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5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152篇
医药卫生   481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480篇
  2000年   433篇
  1999年   344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9篇
  1974年   8篇
  196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目的 :依据我国成人体重判定行业标准,评价现行代谢综合征(MS)3种诊断标准在合肥市中老年人群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合肥市某社区内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按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诊断标准、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诊断标准和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方案第3次报告(NCEP-ATPⅢ)分别计算MS的患病率,依据我国成人体重判定行业标准,修订现行CDS标准作为参考标准,评价上述3种标准及修订后的IDF和ATPⅢ在实际疾病筛查中的意义。结果:共调查2 860名居民,男1 093名(占38.22%),女1 767名(占61.78%),平均年龄(56.38±10.8)岁。按照CDS、IDF、ATPⅢ和参考标准,调查对象MS患病率分别为23.39%、34.55%、37.20%和26.71%,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2.18%、33.73%、36.28%和25.33%。CDS与参考标准诊断时,男女间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60~69岁年龄段MS患病率最高。IDF与ATPⅢ标准诊断时,50~59岁年龄段MS患病率最高,女性MS患病率高于男性。相同年龄段、相同性别人群均表现出CDS标准诊断MS患病率最低,ATPⅢ标准诊断MS患病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参照参考标准,现行CDS、IDF和ATPⅢ的灵敏度分别为87.57%、80.10%和84.29%,特异度分别为100.00%、82.06%和79.9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61.94%和60.53%。修订后的IDF和ATPⅢ标准MS患病率分别为27.31%和32.76%,特异度分别为88.31%和84.4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8.63%和65.10%。结论:调查对象MS患病率较高,现行3种诊断标准中CDS标准诊断MS患病率最低,ATPⅢ标准诊断最高,参照成人体重判定修订现行标准,可提高CDS标准下MS患病率、IDF和ATPⅢ标准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在实际筛查工作中应结合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952.
本文以双功及彩色Doppler定量研究205只肾的肾内动脉血流,旨在评价这一技术在肾血管性高血压筛选诊断中的作用。研究对象分四组:①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组:15只肾,全部经肾血管造影证实;②肾实质性高血压组(60只肾);③原发性高血压组(80只肾);④正常人组(50只肾),均经血管造影或肾活检或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临床确诊。采取经腰背扫描、首先显示肾内动脉彩色血流树,脉冲Doppler取样  相似文献   
953.
川芎系芎穹之产于四川者,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性辛香行散,温通血脉,上行头颠,下走血海.功善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善治血瘀气滞诸痛,有寒者用之最宜,被前人誉为血中之气药.又善治头痛,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瘀、血虚,皆可随证选用,故前人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1].  相似文献   
954.
目的 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菟丝子醇提物中总黄酮、总多糖含量的影响,测定菟丝子不同炮制品中绿原酸、芦丁、紫云英苷、金丝桃苷、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菟丝子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总多糖的含量,采用HPLC对菟丝子不同炮制品中绿原酸、芦丁、紫云英苷、金丝桃苷、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的含量进行分析。建立菟丝子不同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筛选菟丝子炮制前后差异性成分。结果 菟丝子各炮制品醇提物中总黄酮、总多糖含量均高于生品,各炮制品中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和槲皮素含量与生品差异明显,盐炙和酒炙可促进菟丝子中7种成分溶出。菟丝子不同炮制品醇提物HPLC指纹图谱共有17个特征峰,鉴别指认其中7种化合物。PCA结果显示,菟丝子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差异明显,OPLS-DA筛选出山柰酚、异鼠李素、绿原酸、12号峰、16号峰、金丝桃苷、紫云英苷7种化合物为菟丝子炮制前后的差异性成分。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菟丝子中总黄酮、总多糖及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不同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结合7种特征性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  相似文献   
955.
目的 观察预见性血糖管理在改善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血糖波动的效果.方法 选取42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预见性血糖管理前后分别收集3个月的血糖值,并进行分析.结果 实施预见性血糖管理后血糖水平的标准差(1.52±0.63) mmol/L、血糖波动系数(0.18±0.06)、最大血糖波动幅度(5.15±2.35)mmol/L、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1.55±0.7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77±0.99)%、总糖化血红蛋白(8.79±1.02)%,均低于实施预见性血糖管理前的(2.30±0.90)mmol/L、(0.27±0.07)、(8.55士3.61)mmol/L、(2.28±0.80) mmol/L、(7.36±1.62)%、(9.99±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预见性血糖管理能降低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糖波动,使血糖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956.
目的探讨并总结重症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脏恶病质患者围术期处理经验和特点,提高外科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54例心脏恶液质瓣膜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结果二尖瓣置换术17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术35例,主动脉瓣、二尖瓣及三尖瓣置换术2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52例,术后早期死亡4例(7.4%)。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围术期营养支持,正确地选择好手术时机,加强术中处理,积极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57.
958.
959.
小分子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通过与靶序列特异性相互作用,在转录后调节基因表达,miRNA可调节约30%的人类蛋白编码基因,参与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调控[1]。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CR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居所有肿瘤发病率的第五位(在经济发达的地区,CRC甚至跃居第二,仅次于肺癌),且发病年龄亦有年轻化趋势[2]。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特异性miRNA的异常表达在CRC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miRNA与CRC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60.
背景:通过将两种及两种以上材料共混制备复合支架材料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利用各种材料的互补特性来满足组织工程对支架的要求。目的: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丝素蛋白复合三维支架材料,并研究其细胞相容性。方法:将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与丝素蛋白分别按质量比为1∶1∶5、1∶2∶5、1∶3∶5的比例混合,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丝素蛋白复合材料,测试其孔隙率、孔径大小、吸水膨胀率及压缩力学性能。将表征结果良好的质量比为1∶2∶5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丝素蛋白复合材料与MC3T3-E1细胞体外复合培养,MTT法检测复合培养2,4,6,8,12 d后的细胞活性。结果与结论: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丝素蛋白按质量1∶2∶5的比例混合更符合要求:孔径98-260μm,孔隙率为(96.72±2.78)%,吸水膨胀率为(549.37±35.29)%,生物力学试验机测定其力学性能稳定、压缩应变及弹性模量等指标适宜骨组织工程研究应用。MC3T3-E1细胞在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丝素蛋白复合三维支架上生长增殖良好,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丝素复合三维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