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在临床诊治中越来越多见, 部分患者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鉴别困难, 当治疗效果欠佳时要积极评估是否合并其他疾病, 适时的肝脏病理和基因检测尤为重要。糖皮质激素可用于DILI的治疗, 但可继发多种不同病原体的感染, 增加临床诊治的难度, 影响患者预后。现报道1例DILI合并吉尔伯特综合征的诊治过程, 同时对糖皮质激素应用过程中继发感染的及时监测进行讨论和分析, 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帮助。  相似文献   
42.
目的 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的联合治疗过程中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 方法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82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 μg,每周一次,联合利巴韦林15 mg.kg-1.d-1,治疗4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周、治疗结束(48周)和随访24周(72周)检测患者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自身抗体谱、免疫球蛋白等指标,分析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用SPSS11.5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精确概率检验. 结果 8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抗病毒治疗48周时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者11例,占13.4%;甲状腺功能亢进3例,占3.7%;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17例,占20.7%;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18例,占22.0%.抗病毒治疗前、后IgG值甲状腺正常组分别为(12.95±3.32) g/L和(14.84±2.61) g/L、补体C4分别为(0.22±0.08) g/L和(0.26±0.09) g/L,治疗后IgG、C4显著升高,F值为10.458和6.835,P值为0.002和0.011;IgM分别为(1.00±0.42) g/L和(0.86±0.48) g/L,治疗后显著降低,F=9.106,P=0.003.甲状腺功能异常组治疗前、后IgG分别为(14.75±5.18) g/L和(16.19±5.14) g/L、补体C4分别为(0.22±0.08) g/L和(0.26±0.09) 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以及抗病毒治疗48周时甲状腺正常组和异常组免疫球蛋白以及补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异常组和正常组病毒学应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48周初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引起的甲状腺疾病以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自身抗体异常为主,甲状腺疾病的发生与否与自身抗体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构建携带Hsp47特异性siRNA的人源单链抗体融合蛋白,并探讨其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的作用. 方法 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得到单链抗体,采用分子克隆的方法将单链抗体ScFv和鱼精蛋白截短体tp基因融合,经转化,筛选,酶切连接测序后诱导表达并纯化蛋白,间接免疫荧光检测人原代肝星状细胞,人正常肝细胞7701对ScFv/tP融合蛋白的内吞效率;凝胶迁移阻滞实验检测ScFv/tP融合蛋白与DNA结合活性;Hsp47靶向性siRNA转染人原代肝星状细胞后,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内Hsp47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ScFv/tP融合蛋白介导Hsp47siRNA转染肝星状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分析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用CCK-8法分析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所获得的ScFv/tP融合蛋白能够被人原代肝星状细胞内化进入细胞内,而不能被人正常肝细胞所内化,由ScFv/tP融合蛋白介导的Hsp47-siRNA能够降低人原代肝星状细胞Hsp47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且转染后能够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发生. 结论 人源单链抗体融合蛋白是一种良好的载体,能够转移靶向Hsp47特异性siRNA的诱导人原代肝星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 FibroTouch 脂肪衰减参数对 CHB 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 CHB 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 CHB 组61例及 CHB 合并 NAFLD 组54例,分析 FibroTouch 在肝脏炎性反应、纤维化及脂肪肝的诊断价值及相关因素的关系,对其中的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115例患者肝脏硬度值为(8.22±6.33)kPa,脂肪衰减参数为(242.37±31.56)db/m,CHB 合并 NAFLD 组患者脂肪衰减参数、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血糖均高于单纯 CH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54例 CHB 合并 NAFLD 组患者,依据脂肪变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结果显示脂肪变程度越重脂肪衰减参数就越高(P <0.05),且脂肪衰减参数的敏感度为92.6%,特异度为85.0%。在相同的炎性反应及纤维化程度上,CHB 合并NAFLD 组患者脂肪衰减参数均高于单纯 CHB 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各组患者的脂肪衰减参数在不同的炎症分级(χ2=5.901,P =0.117)及纤维化分期(χ2=4.073,P =0.254)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ibroTouch 作为一种新的无创性诊断方式,可以较好地反映 CHB 患者的脂肪变程度,推荐应用于 CHB 合并 NAFLD 患者的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研究陈念祖治疗月经病的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收集陈氏《女科要旨》《南雅堂医案》《医学从众录》中治疗月经病的处方81首,构建处方数据库。运用Excel 2010与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频数和聚类分析,并结合理论分析,提炼出陈氏治疗月经病的用药规律及特点。[结果]收集的81首处方中,涉及药物共121味。≥6次的高频药物共32味,使用频数排前3位的是当归、白芍、茯苓。高频药物种类以补血药、补气药为主;四气以温性为首;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脾经为首,肝经次之,心经再次。聚类分析得出5组核心药组,涉及归脾汤、六君子汤、越鞠丸等方剂。用药特点:使气血化生而调和脾胃,畅气血运行而疏理心肝,守气血循经而调理冲任。[结论]陈氏治疗月经病以气血为核心,调和脾胃气血、调畅心肝气机、调理冲任气血,多运用补血药、补气药、理气药。  相似文献   
46.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瘦素(Leptin)的含量并分析其与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和前胶原蛋白Ⅲ(PCⅢ)等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分别用放免法及酶联免疫法测定109例慢性乙肝及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Leptin和HA、LN、PCⅢ的浓度。结果慢性乙肝重度及肝炎肝硬化组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肝轻、中度及正常对照组(P均<0.05);且与HA、LN、PCⅢ等指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而慢性乙肝轻、中度组血清TGFβ-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乙肝及肝炎肝硬化组患者血清Leptin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与TGFβ-1、HA、LN、PCⅢ等指标无相关关系。结论TGFβ-1参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进程,可作为诊断肝纤维化有用的血清学指标;慢性乙肝及肝炎肝硬化组患者血清leptin水平升高,但并未参与肝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7.
48.
异常Q 波是诊断心肌梗塞的重要依据,但某些疾病使心肌处于代谢紊乱或严重缺血时,也可出现 Q 波。我们最近遇到一例广泛前壁及下壁心肌缺血历时4天异常 Q 波的患者,男,58岁,间断性胸痛、胸闷6天,加重一天为主诉,于1987年3月20日住院。入院前感间断性左胸压榨性闷痛,并向左肩放射,发作时伴冷汗,服速效救心丸、吸氧后可缓解。1987年3月20日下午上述症又发  相似文献   
49.
本文对12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组,一组6例应用保尔佳肌注加口服治疗,另一组6例对症支持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症状改善,缓解疼痛,生活质量,存活时间,结果表明经保尔佳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笔者认为保尔佳是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提高其全身免疫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50.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腹水,胸水及血液中16S rRNA基因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寻找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胸膜炎和败血症时的菌的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真细菌域的16S rRNA基因,与Gram阴性和Gram阳性特异探针杂交检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胸腹水和血液中的致病菌。结果:PCR腹水检测病原菌的阳性率91.4%;Gram阴性探针斑点杂交(Dot blot)阳性率100%;Gram阳性杂交阳性率21.7%,高于细菌培养和鲎试验。结果提示:用PC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