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5年来治疗的126例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进行对照研究,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三组,每组各42例患者,分别给予西药、中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比较它们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前房积血吸收时间及视力改善情况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使积血吸收快,可明显改善视功能,疗效显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12.
尿胰蛋白酶原-2及Uamy/Ucr比值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萍 《四川医学》2009,30(4):580-582
目的探讨尿胰蛋白酶原.2及尿淀粉酶/尿肌酐(Uamy/Ucr)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非胰腺炎急腹症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人员进行血清淀粉酶(Samy)、尿淀粉酶(Uamy)、尿肌酐(Ucr)及尿胰蛋白酶原.2测定。结果急性胰腺炎尿胰蛋白酶原.2的诊断特异性最高,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剐为94.4%和95.2%,其次Uamy/Uer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92.8%(临界值为75U/ret001),二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最高,分别为97.2%和97.6%,而临床常用的诊断指标Samy、Uamy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低于前两者。结论尿胰蛋白酶原.2及尿淀粉酶/尿肌酐比值检测是较好的早期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13.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诊断宫外孕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宫外孕的检出率.方法 回顾分析72例宫外孕声像图表现,将超声结果与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72例宫外孕中,31例位于左侧输卵管,37例位于右侧输卵管, 2例位于右侧宫角部,1例位于左侧宫角部,1例位于子宫颈.漏诊 3例,误诊1例,超声确诊6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4%.结论 B超在宫外孕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14.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在辅以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亚低温治疗常用于心肺复苏后病人、颅脑损伤及重型颅脑手术后病人、低温麻醉病人、高热惊厥或超高热病人、感染中毒性休克早期病人及颅内感染等病人.亚低温治疗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精心的护理配合,因此本文就亚低温治疗实施的护理配合及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病情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15.
目的观察覆硅胶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术前均行食道钡餐检查及胃镜检查,对有适应证者,行食管支架置入治疗。结果本组95例良恶性食管狭窄患者共置入95枚食管支架,所有支架均一次放置成功。结论食管支架置入术对于食管良恶性病变导致狭窄所致的吞咽困难,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是一种操作安全、创伤小、见效快,患者比较容易接受的姑息治疗方法,可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16.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不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搜集关于不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2月。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数据和质量评价,采用Stata16.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该研究共纳入62篇RCTs,涉及10种干预措施,包括50 704名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增加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方面,SUCRA概率排序依次是罗莫单抗>阿巴洛肽>特立帕肽>雷奈酸锶>地舒单抗>唑来膦酸>阿仑膦酸>伊班膦酸>利塞磷酸>雷洛昔芬>安慰剂;在增加髋骨骨密度方面,SUCRA概率排序依次是罗莫单抗>地舒单抗>雷奈酸锶>阿巴洛肽>唑来膦酸>阿仑膦酸>伊班膦...  相似文献   
317.
AngⅡ是RAS中最为重要的活性激素,它在高血压的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膜表面的AngⅡ受体是AngⅡ功能的主要介导。目前已证实有两种特异性AngⅡ受体亚型:AT1受体和AT2受体。业已确定的AT1受体有两个亚型:AT1A受体和AT1B受体。AT1受体和AT2受体最主要的区别在于AT1受体是能被Losartan选择性抑制的受体,  相似文献   
318.
目的 评估应用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确诊原发性骨质疏松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且注射唑来膦酸3年以上的88例患者病例资料,收集所有患者基线资料及用药1~6年内各时期腰椎L1-4、左股骨颈和左股骨颈上端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N端骨钙素(N-osteocalcin,N-OC)、β-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β-isomerized carboxy-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以及血清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1 N-peptide,P1NP)四项标志物水平,用药期间新发骨折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各项指标变化趋势,评估其用药6年内的疗效变化。结果 研究对象年龄(64.94±10.02)岁;唑来膦酸注射液的使用年限(4.65±1.07)年,最长的使用年限长达6年。腰椎BMD在用药第6年相较治疗前增加了24.18%,总体增幅最大;左股骨颈BMD在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