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3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DEHP是用量最大的PAEs物质,是一种公认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拟雌激素或抗雄激素作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工业以及农药、化妆品、医疗器具、儿童玩具等领域,导致DEHP大量进入环境。近年来,人们发现DEHP及其主要的代谢产物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MEHP)对雄性动物具有潜在的生殖系统毒性。作者就DEHP及MEHP的雄性生殖毒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2.
随着全科医学学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首都医科大学非常重视全科医学学科的发展,率先成立了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为全科医学学科的发展搭建了平台。对首都医大自成立以来第一届独立招生的全科医学“5+3”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展开了专项调研,通过走访该校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所属的7个全科医学临床学系,访谈了包括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工作管理者等相关人员,详细了解目前全科医学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现状,收集了大量信息,并及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相应对策,为进一步规范"具有首医特色的新型全科医学‘5+3’培养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3.
目的比较XELOX和DF方案对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32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XELOX组和DF组。所有病例治疗4周期以上,按WHO标准评价并比较两组的客观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XELOX组总有效率52.3%,DF组总有效率47.8%(P〉0.05)。XELOX组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为36.92%,明显高于DF组的13.43%(P〈0.05);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为41.54%,显著低于DF组的85.07%(P〈0.05);其余各项常见的副作用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ELOX方案与D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相当,而XELOX方案骨髓抑制副反应小,耐受性好,更易为老年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 group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i-bonucleotide reduc tase,RRM1)、3型β微管蛋白(tubulin beta-3,TUBB3)指导化疗药物个休化选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7例晚期NSCLC患者,按病理组织充足与否分个体化化疗治疗组(A组)及对照组(B组)。A组采用分支DNA-液相芯片技术测定ERCC1、RRM1及TUBB3的mRNA水平,并根据测定结果确定化疗方案,B组则使用吉西他滨+顺铂治疗。结果:A组有效率为63.2%,明显高于B组(P<0.05);A组、B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8.9% 和50.0%(P<0.05);A组中吉西他滨+顺铂患者的有效率高于B组相同方案化疗者;2组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但2组改善率无显著差别(P >0.05);2组不良反应无差异且均易耐受。结论:分支DNA-液相芯片技术测定ERCC1、RRM1及TUBB3的mRNA水平用于指导晚期NSCLC个体化化疗方案,能显著提高化疗有效率;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在分子标志物指导策略下运用效果更明显,但仍需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5.
环丙沙星与庆大霉素联用的抗生素后效应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应用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efect,PAE)可评价抗菌药的联合作用。氟喹诺酮类与氨基糖苷类在治疗感染时,常联合应用。为此,我们对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PLX)和庆大霉素(Gentamicin,GTM)联用的PA...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猪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百分位点和心梗体积、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以期指导研究者能够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心功能要求选择合适的LAD结扎百分位点。方法将47只小型猪开胸结扎心脏LAD中远段约30%~75%的不同百分位点,分别于术前、术后1 h心脏超声检查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3 d进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4周处死测量前降支结扎位点和梗死体积,最后用简单直线回归模型分析LAD结扎百分位点和心梗体积、左室射血分数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结果47例动物手术过程中死亡8只,剩余39只存活动物冠状动脉造影均显示LAD中远段结扎部位处完全闭塞,表明手术成功。LAD结扎百分位点和术后1 h LVEF、术后1 hLVEF下降值、梗死心肌体积均明显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7、0.78和0.90,P均<0.001),其回归方程分别为:术后LVEF(%)=65.88-0.55x结扎百分位点;术后LVEF下降值(%)=0.12 0.59x结扎百分位点;心肌梗死体积(%)=0.53x结扎百分位点-5.43。结论猪LAD结扎百分位点和术后左室功能、梗死心肌体积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可根据实验目的和对心功能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扎百分位点。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老年与老年前期胆心综合征的诊治经验。 方法 :对 30例老年与老年前期胆心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0例胆心综合征患者 ,老年 2 2例 (73.3% ) ,老年前期 8例 (2 6 .7% ) ;2 7例外科胆道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心脏症状消失 ,心电图检查正常 ;3例应用解痉药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结论 :对老年前期和老年患者诊断冠心病时应注意是否同时患有胆道疾病 ;诊断为胆道疾病时应进一步检查有无冠心病。胆心综合征的治疗要二者兼顾 ,高龄不能视为手术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38.
英国伯明翰大学的Ann Logan近日报道说,基因疗法为动物脊柱损伤后的功能性恢复的未来治疗提供了一线希望。研究人员为从这一角度讨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后遗症问题,就需要对许多损伤后的治疗和处理过程加以考虑,即抑制胶质细胞疤痕的形成和随后的体腔发育、预防神经元退变以及促进轴突的再生。Logan及其同事的研究结果证实,当DNA编码的神经营养因子(NTF)在基因激活基质(GAM)的定向诱导下释放到神经元时,能够促进持续的神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评价右室流出道(RVOT)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脏收缩同步性、收缩功能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82例高度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RVOT起搏组(A组,n=43)和RVA起搏组(B组,n=39),以术前左室12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是否>32.6ms对两组患者进行亚组分组,Ts-SD>32.6ms者为A1亚组与B1亚组,Ts-SD≤32.6ms为A2亚组与B2亚组。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舒张末左室容积(LVEDV)、收缩末左室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采集组织多普勒图像(TDI)进行脱机分析,测量主动脉瓣射血前时间(APET)、肺动脉瓣射血前时间(PPET)、左室12节段收缩达峰时间(Ts),计算室间电机械延迟(IVMD)和Ts-SD。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的IVMD均较术前增加;两组Ts-SD与术前比无差异。亚组分析表明术前同步性好的A2、B2亚组术后Ts-SD升高;术前同步性差的A1亚组术后Ts-SD降低。术后6个月两组LVEDV、LVESV及LVEF与术前比较均无差异,组间比较亦无差异。结论RVOT和RVA起搏短期内对左室收缩功能及左室重构均无影响,术前收缩不同步者可从RVOT起搏中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