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2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电离辐射对创伤愈合几个要素的影响与苯妥因钠的促愈作用Efectsofirradiationonseveralimportantfactorinwoundhealingandthepromatingroleofsodiumphenytoinonheal...  相似文献   
22.
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原因不明的主要发生在结肠黏膜层的炎症性肠病,以溃疡糜烂为主,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黏膜,向上扩展可至降结肠,甚至全结肠和回肠盲端.本病大多见于青中年,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血性牯液便、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单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笔者自1991年以来,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5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对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灶的检测效能。方法 45例恶性肿瘤患者均经PET/CT检查,其原发灶和转移灶均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结果 PET/CT共发现恶性病灶220个。220个病灶中PET和CT均阳性者151个(68.6%),PET阳性、CT阴性者55个(25.0%),PET阴性、CT阳性者14个(6.4%)。结论 PET/CT较单独PET或者CT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4.
细胞因子在创伤愈合中起重要的作用。本实验以大鼠背部置入聚乙烯醇海绵的切口为模型,研究了6Gy全身辐射后伤口液细胞因子的变化和苯妥因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细胞因子与细胞色素P450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细胞因子的生物工程产品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通过对近年国外文献分析总结,综述了细胞因子对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及其使RNA的表达影响,从中可以了解细胞因子对细胞色素P450的调节作用,对细胞因子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76例癫痫患者苯妥英血药浓度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苯妥英治疗癫痫血药浓度与剂量、疗效的关系。方法:以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171例次癫痫患者进行苯妥英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有效控制癫痫发作的浓度为(12.9±6.5)μg·ml-1,其中10~20μg·ml-1范围内的占54.72%。剂量0.3g·d-1时,平均血药浓度为(13.6±7.0)μg·ml-1,约60%的病例癫痫得到有效控制,2.4%发生中毒。结论:苯妥英血药浓度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7.
^60Coγ射线照射后伤口组织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变?…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研究全身γ射线照射后伤口组织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及苯妥因钠的作用。方法采用置入聚乙烯醇海绵的大鼠背部切口伤模型,用原位杂交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伤口组织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的平均吸光度。结果 6Gy全身照射后伤口组织中PDGF-B和TGF-β1mRNA阳性表达平均吸光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8.
巨噬细胞在创伤愈合中起重要的作用。本实验以大鼠背部置入聚乙烯醇海绵的切口为模型,研究了60Coγ射线6Gy全身照射后伤口巨噬细胞功能的变化和苯妥因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照射后3,5,8天的伤口不但巨噬细胞数明显下降,而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TNFα和IL-1的释放都明显下降,而苯妥因钠对正常伤口和照射后的伤口的巨噬细胞数量及其功能都有明显的提高。说明了创伤愈合早期伤口巨噬细胞数量和功能的下降是照射造成愈合延迟的重要原因之一;苯妥因钠促进创伤愈合的作用与其提高巨噬细胞数量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全身γ射线照射后伤口组织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及苯妥因钠的作用。方法采用置入聚乙烯醇海绵的大鼠背部切口伤模型,用原位杂交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伤口组织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的平均吸光度。结果6Gy全身照射后伤口组织中PDGFB和TGFβ1mRNA阳性表达平均吸光度明显下降;苯妥因钠对单纯创伤和全身照射合并创伤的伤口组织中PDGFB和TGFβ1mRNA表达的平均吸光度有明显的提高。结论这说明伤口组织中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降低是全身照射后创伤愈合延迟的分子机制之一;苯妥因钠上调伤口组织中生长因子基因表达而有利于创伤愈合。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功能性遗尿症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1月-2008年1月在门诊就诊的45例功能性遗尿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0例)。在采取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疗程结束后2组进行疗效比较,并随访1 a。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0%(20/25例),有效率为96%(24/25例);对照组治愈率为50%(10/20例),有效率为70%(14/2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P<0.05)。随访过程中治疗组无一例复发,对照组2例复发,采用治疗组方案治疗后均治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