中知晓。结论:3种麻醉药用于CABG麻醉均可提供基本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良好的氧供需平衡。在稳定HR上羟丁酸钠和依托咪酯优于咪达唑仑;在维持CPP方面羟丁酸钠不及咪达唑仑和依托咪酯;咪达唑仑对心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种药物均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对肺循环和右心功能的影响并无差异;在维持氧供需平衡方面以羟丁酸钠为优。  相似文献   
83.
为探讨异丙酚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与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将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异丙酚处理组各18只;每组再分为缺血前、缺血30min和复灌30min3个亚组各6只。分别用TUNEL法测定调亡细胞和用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与缺血前相比,缺血30min及再灌注30min亚组的凋亡指数(AI)显增加(P<0.01),Bcl—2蛋白的光密度值显减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异丙酚组缺血30min及再灌注30min亚组的AI显降低(P<0.01),Bcl—2蛋白的光密度值显增加(P<0.01)。结论:缺血30min及再灌注30min的心肌均发生了细胞凋亡,且再灌注组的细胞凋亡现象更为显。异丙酚通过调控Bcl—2表达而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4.
INTRODUCTION Propofol can inhibit cardiovascular system.In this study,TECO was used to monitor changes of hemodynamics in elders during induction to determined safe and effective dose.  相似文献   
85.
本报告30例法乐四联症小儿术中用脉搏氧饱和度(SpO2)仪的监测结果。麻醉前开放或密闭面罩供氧均能提高SpO2,升至90%以上分别占30%和73.3%。气管内手法通气与机械通气均使SpO2增至90%以上,但气道压不应≥1.96kPa.否则右向左分流量增多而致SpO2显降低.术中急性低血容量,尤其心脏上操作对SpO2影响最大.应密切观察并加以纠治。  相似文献   
86.
自1954年G ibbon首次成功将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 ircu lation,ECC)用于心脏直视手术后,外科技术、麻醉水平、检测技术和灌注技术都取得了迅猛发展。目前,ECC心脏直视手术后因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致命性心律失常等直接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由于中枢神经系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体外循环大鼠肝脏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组)、盐酸戊乙奎醚低剂量组(L-PHC组)和高剂量组(H-PHC组).Sham组只置管不转流,Mod组体外循环预充液中不加入盐酸戊乙奎醚,L-PHC组和H-PHC组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分别加入盐酸戊乙奎醚0.6mg/kg和2mg/kg.于停止体外循环即刻抽取左股动脉血2ml后处死,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观察肝脏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与Sham组比较,Mod组、L-PHC组、H-PHC组血清ALT,AST活性升高(P<0.05);与Mod组比较,L-PHC组、H-PHC组血清ALT、AST活性降低(P<0.01),病理损伤程度减轻;与L-PHC组比较,H-PHC组血清ALT、AST活性降低(P<0.05),病理损伤程度减轻.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0.6mg/ks和2mg/kg可减轻体外循环诱发大鼠肝脏损伤的程度,2mg/kg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88.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BI)是围术期经常遇到的一种病理生理变化,对其处理效果如何可直接影响病人预后,但迄今尚未找到理想的防治方法。本研究旨在观察羟丁酸钠(γ-OH)、咪唑安定(MD)及异丙酚(PP)对大鼠离体心脏MIBI的影响,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三种麻醉药对MIBI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9.
145例老年梗阻性黄疸病人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1984年1月至1996年12月,对145例老年梗阻性黄疸病人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现将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0.
异丙酚对大鼠肾脏缺氧及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大鼠肾脏缺氧及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3组:对照组(A组),缺氧及复氧组(B组)和异丙酚预处理组(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肾组织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硝酸还原法测定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和NO含量。结果:缺氧及复氧后。B组肾组织中8-iso-PGF2α水平明显升高,而NOS活力和NO含量则明显降低,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B组相比,8-iso-PGF2α水平明显下降,而NOS活力和NO含量明显上升,差异亦非常显著(P〈0.01)。结论:异丙酚能明显降低缺氧及复氧后肾组织的8-iso-PGF2α水平,提高内源性NO生成,提示对大鼠肾脏缺氧及复氧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