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医药卫生   49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51.
微型钛板固定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评价微型钛板固定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至2011年4月,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ARCH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获得完整随访16例(A组),与2007年3月至2009年1月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18例(B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OA(17分法)评分改善率、轴性症状的产生及颈椎曲度的变化。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JOA评分改善率A组分别为(122.0±26.8)min、(153.0±46.7)ml、(59.4±11.6)%,B组分别为(119.0±28.6)min、(151.0±50.4)ml、(58.7±12.7)%,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有明显轴性症状患者为3例(18.75%),B组为6例(3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前颈曲角度(17.9±5.2)°与术后的(18.2±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颈曲角度(18.1±6.3)°与术后的(16.3±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钛板固定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能减少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和颈椎曲度的丢失,可提高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Russell-TaylorⅡ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固定。结果 2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0~24个月。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优13例,良10例,中5例。结论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可以达到可靠的固定效果,骨折愈合较快,短期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距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对22例距骨颈骨折患者根据Hawkins分型,Ⅰ型(4例)骨折者行膝下短腿石膏管形固定,Ⅱ型(11例)和Ⅲ型(7例)骨折者除1例Ⅲ型骨折行距下关节一期融合外,其余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观察术后伤口愈合、骨折愈合及内固定情况。疗效采用Hawkins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19例获随访,时间12个月~2年10个月。术后1例患者外侧切口皮缘局部坏死,1例伤口感染,经换药及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后分别于术后3周及1周治愈;距骨缺血坏死2例,足踝及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3例;至末次随访时X线未发现螺钉松动、断裂。Hawkins评分:优11例(Ⅰ型3例,Ⅱ型8例),良5例(Ⅱ型2例,Ⅲ型3例),可2例(Ⅲ型),差1例(Ⅲ型)。结论术前正确的骨折分型、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及恰当的手术时机是治疗距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能减少并发症、提高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54.
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危险相关因素. 方法 入选126例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男85例,女41例,年龄38岁~81岁,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狭窄组56例,无再狭窄组70例,平均随访时间(6.81±5.7)个月. 结果 男性、吸烟、糖尿病、病变长度、术前狭窄程度与支架内再狭窄有显著差异性(P<0.05);和患者年龄、高血压、血脂、病变部位、分型、病变血管支数无显著差异性(P>0.05). 结论 男性、吸烟、糖尿病、病变长度、术前狭窄程度是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危险因素,而患者年龄、高血压、血脂等与再狭窄无关.  相似文献   
55.
投掷运动的生物力学及损伤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介绍近年投掷运动学和投掷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了投掷运动发生肩部,肘部损伤及肱骨干骨折的损伤机制,提出了投掷损伤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6.
内眦部眼睑裂伤,常可致泪小管断裂,以下泪小管断裂常见。泪液大部分从下泪小管引流,因此吻合断裂的泪小管,对防止溢泪的并发症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对临床中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65例手术吻合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7.
异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异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32例(32侧)术前X线片示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患者经手术切开复位,以异型钢板内固定。结果:27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3个月,根据术后X线片结果及改良Shea功能评估标准,23(85.2%)例功能良好,2例(7.4%)有内收功能受限伴腕关节疼痛。结论:切开复位异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8.
2000年3月-2004年6月,采用后路椎间融合或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失稳型间盘突出症29例,随访资料完整2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骶神经前后根交叉组合切断治疗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通过动物实验 ,建立不同脊髓平面的骶神经前后根交叉组合切断的方法 ,打断膀胱的全部同平面脊髓反射弧 ,获得与完全性后根切断相同的膀胱顺应性[1] 。 1999年 10月对 3例完全性圆锥上脊髓损伤 (SCI)患者施行了骶神经前后根交叉组合切断术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3例。男 2例 ,女 1例。年龄 35~ 4 6岁。脊髓损伤平面分别为T5,T8和T10 。手术时间伤后2年 2例 ,伤后 2 3年 1例。 3例均存在下肢肌张力增高 ,膝、踝反射亢进 ,踝阵挛和巴彬征 (+) ,肛门反射和球海绵体反射均存在。 2例男患者中 1例带阴茎套集尿袋 ,1例…  相似文献   
60.
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方法探讨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6年起我们运用腰椎牵抖整复及下肢拔伸、压腿等方法治疗82例腰椎间盘突出较巨大(突出物高度大于8 mm)临床疼痛症状明显、但因各种原因难以行手术的患者,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