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目的评价国内Vitapex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清华同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2年2月。收集Vitapex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Cochrane Handbook 5.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利用RevMan 5.0软件对同质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RCT研究,1 431例患牙。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临床根尖诱导成形术总有效率,Vitapex治疗组优于氢氧化钙(CH)治疗组,与抗生素、MTA疗效相当。对于根端喇叭口型、管壁平行型患牙,Vitapex、氢氧化钙(CH)、抗生素三者疗效相当;对于管壁内聚型、牙髓炎、牙髓坏死、根尖周炎患牙,Vitapex行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疗效明显优于CH。结论Vitapex是一种较好的根尖诱导材料,由于纳入研究的文献方法学质量限制,有待更多高质量文献验证。  相似文献   
22.
在150个颅骨标本上,调查了眶外侧沟,脑膜中动脉眶支沟和脑膜眶孔。眶外侧沟共发现104例,占34.66%。左侧有61例,占40.66%,右侧有43例,占28.66%,双侧眼眶有眶外侧沟者32例,占61.53%。讨论了眶外侧沟的命名,比较了国内外学者眶外侧沟的出现率。  相似文献   
23.
胃的神经支配-HRP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20%HRP 100μl分别注入22只SD大鼠胃的前、后壁,结果发现标记细胞在:1.双侧C_4~L_3背根神经节(DRG),主要分布于T_(5-10);2.双侧迷走神经结状神经节(NGV),其出现率和密度均高于DRG;3.迷走神经背核(DMV)全长和疑核(NA)嘴侧,DMV中的标记细胞主要分布在閂平面附近,其细胞构筑不同于其尾侧和嘴侧的标记细胞.上述标记细胞的最大纵径和最大横径之间均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补肾培元汤合降毒汤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肾纤维化指标及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4例予降毒汤治疗;治疗组6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培元汤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肾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D-D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肾功能指标BUN、Cr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GFR均升高(P0.05),肾纤维化指标HA、LN、C-Ⅳ、PC-Ⅲ水平及D-D水平均降低(P0.05),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且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19%,对照组总有效率78.1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培元汤合降毒汤治疗慢性肾衰竭,能够延缓肾纤维化进程,降低D-D,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25.
院外急救、医院急诊科(室)和重症监护室(ICU)构成了完整的急诊医疗体系(emergency medicine service system,EMSS)。由于在国内绝大多数城市,急诊科(室)和ICU已被纳入医院建设与管理范畴,因此文中所讲的EMSS主要是集120指挥调度、现场救治与后送医院为主的院外急救体系。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腰间盘突出症CT影像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取2015年7月~2019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扫描,使用GE Prospeed FⅡ型CT机,电压120kV,电流100mA,扫描时间3s,扫描L3~4、L4~5、L5~S1部位,螺距3mm,层厚3mm。评估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并分析其与CT影像学的相关性。结果:116例患者轻度38例(32.76%),中度52例(44.83%),重度26例(22.41%)。从CT影像学表现上看,不同症状严重程度患者在髓核突出程度(矢状面)、经骨突出情况、许莫氏结节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髓核密度、髓核突出程度(额状位、水平面)、神经受压程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中度、重度患者的硬膜囊前后径明显大于轻度患者,矢状径小于轻度患者(P<0.05);而重度患者的硬膜囊前后径明显大于中度患者,矢状径小于中度患者(P<0.05)结论:分析CT影像表现及相关指标与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对判断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分析130例儿童布鲁菌病的分布特征、临床特点以及实验室检查,为儿童布鲁菌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1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确诊的130例布鲁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30例患儿中,男性75例(57.7%),女性55例(42.3%),平均发病年龄(4.6±3.1)岁。4—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且2019年后发病明显增多。有84例(64.6%)有牛/羊接触史,74例(56.9%)有牛/羊奶饮用史,23例(17.7%)有布鲁菌病患者接触史。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15例,88.5%)、关节疼痛(53例,40.8%)、多汗(52例,40.0%)、淋巴结肿大(56例,43.1%)、肝肿大(42例,32.3%)、脾肿大(32例,24.6%)。实验室检查主要有白细胞计数异常(54例,41.5%),血小板计数异常(43例,33.1%),C反应蛋白升高(50例,38.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66例,50.8%),红细胞沉降率加快(54例,41.5%)。患儿血培养阳性99例(76.2%),布鲁菌凝集试验阳性96例(73.8%),脑脊液培养阳性7例(5...  相似文献   
28.
用100例成人硬脑膜标本,研究上矢状窦外侧陷窝的缺如率、数目、位置、形态、大小以及外侧陷窝的外侧缘与颅的正中线的最大距离,对蛛网膜粒的分布做了详细的观察和测量,并对其功能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9.
为了配合前脑连合纤维切断术的需要,本文对30例正常成人脑标本探索有前连合前,胼胝体各梯度的厚度、坐标值、胼胝体各梯度在y、z轴上与侧脑室前角所成的夹角等,观测结果可为昨不提供选择和设计胼胝体前部毁损术的最佳部位。  相似文献   
30.
为了配合小脑齿状核联合多点刺激的需要,本文测量了30例成人脑标本齿状核的长度、宽度、高度及中心坐标应等。观测结果可为临床提供选择和设计齿状核毁损术的最佳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