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8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通过分析参与地震医疗救护护理人员的组成结构状况,研究总结全科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灾难医学救援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进而有针对的进行强化培训.方法 回顾国际救援工作记录.分析全科护理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结构及其在救援现场的救护工作.结果 将全科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灾难现场救援,开展多种形式的救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功教治了4名幸存者.结论 护理复合型人才在灾害救援现场发挥重要作用,应进一步针对灾难现场伤员特点加强护理人员专业培训.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应用于护理专业学生实习管理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应用于241名2010年护理专业的实习学生,根据人际关系理论的4个阶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并与2009年未实施人际关系理论的学生进行实习效果的比较。结果 2010年实施人际关系理论后与2009年未实施人际关系理论比较,学生的实习成绩和带教的测评成绩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报名参加竞聘的合格学生人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应用于护理专业学生的实习管理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习成绩和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医院的归属感,调动学生留院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3.
肝移植患者PICC置管渗血量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152例肝移植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如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等,分析其与PICC置管后1周内渗血总量的相关性.结果 152例患者渗血的发生率是10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穿刺部位、凝血酶原时间是肝移植患者PICC穿刺点渗血的影响因素.结论 肝移植患者进行PICC置管时,医护人员应尽量选择肘上穿刺并高度关注患者置管时的凝血酶原时间,以降低患者置管后渗血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及渗血量.  相似文献   
104.
近年来,医院聘用护士的比例不断上升,已成为护理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临床护理工作的主力军。在缓解护理人员紧缺现象的同时,由于在用人制度方面缺乏长期劳动关系的约束,加之工作压力大、劳动待遇低等因素的影响,使聘用护士有较强的临时心理、流动性较大,影响了护理质量[1]。这是一直困扰军队医院护理管理者的问题,如何强化聘用护士队伍稳定性建设、优化聘用护士管理是当前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解答的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提高肝移植患者重返工作率,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以97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其术后就业情况分为工作组(42例)与未工作组(55例),对两组术后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使用改编的肝移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进行测量。结果肝移植术后工作组的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症状及不良反应评分显著高于未工作组(均P0.01)。对重返工作的患者而言,影响其整体生活质量的因素为患者对未来的信心、进行业余爱好受到的限制、从亲朋得到物质或经济帮助、记忆力情况(P0.05,P0.01)。患者对未来的信心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肝移植患者重返工作岗位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医务人员应重视其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促进其重返工作岗位,以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的处理原则.方法35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粗隆下骨折行切开手术复位,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3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7-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4-26周。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感染发生,1例出现轻度髋内翻。按Sander评分标准:优33例,良1例,差1例,优良率:97.1%。结论该方法固定可靠,便于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粗隆下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7.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复杂性、破坏性等特点[1],故如何使护理人员配置从数量、结构等方面满足地震救援特点的需要,是地震救援中的重要问题。从护理人员角度来看,充分做好个人准备是顺利开展救援工作的基本前提。2013年4月20日,武警总医院奉命组建救援队赴雅安开展地震救援,现以此次救援为例浅谈在地震救援中护理人员配置与个人准备。  相似文献   
108.
各类灾害性事件对提高灾害救援护理培训的实际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中国国际救援队自测演练过程为研究范围,对情景模拟法在灾害救援护理培训中的应用以及实际救援中起到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与传统的灾难护理培训相比,通过实际救援工作的检验,情景模拟方式更有助于增强护理人员的团队意识及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护理人员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能力。  相似文献   
109.
论灾害护理学在中国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近30年意外灾害在世界范围内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灾害医学就是在越来越多的意外伤害事故提出迫切医疗需求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主要是研究各种灾害对人体损害的规律,并对灾难引起的健康问题进行预防、快速反应和康复〔1〕。灾害医学的出现也为护理人员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各种灾害救援活动中,护士总是同其他专业人员共同工作在救灾第一线,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社会学家及医学家也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医学救援离开了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将难以承担其…  相似文献   
110.
灾害护理学在紧急医疗救援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作为医疗工作中—支重要的力量,数以万计的护理人员参加了汶川地震的医疗救援。作者基于抗震救灾的经验,提出以下意见:应建立中华灾害护理学会,以研究、协调、管理、和指导有关工作,灾害医学和灾害护理学应纳入护理教学,医疗救援队中护士的人数至少应为医生人数的两倍,灾害救援工作中应包括心理支持,应加强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