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医药卫生   101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通过对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对比分析,了解NIPPV对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评价NIPPV在治疗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Ⅱ型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比分析NIPPV对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AECOPD所致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应。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63.8±12.5)岁,其中职业性肺疾病10例(尘肺8例,石棉肺2例),脊柱后凸畸形或严重胸膜肥厚粘连5例,支气管扩张3例;AECOPD组33例,男26例,女7例,年龄(69.0±8.5)岁。结果:与NIPPV治疗前比较,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应用NIPPV治疗后第5天和出院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下降(P<0.05);pH值在出院前显著改善(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在应用NIPPV治疗后及出院时各时间点均显著升高(P<0.05)。在AECOPD组同NIPPV治疗前比,应用NIPPV治疗后各时间点和出院前PaCO2均显著下降(P<0.05),pH值显著改善(P<0.05);同NIPPV治疗前比,应用NIPPV治疗第2天、第3天、第5天和出院前PaO2显著升高(P<0.05)。结论:NIPPV对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和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NIPPV治疗AECOPD所致Ⅱ型呼吸衰竭与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比,pH值和二氧化碳潴留改善得更快,而氧合在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改善得更快。NIPPV可用于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Ⅱ型呼吸衰竭的抢救治疗。  相似文献   
152.
背景:阿仑膦酸钠的抗骨吸收作用是通过其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完成的,近年亦有报道证实红霉素有直接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和红霉素抑制钛颗粒刺激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6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14h后分为红霉素组及阿仑膦酸钠组,每组分为6个亚组。红霉素组:A组:仅为巨噬细胞;B组:巨噬细胞+钛颗粒;C组:巨噬细胞+钛颗粒+红霉素1μg/L;D组:巨噬细胞+钛颗粒+红霉素10μg/L;E组:巨噬细胞+钛颗粒+红霉素100μg/L;F组:巨噬细胞+钛颗粒+红霉素1000μg/L。阿仑膦酸钠组分组及剂量同红霉素组。培养24h后,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质量浓度。结果与结论:B组白细胞介素1,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F组白细胞介素1,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质量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同剂量阿仑膦酸钠和红霉素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钛颗粒可以刺激巨噬细胞分泌大量的白细胞介素1,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红霉素、阿仑膦酸钠能够呈剂量依赖型地有效抑制钛颗粒诱导的巨噬细胞分泌白细...  相似文献   
153.
患者 男,43岁.活动后心悸、胸闷2个月,以主动脉根部瘤、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二尖瓣腱索断裂合并重度关闭不全、心功能Ⅲ级、 右侧孤立肾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40/40 mm Hg,心尖区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4/6级舒张期杂音,胸骨右缘第2、3肋间闻及3/6级舒张期杂音,有水冲脉,股动脉闻及枪击音,余未见明显异常.64排CT示:升主动脉瘤,最宽处64 mm,长52 mm,右肾缺失.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全心增大,左心室内径72 mm,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二尖瓣前瓣腱索断裂,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肺动脉平均压57 mm Hg.  相似文献   
154.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糖尿病足溃疡发生率也不断升高,而糖尿病足溃疡病情较为复杂,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模式,因此临床上仍需不断总结治疗方法.糖尿病足溃疡是因患者长期处于高糖状态,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可直接对患者神经传导、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等产生抑制作用,此外其可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对患者血管及神经产生毒性作用,会使...  相似文献   
155.
目的分析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筛查通过的低月龄婴儿的耳声发射和1 000Hz声导抗测试的结果,探讨两者联合应用评估低月龄婴儿中耳功能的价值。方法对68例136耳AABR听力筛查通过的0~6月龄婴儿行TEOAE、DPOAE、1 000Hz声导抗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68例136耳中,TEOAE通过89耳(65.44%),DPOAE通过90耳(66.18%),1 000Hz声导抗检查中鼓室导抗图为A型74耳,D型22耳,As型15耳,B型16耳,C型4耳,其他型5耳;②在A型和D型鼓室导抗图婴儿中,DPOAE和TEOAE通过率无明显差异(P>0.05),鼓室导抗图异常的婴儿中,DPOAE通过率低于TEOAE(P<0.05);③随着月龄的增大,TEOAE通过率有下降趋势,DPOAE通过率与正常鼓室导抗图比例在1~3月龄较低。结论部分AABR听力筛查通过的婴儿存在中耳功能异常,DPOAE对中耳病变的检出优于TEOAE;1 000Hz声导抗联合DPOAE检测对低月龄婴儿的中耳功能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开展不同频率冲击波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0月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收治的11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4个治疗小组,即低频组、中频组、高频组和普通针刺组,每组各28例。观察四组患者不同频率冲击波治疗效果和治疗后疼痛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中频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低频组的64.29%,高频组的71.43%及普通针刺组的67.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冲击波中频组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而言,采用冲击波中频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较高,同时总体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为此可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7.
目的 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16 E6、E7和E5基因在湖北地区不同阶段宫颈上皮病变患者组织中的分布以及E6、E7基闪的变异特点.方法 从124例宫颈癌、1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Ⅰ+CINⅡ级、23例CIN Ⅲ级和3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中提取组织DNA,用HPV16 E6、E7和E5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对部分扩增的 E6 和 E7 产物片段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在官颈炎、CIN Ⅰ+CINⅡ级、CINⅢ级和宫颈癌组织中,E6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25.0%、29.4%、60.9%和76.6%;E7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16.7%、41.2%、43.5%和61.3%:E5 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5.6%、5.9%、30.4%和40.3%.E6、E7和E5基因在不同阶段宫颈上皮病变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80例官颈癌测序组织中,有47例发生E6基因178位点的T→C突变,突变率为58.8%,相应氨基酸由天冬氨酸(Asp)改变为谷氨酸(Glu);而在20例宫颈炎和22例CINⅠ~Ⅲ级测序组织中,E6基因178位点的突变率分别为25.0%和31.8%.在30例宫颈癌测序组织中,有21例发生E7基因647位点的A-G突变,突变率为70.0%,相应氨基酸由天冬酰胺(Asn)改变为丝氨酸(Ser);而在20例宫颈炎和22例CINⅠ~Ⅲ级测序组织中,E7基因647位点的突变率分别为35.0%和40.9%.结论 HPV16 E6、E7和E5基因与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有高度的相关性.但E5基因在不同阶段官颈上皮病变中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中国湖北地区流行的HPV16病毒株可能为HPV16亚洲型变异株.  相似文献   
158.
目的了解南昌市医科类大学生的亚健康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南昌市2所医科类院校的783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亚健康量表对其亚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结果调查对象的亚健康症状检出率为71.5%,子项目生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及社会亚健康的检出率分别为64.2%、41.1%及30.8%。χ2检验结果显示,西医专业、女生和非新生的亚健康或其子项目的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学习成绩、上网时间、锻炼时间、熬夜、吸烟是亚健康症状及其子项目的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南昌市医科类大学生亚健康症状检出率较高,学习压力和不良行为习惯等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9.
目的:探讨检测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对门诊122例男性不育患者行Y染色体AZFa、AZFb、AZFc和AZFd区15个序列标签位点(STS)[包括由欧洲男科学会(EAA)推荐的6个STS位点]基因进行微缺失检测,并同时进行基础性激素和染色体核型检测。结果:122例男性不育患者中AZF基因微缺失患者共检出12例,总缺失率为9.8%(12/122),其中无精子症组、严重少弱精子症组和少精子症组患者的缺失率分别是11.1%(5/45)、10.9%(6/55)、4.5%(1/22);1例为染色体核型异常,核型为45,XY,-13-14+t(13;14 )(q11;q11),未检测到AZF微缺失。无精子症组和严重少弱精子症组患者Y染色体AZF微缺失率明显高于少精子症组(χ2=7.810,P=0.005;χ2=7.700,P=0.006)。3组间基础性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ZF微缺失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引起原发性无精子症、严重少弱精子症和少精子症。男性不育患者在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前进行AZF微缺失检测,可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治疗带来的心理痛苦和经济压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0.
目的 了解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不同降钙素原(PCT)水平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CAP患者287例。根据PCT水平,将其分为A(PCT<0.10 μg/L,n=110)、B(0.10 μg/L≤PCT≤0.25 μg/L,n=99)、C(0.25 μg/L0.50 μg/L,n=47)4组。比较并分析4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各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分析NT-proBNP与炎性标志物、全血肌钙蛋白I(TNI)及肺炎严重度指数(PSI)的相关性。结果 (1)4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及合并症中的糖尿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症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高血压、冠心病、心房纤颤及脑血管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组患者体温、心率、呼吸频率、PCT、NT-proBNP、氢离子浓度指数(pH)、氧分压(PO2)、氧合指数、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P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舒张压、TNI及二氧化碳分压(P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患者NT-proBNP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NT-proBNP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NT-proBNP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NT-proBNP与TNI(rs=0.21,P<0.05)、PCT(rs=0.30,P<0.05)、WBC(rs=0.15,P<0.05)、NEUT(rs=0.25,P<0.05)、ESR(rs=0.23,P<0.05)、CRP(rs=0.40,P<0.05)及PSI(rs=0.54,P<0.05)均呈正相关。以PCT>0.25 μg/L为截点,进一步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细菌感染患者中NT-proBNP与PCT呈正相关(rs=0.40,P=0.00)。结论 细菌感染加重可以导致患者NT-proBNP水平增高,可能是由细菌内毒素通过炎性递质介导,推测NT-proBNP可以作为反映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