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0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移位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固定与全髋置换术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内固定和全髋置换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50例65岁以上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透视下闭合复位三枚平行空心螺钉内固定,另一组行全髋置换术。有精神障碍共19例。结果 全髋置换组术后1年内Harris髋关节评分优于内固定组,而病死率两组无差异。有精神障碍者全髋置换术后并发症多与内固定组。分别为32%及5%,在精神正常者则相反,分别为12%和60%。2年病死率在有精神障碍者为8/19,精神正常者为3/31(P<0.001)。结论 对有错位的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若精神正常或对功能恢复要求较高,应行全髋置换术。  相似文献   
92.
髋臼生物力学实验中骨盆位置选择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盆骨折由高能量创伤所致,随着交通事故,工伤事故增多,骨盆骨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开放性骨盆骨折是严重致命性创伤。由骨盆骨折波及髋臼,由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所致髋臼骨折,治疗难度较大。对移位的髋臼骨折应以手术治疗为主,但髋臼骨折固定方法优劣,需要生物力学实验验证,同时生物力学实验推动骨外科学向新的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间断拔钉是否可降低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率.方法:取本地自然放养的健康成年山羊18只,建立双侧股骨颈骨折后三枚加压螺纹钉固定的模型,随机取羊的一侧为实验侧,分别于术后4、8、12周各拔一钉;另一侧为对照侧,术后12周时三枚钉一起拔出.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于术后8、12、16周处死取材.期间做X线检查,核素骨显像及组织学检查对比两侧愈合情况有无差别.结果:骨同位素显像血流相及血池相显示A组、B组实验侧动脉灌注及静脉回流较对照侧通畅,静态相显示实验侧血运优于对照侧;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在血管生成、编织骨生成、坏死骨清除等阶段实验侧均优于对照侧.结论:应用间断拔钉法治疗股骨颈骨折,可改善股骨头血运,降低股骨头的坏死率.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自制跟骨解剖钢板及易断螺栓系统的生物力学性能,同时研究其固定跟骨骨折的有效性。方法:将16具新鲜足标本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轴向加压损伤试验,制成跟骨骨折模型,并记录试验组标本的最大栽荷及最大足弓位移。试验组标本采用自制钢板螺栓系统进行内固定,对照组行传统AO钢板螺钉固定。完成固定后进行轴向加压试验,测量并记录两组标本的最大载荷、足弓位移和跟骨增宽。结果:试验组标本发生跟骨骨折时的最大栽荷、足弓最大位移分别为(5711.19±86.55)N和(18.57±2.79)mm,经自制钢板螺栓系统固定后的最大载荷及负荷600N时的足弓位移、足弓最大位移、跟骨增宽分别为(7866.74±181.58)N、(1.54±0.87)m/l/、(19.35±3.64)mm和(0.54±0.37)mm。对照组跟骨骨折模型经AO钢板螺钉固定后,测得最大载荷及负荷600N时的足弓位移、跟骨增宽分别为(6702.94±241.06)N、(3.31±1.07)mm和(1.73±0.69)mm。试验组标本行内固定前、后进行比较,最大载荷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最大足弓位移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后两组标本之间比较,各参数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跟骨骨折经自制内固定系统治疗后完全能达到正常足的生物力学性能,并能维持足弓强大的载荷,跟骨解剖钢板及易断螺栓系统的固定强度和效果均优于AO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95.
骨盆骨折分类与骨盆动脉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血管损伤是骨盆骨折的严重并发症 ,往往引起大出血及休克。文献报道不稳定骨盆骨折死亡率为 1 0 %~2 0 % [1 ,2 ] ,骨盆骨折出血的死亡率更高 ,Brown等[3] 报告死亡率为 60 %。研究不同类型骨盆骨折血管损伤特点对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极为重要。笔者着重探讨骨盆骨折类型与血管损伤关系。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44例骨盆骨折血管损伤患者 ,男 35例 ,女 9例 ;年龄 2 1~ 5 2岁 ,平均 33.5岁。交通伤 2 2例 ,压砸伤8例 ,坠落伤 8例 ,其他伤 6例。按照Young -Bergess骨盆骨折分类标准 ,LC型 6例 (侧方挤压型 ) ,APC型 2 2例 (前后挤压…  相似文献   
96.
[目的]桡骨小头粉碎骨折时往往行桡骨小头切除术。本研究目的是分析桡骨小头粉碎骨折伴尺骨冠突骨折时行桡骨小头切除前后肘关节的稳定性。[方法]选取骨密度值相近的上肢标本20对,经X线片证实无风湿、结核、肿瘤、骨折、畸形等。剥离上肢所有的皮肤、肌肉和筋膜,完整保留肘关节囊、内外侧副韧带、环状韧带及尺、桡骨骨间膜。调制好的牙托粉与标本两端固定后,将标本伸直侧位自由放置于生物力学机,关节轴与水平面垂直,肱骨外髁向上,于肱骨外髁处垂直向下载荷,记录肘外翻位移。将标本竖直固定于生物力学机,尺桡骨向下,肘关节伸直位,做肘外旋扭转,记录肘关节的转角。[结果]桡骨小头粉碎骨折伴冠突无骨折、Ⅰ型骨折、Ⅱ型骨折在桡骨小头切除后较切除前肘外翻位移及外旋角经统计学比较各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伴冠突Ⅲ型骨折时在桡骨小头切除后较切除前肘外翻位移及外旋角显著增大。[结论]桡骨小头粉碎骨折伴冠突Ⅰ、Ⅱ型骨折行桡骨小头切除前后肘关节均稳定,可行桡骨小头切除术,Ⅲ型骨折不稳定,应修复桡骨小头或假体置换,并修复冠突及尺桡侧副韧带。  相似文献   
97.
骨盆骨折血管损伤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血管损伤的机制。方法:20具新鲜成年国人骨盆标本,采用前后双侧入路解剖,观察髂内外血管的走行特点、分型与骨盆韧带、骶丛神经的关系,观察血管在骨盆壁上的投影位置,测量每一根血管到骨壁的垂直距离,观察各动脉间的侧支吻合情况。结果:骨盆动脉血管根据口径可分为3类:(1)小口径动脉,直径小于3.0mm。(2)中等口径动脉,直径3.0~5.0mm。(3)大口径动脉,直径大于5.0mm。据血管距骨壁的距离可分为靠近骨壁的血管(平均距离小于10.0mm)及远离骨壁的血管(平均距离大于10.0mm)。阴部内动脉与骨壁关系不明显。骨盆动脉分支间有广泛的吻合支。结论:骨盆动脉解剖学特点决定了在骨盆骨折中损伤的机率,骨盆动脉有广泛吻合支是骨盆动脉出血止血困难的原因。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骨折并发肺栓塞的防治策略,为提高骨折并发肺栓塞的防治率提供临床资料.[方法]总结21例资料完整的骨折并发肺栓塞病人,分析其诊断、治疗方法,总结防治策略.[结果]21例病人中,3例住院期间因肺栓塞死亡,其余18例治愈出院随访至今效果满意.[结论]骨折病人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病率较高.临床工作中重视不够,漏诊率较高.早期正确诊治疗效好.  相似文献   
99.
拇长伸、屈肌腱移位治疗拇外翻的系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疗效欠佳,且易复发、外形不美观等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作者对拇外翻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学进行了探索,提出通过切断拇内收肌,并行拇长伸、屈肌腱移位治疗拇外翻,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基础、生物力学、临床疗效的系统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
骶骨骨折和骶髂关节脱位发生率逐年增高,目前已有几种外固定和内固定方法治疗骨盆后环损伤,但是对于骶骨骨折和骶髂关节脱位仍然缺乏特有的诊疗程序[1]。笔者根据骨盆后环的解剖及力学特点,研制骶骨及骶髂关节损伤三维复位固定器,用以解决侧方挤压等造成的骶骨骨折和骶髂关节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